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的明朝政府正國庫空虛,嘉靖皇帝又是個對金錢異常敏感之人,接到摺子之後,深以為然。和司禮監、內閣一合計覺得此事可行,准了。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奇怪,北方文教落後,科舉考試不難。無論是在北直隸,還是在順天府,不都一樣。

  事實上,還真不一樣。

  順天府畢竟是大明朝的國都,城中藏龍臥虎,文教發達,鄉試難度比起北方各省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比起浙江、蘇州也容易不了多少。

  周楠心中大苦,這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自己如果不動高考移民的心思,把戶籍轉到密雲,依舊呆在淮安。就算鄉試考不上,但作為縣學生,一張准考證還是能弄到手的。

  現在好了,堂堂周子木,連順天府的加試都過不了,那不是滑稽嗎?

  過不了試這一關就中不了舉,中不了舉就得娶公主一輩子做妻奴。到時候,我又該如何面對家中的雲娘、素姐和荀芳語?

  我的命真苦啊!

  我好死不死要冒充周舉人的身份跑淮安去,這才有後來的故事。為什麼就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地,如果是在甘肅、寧夏、陝北那種連考生都湊不齊的邊遠地區,只要識得幾個字作得了文章,只要進考場多半就能中式。

  可見,投胎也是一門技術活。

  哎,現在麻煩了。個人的奮鬥固然重要,也得考慮歷史進程啊!周楠,沒錯,你只是一個八品小官,或許朝堂政治同你沒有任何關係,完全不用關心,可政治要關心你啊!

  不行,我不能頹廢,必須馬上振作起來。

  周楠振作的方式也不同常人,他小心地問:“恩師可認識順天府學政官?”如果認識,能搭上線,這中間就有操作的餘地。

  王世貞被學生的話氣得笑起來:“混帳東西,君子坦蕩蕩,你年紀輕輕自己總想著鑽營。就算過了加試這一關,進得鄉試考場又能如何?”

  “那就是不認識了。”周楠嘆息。心道:我家恩師從來就是個靈活變通之人,為了達到目的,至於手段如何一向不放在心上。也因為這樣,咱們師生才如此投緣,說到底,我們三觀相近。若恩師真有法子,自會直言。現在發這麼大脾氣,想來是無計可施了。

  那麼,只能老實讀書了。

  周楠忙問:“恩師,這加試考什麼科目,如何考,學生現在開始用功可來得及/”

  “朝聞道,夕死可矣,人若向學,什麼時候都不晚。”王世貞道:“加試其實很簡單,就兩道《四書》題,一道《五經》。試帖詩、草擬詔告制敕一概沒有,一日就能作完。”

  算是個簡化版、脫水版、體驗版的鄉試。

  王世貞道:“三道題目中,《五經》題且不論,反正也不要緊。關鍵是那兩道《四書》,為師下來且去尋些那學政的文章和以前考試的卷子琢磨琢磨。”

  自己這個學生是什麼貨色他實在太清楚了,就是半壺水響叮噹。這次要想過關,還得自己這個做老師的多費腦子。

  王世貞也存了打題的心思,說完,一揮手:“你先回去,先過年,將手頭的事務處理好了。等過了初七就住到老夫這裡來好生讀書,老夫一世英名斷不肯壞在你手上。”

  第二百六十六章 古怪的提學官

  坐以待斃不是周楠的風格,書是要讀的,但如果有捷徑可走,誰又會拒絕呢?

  和鄉試以及後面的會試、殿試不同,這次順天府的加試不糊名,當場就可以閱卷把你取了,有些類似於童子試,不是太正規。

  可以說,考官一言可斷你的前程。

  如果搞定了考官,這事自然就成了。

  從王世貞那裡出來,周楠又順便溜達到王若虛府上,向他打聽順天府學政官的名字,並不著痕跡地問和老王有沒有淵源。

  王主事聽完,很不以為然,說,子木才華出眾,今科順天府鄉試自然是要中的,一場加試無所謂,誰來做考官又有什麼打緊。

  這老王對自己還真有信心,估計是被我的詩詞被蒙蔽了,豈不知道本大人這個才名其實來自抄襲。周楠忙說,凡事小心為上,盲目自大說不好要陰溝裡翻船。再說,科舉場上的事情誰說得准呢,就算你的文章寫得花團錦簇,若是不合考官的眼,也要被刷下去。

  我這次就是想了解一下提學大人的秉性喜歡什麼樣的文章,也好對症下藥。

  王若虛也是經歷過科舉的,考場上的事情也清楚。點點頭,說也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小心使得萬年船。

  他輕輕摸著下頜的短須,道:“況且,這位段大人又是個不好相處的人,喜怒無常,最難琢磨。這種人不好打交道,討厭得緊。”

  聽他這麼說,周楠心中腹誹:若說喜怒無常,誰能比得上你王大人。去年在安東的時候,你老人家就把大伙兒折騰得苦了。

  王若虛介紹說,順天府是個省級行政部門,順天府尹正三品,相當於封疆大吏,因此,學政官也是正三品大員,主管順天的教育,甚是尊貴。

  一省的行政、軍事、刑監本分別由布政使、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負責,稱之為三司。不過,到明朝中期,因為地方腐敗和行政效率地下。中央就特派巡撫管民事行政,簡稱撫台;守備太監負責軍事執;學政負責教育和科舉,稱為提督學政,簡稱學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