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世貞已經坐在椅子上,他身後的牆上掛著一副唐順之畫的燃荊圖,桌上還放著一把戒尺。

  周楠看到那條已經被人手摩挲得如同黃玉一般的竹板,打了個寒噤。忙拜下去:“學生周楠拜見恩師。”

  王世貞也不伸手去扶,任周楠在地上磕了三個頭,算是正式收他入門。

  周楠自從穿越到明朝之後,對磕頭這種事情有著強烈的反感,自然是能不跪就不跪。現在只能在心裡安慰自己:天地君親師,給老師磕頭也是應該的。再說,我入了王門,也算是蘇州一系的士子,對於我的將來卻是大有好處,如此看來也不虧。

  待拜師禮畢,王世貞這才伸手虛扶一把,面上露出微笑,道:“子木,本師聽人說,你十八歲就中了秀才,名次也還勉強。雖說淮安的童子試比不上蘇州,卻也是難能可貴。能夠以弱冠年紀連關三關,想來你的基礎也不錯。”

  又道:“人誰沒有個個磨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遼東十年,也算對你心性和意志的一種磨練。這次南榜競爭激烈,多是蘇揚才俊之士,很多人都是我的晚輩。你未必能中,但這是你十二年後第一鄉試,去看看也好。”

  南京、揚州、蘇州讀書人的厲害,王世貞這個本地人自然是清楚的。他也不知道周楠的真實水平,可心中還是覺得難度有點大,即便有自己指導,也沒有多少把握。

  周楠見他態度和藹,並沒有記恨自己,心中偷偷地鬆了一口氣,笑道:“稟恩師,學生這次只怕要在北直隸參加鄉試。”

  王世貞一愣:“這是何故?”

  周楠就將自己陰差陽錯成了潮河所軍戶一事大概說一一遍。

  王世貞突然振奮起來,撫掌道:“原來如此,倒是你的造化。北直隸鄉試如何能夠和南京直隸相比。更何況,順天府還要單例/如此,你讀上一年書,鄉試也有七成把握了。”

  “另外……”王世貞猶豫了片刻,繼續道:“說起北直隸鄉試,朝廷明年夏季會舉行一次大考差,至於參加大考差的又有哪裡人,未來又是誰考中,我大概能估算一二。”

  見周楠一臉的茫然,王世貞解釋說,按照明朝的科舉制度。因為鄉試關係重大,考生若中榜是可以直接以舉人功名做官的,關係重大,相當於後世的公務員國考。

  因此,主考官得從中央各部選拔派遣。

  能夠到地方上做主考官,一是能得許多謝師銀子。走一趟,至少幾千兩銀子入帳,而且,這筆收入合理合法。其二,所有中舉考生都是你這個做座師的門生,未來也不知道會不會出部院大臣,甚至內閣輔臣,這可是一次蓄養人脈的機會。

  正因為這事的好處實在太大,每到大比之年,京官都會為這個主考官的名額爭得頭破血流。

  那麼,怎麼選拔呢?簡單,考啊!

  按照規定,中央各部院侍郎以下,正七品以上的官員都可以報名參加遴選。然後,再在翰林院的主持下,大家拿起筆寫八股文章,考過的就可以去做大宗師了。

  這個大考差的難度和嚴格程度比不遜色於進士科。

  當然,為了防止你寫文章實在太厲害,每次大比之年都來搶名額。國家又規定,一個官員一輩子只有一次做主考官的機會。

  聽王世貞這一說,周楠才“哦”一聲:“原來如此,學生受教了。”不過,他還是不明白朝廷明年夏天的大考差和自己的鄉試有什麼關係。

  王世貞道:“江陰顧尚實有意去考,欲要爭取今年北直隸大宗師差事?”

  周楠繼續不解。

  王世貞耐著性子說,顧尚實就是顧言,江陰人,和他都是嘉靖二十六年同科進士。這人身子不好,雖然有心做這一屆的考官,可害怕長途奔波車舟勞頓,想要做北直隸的主考。

  “顧尚實現在兵部做主事,以他之才,真去考,必定是能拿到這個差事的。”王世貞面上的笑容更濃:“江陰和蘇州隔得不遠,我自小就認識顧尚實,雖然相處得不是太融洽,早年還結過仇怨。可此人喜歡什麼樣的文章,又是什麼脾氣稟性,卻摸得透了。只要是他做主考,你又多了二分把握。七成加兩成就是九成,夠用了。剩餘的一成,全憑天意。”

  他滿面欣慰,不住地撫這下頜的短須。

  周楠一陣好笑:這才是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敵人,這王世貞說起話來並不像那些所謂的君子,一開口就是仁義道德,讓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說起話來也沒有顧及,簡直就是標準的實用主義者。

  也對,能夠寫出《金瓶梅》這種風月小說的人,能是古板的迂夫子嗎?

  無論在任何一個年代,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在某一時期會有一大批准天才突然井噴。比如魏晉文學中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七字,比如現代足球以貝克漢姆、吉格斯為代表的曼聯九二班。

  前頭說過,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科出現一批非常厲害的政治人物、文化人物,李春芳、胡正蒙、徐光啟、馬三才、張居正……

  這批人無論是文化水準、行政能力都是明朝最頂尖的人物。

  顧言在當年的科舉考試高中二甲第四十二名,王世貞也算是大才了,和這些厲害角色同場較量,最後也不過是堪堪在二甲吊車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