第5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到二人氣憤地離開,鄒應龍才回過神來,怒道:“子木,你這是在做什麼?你見人就掐,這是何必?”

  他徹底地憤怒了。

  周楠突然一笑:“雲卿,周楠行事你是知道的,你覺得我是個瘋子嗎?”

  鄒應龍:“我你看……”他突然心中一動,這個徐門的小師弟他是非常了解的,可說是算無遺策。做事的風格是謀定而後動,一動就絕不留手。

  他一言一行都不會無的放失,絕不做無用功。

  而且,周子木這人說難聽點是徹底的利益至上,好好兒的,怎麼會去得罪徐家,得罪一個布政使?

  “難道子木此舉另有深意?”

  “自然。”周楠點點頭:“三個問題想請教雲卿。首先,徐藩台在何處任職?”

  鄒應龍:“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

  周楠:“第二個問題,福建前線的軍務是誰在主持,又是什麼背景?”

  鄒應龍:“浙閩總督胡宗憲,嚴嵩得意門生。”

  周楠第三個問題:“福建布政使和閩浙總督是什麼關係?”

  “福建布政使負責胡宗憲糧草轉運。”鄒應龍眼睛亮了:“子木,你就別買關子了,有話直說。”

  “這關子還得賣。”周楠微微一笑:“雲卿,我問你,小閣老這次出山,朝堂人心浮動。試問,如果拿掉小嚴,是否能夠將這個局面徹底板過來?”

  “自然,小閣老的手段甚是毒辣。如果能夠讓他如老嚴那樣被罷官在家休養,嚴黨在場面上就沒人了,斷了念想,風流雲散只是早晚的事情。”

  周楠:“如果能夠以國法斬了嚴世蕃又如何?”

  鄒應龍目瞪口呆:“斬了小嚴……噝……怎麼可能?小嚴若死,大快人心,嚴黨奸佞就是徹底翻不了身啦!子木,快說快說,應該給嚴東樓按一個什麼罪名?”

  鄒大人都快被周楠的關子賣得快瘋了,忍不住發出一聲呻吟。

  “通倭。”周楠淡淡道:“讓徐乾舉報嚴世藩,就以徐養大的功名為談判條件。徐大人長期在福建抗倭一線,他若是舉證,大事可成。”

  鄒應龍大吃驚,這可是死罪啊,怎麼能亂說?小嚴堂堂宰相的兒子,工部侍郎,怎麼可能里通連溫飽都沒有解決的倭寇,說出去要讓人相信才行:“通倭謀反……可行嗎,有過硬的證據嗎?這事……未免有些叫人不敢相信。”

  周楠:“雲卿,你聽我慢慢講。”

  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各莊有請

  鄒應龍:“子木你請說。”

  周楠:“雲卿你也知道我以前是淮安府小吏,浙江福建受了兵火,當地百姓大量逃亡過江,就連淮安府也來了上萬流民。”

  鄒應龍點頭:“這事我自知道,當年朝廷還勒令地方妥善安置流民。淮安府邸上了個以工代賑的奏章,貪墨了不少河工銀子。”

  周楠:“當初安置流民的時候,我所在的安東縣來了不少福建和浙江逃難百姓,聽他們說過那邊的事情。其中,和小閣老有瓜葛。”

  他頓了一下,將前世所看過的資料在心中過了一遍,整理好思路,緩緩道:“東南戰事之所以久拖未決,非是倭寇悍勇善戰,而是,倭寇中大多是我大明朝的海匪、流民,甚至是地方大戶豪紳。其中,真正的倭寇正在一成,九成卻是海民。這些海民平日在家耕種,戰時則披甲上陣。一旦戰事不利,就化整為零回到家鄉,官府也分不請他們是良民還是匪徒。如此,這戰才打得曠日持久。”

  沒錯,明朝中後期的倭寇之亂,說到底其實就是內亂。

  福建多山,海民生活困苦,平日裡在大洋那種天不管地不收的地方打魚,又要和海盜作戰,性格都極為剽悍。

  這大魚乾上一年,扣除朝廷徵收的各項賦稅也沒剩多少,怎比得搶上一條過往的商船來得痛快。

  於是,忙時務農,閒時為寇蔚然成風。

  剛開始只是生計無著的百姓做海盜,到後來,地方豪紳看到其中之利也參與其中。成規模,成建制的地方武裝開始出現,賊焰大熾。

  再後來,倭寇浪人流竄到江浙閩三省,攻州掠縣。地方豪紳們一看,這明朝的地方軍隊實在是太弱了,恕我直言,這樣的軍戶我一個能打十個。在海上搶劫一掉商船的財富畢竟有限,怎麼比得上一城之財帛女子。

  如此一來,地方豪紳就和倭寇勾結,加入到搶劫百姓的行列之中。

  到明朝萬曆年間,東南倭寇真正的扶桑人卻沒有多少。

  嚴嵩本是南方人,在官場上一輩子和南方世家大族關係密切。浙江福建那邊是他的財源,每年為嘉靖籌集的款子,還有嚴黨的活動經費都出自那邊,其中不少人還是倭寇海匪。

  羅龍文去福建和浙江籌款子的時候,發現金主都有倭寇嫌疑,不敢大意連忙報到小嚴那裡。

  小嚴為了錢,為了鞏固嚴家的權位,只裝看不見。甚至私底下還同這些土豪劣紳們暗通款曲,多予照應。

  最後,嚴黨之所以徹底垮台,就是因為嚴世蕃的通倭之罪。小嚴也被斬首棄市。

  歷史就是這樣記載的,周楠也準備用這個方法搞掉小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