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娘子有心了。”

  拉了一車橘子和甘蔗,周楠去了王世貞家。

  也是他運氣好,恩師正好在家。

  周楠給王世貞行了禮,拜了早年,接過一封包了幾枚銅錢的紅包,笑道:“恩師,學生過完這個年,準備每日過來讀書。”

  王世貞知道自己這個學生雖然文採過人,悟性也高,書本上的東西一點就透,也算是好料子。只是飛揚跳脫,不是個能靜下心做學問的。

  不覺驚訝地問:“子木,你不是在軍器局任職嗎,怎麼,任期滿要回行人司了?”

  周楠道:“沒滿,估計還得在那邊呆上幾個月,等新任大使正式到任才能走。學生一心科舉入仕,惟有明年的鄉試才是正經,其他都是虛的,且放到一邊。”

  王世貞:“你有讀書上進的心,為師甚是欣慰。不過,看你現在的樣子很是浮躁,讀書的心態不對,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

  “恩師果然是法眼如炬,這都看出來。”周楠苦著臉將皇家要招婿一事情詳細同王世貞說了一遍。

  王世貞聽完,拍案而起:“荒謬,堂堂讀書種子,如何能強命做駙馬都尉,這不是壞人前程嗎?此例不可開,此風不可漲。試問,若子木做了駙馬,天下讀書人誰人還敢讀書上進?”

  周楠:“恩師休要生氣,我現在只是一個秀才,功名隨時都有可能被人剝奪。如今,卻只有中舉這一條路可走了。學生想馬上就開始讀書,這是我這幾日的作業,還請恩師過目。”

  說著話,就從袖子裡抽出一疊寫的散文遞過去。

  王世貞接過來看也不看就扔到廢紙漏子裡。

  周楠大驚:“恩師這是何故?”

  王世貞:“時不我待,過完年,你就要參加考試了。從現在開始你學作八股時文,一個月時間應該足夠了。”

  周楠滿頭霧水:“恩師,秋闈不是八月份嗎?”

  王世貞淡淡道:“加試。”

  “啊!這怎麼可能,北直隸也要加試,恩師,學生沒有聽錯吧?”周楠猛地站起來,額頭上冷汗淋漓。

  王世貞:“子木你沒有聽錯,你若要想參加明年八月的鄉試,就得先參加年後的那一場加試。如果過不了那一關,你連鄉試的考場也進不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個人奮鬥和歷史進程

  所謂加試,指的是考生在鄉試之前的資格考教。

  這種事情一般都發生在蘇州、揚州、南京、江西、浙江這種科舉文教興盛之地。按說,古代只要你有秀才功名,就算具備了參加鄉試的資格。但在這些地區,秀才實在太多了。

  正常情況下,江南地區一縣就有好幾百個秀才。全省加一起,十萬都有可能。這麼多人都擠進考場,非將省學政衙門擠爆不可。

  就拿上一界浙江鄉試的錄取名額來說,朝廷給的指標是一百零七人。依據南方七十取一的原則,只有七千多個秀才能夠最後坐在考場裡。至於北方省份,則是四十取一。

  那麼,讓誰去,不讓誰去,這其中就有許多說法。

  於是,國家就制訂出一整套完善的鄉試製度。

  首先,肯定要照顧官學學生,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經科試合格,均准應試,原則上包括州府縣學中經過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級的生員以及三等的前三名,但實際上凡經過科考,錄科、錄遺合格的考生均可以應試。

  至於沒有進官學的,則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

  很多江南士子,連鄉試考場的邊都沒摸著,就倒在加試這道關口上。

  周楠忙道:“恩師,學生的戶籍學籍都已經轉到了密雲衛潮河所,不用加試的啊?”沒錯,潮河所位於京畿,歸北直隸管轄。這地方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農業落後,土地承載不了那麼多人口,經濟落後。

  再加上這裡在歷史上發生過好幾場大戰,從靖難之戰到蒙古俺答入侵,來來回回被犁過好幾次,戶口到現在還沒有恢復,讀書人也少。

  每次鄉試,能夠讓考場坐滿人就算是地方官和學政老爺的政績,更別說加試了。

  王世貞這一句話叫周楠滿頭霧水。

  見自己學生一臉疑問,王世貞也有些喪氣:“為師也是最近幾日才聽人說,朝廷降旨,將密雲縣劃歸順天府。所以,明年鄉試,子木你得去順天府參考。”

  “啊!”周楠面色大變,急問:“可確實,怎麼可能?”

  “自然是真的,朝廷已經頒下聖旨了。”王世貞解釋說,河北地區在有明一朝,各府各縣的歸屬一向都比較亂。比如,大名、天津、霸州四道,由山東代管;易州、口北、昌平、井陘、薊州、永平等六道,由山西代管。

  而密雲,最開始也歸山東。後來國家考慮到密雲處於國防一線,是京畿北大門。但有邊事,軍鎮的後勤給養棄近在咫尺的京城不用,偏生要從山東那邊千里迢迢運來,那不是脫了褲子放棄,多此一舉嗎?而且,戰機稍縱即逝,若是後勤不濟,那可是要打敗仗的。

  於是,密雲就劃給了北直隸,由中央直管。

  最近,有大臣上奏說,蒙古經過武宗正德皇帝的討伐,應州大捷之後已經元氣大傷,國防地位下降。再由中央直屬,耗費太大,也沒有意義。不如降一等,劃歸順天府管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