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麼一個比王世貞還能考試的考場機器去參加大考差,必定是能過關的。

  王世貞對這個准同鄉實在是太熟悉了,在他看來,周楠如果在自己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備考,中個舉人應當不難。

  王世貞:“唐應德曾在為師面前稱讚你的見識、才華和幹才,說你也算是個難得人物,讓我收你入門。為師也不知道你的學業如何,現在問你,所治何經?”

  明清科舉,《四書》是必考的科目,但《五經》卻不要求考生都學。考卷上會出五道五經題,考試的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選修的那一經選一道作文。

  周楠:“回恩師的話,學生治《春秋》。”

  王世貞點點頭:“選《春秋》啊,倒是巧了,為師當年也治此經。我等在學聖人之言的時候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春秋事補之。”

  周楠偷偷撇了撇嘴,心想:什麼以春秋故事補之,我之所以選《春秋》純粹是因為這書簡單,都是故事,也看得進去。真去修《尚書》和《易經》上面全是陰陽八卦,根本就看不懂啊!

  王世貞:“好,為師就出一道題目,你做一篇文章讓我看看。我想想,寫什麼呢?”

  他又摸了摸下頜的短須,微一沉吟:“顧言喜讀《論語》,就以《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為題。”

  “是,恩師。”周楠心中大苦,他也沒想到王老師說干就干。八股文自己可不會,等下若是作不出來,天知道這王大作家會如何折磨自己。

  沒辦法,他只得磨了墨,一邊抓著腦袋,一邊慢吞吞地落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時間已經到午時,頭皮都抓破了,總算勉強湊了四百來字。

  八股文在格式上要嚴格的要求,到清朝時,甚至細化到每一股必須有多少字。

  清朝時,八股文剛開始要求是五百五十字,接著是六百五,到同光年則固定為七百字。

  至於明朝則沒有這麼多講究,長的可以寫到千字,短的則只有三百字。

  當然,在考場上你寫個三四百字的文章也未免太不嚴肅了,第一時間就會被閱卷官扔在廢紙簍里。

  說來也怪,寫完將稿子遞給王世貞的時候。周楠即便知道自己這篇作文寫得狗屁不通,心中卻沒有絲毫的畏懼和尷尬。原因很簡單,他心力透支過度,腦子一片麻木,感覺身體被掏空。

  一看周楠的字,王世貞就眼睛一亮,禁不住贊道:“好一手端正的三館體,就憑你這手書法,殿試的時候也能拿到好名次。”

  第二百一十六章 王世貞的誇獎

  以周楠的特立獨行譁眾取寵的稟性,如果在往日被人這麼誇獎,早就自吹自擂翹尾巴了。

  但今日他心中有鬼,卻一臉羞愧地埋下頭來。

  這神情落到王世貞眼中,禁不住暗暗點了一下頭:此子表面上看起來飛揚跳脫,卻是個不驕不躁之人。

  他又將目光落到文章上:“你這個題目沒有破好,可改為賢者觀聖之深,而即得之於道者焉。”

  說罷,就將周楠文章的第一句塗了,重新寫將這段文字寫上去。

  周楠:“恩師說得是,弟子受教了。”

  “承題部分也不妥。”王世貞又抹了一這一段,將修改後的文字改上去。

  “起講寫錯了……”抹掉。

  “入手……你怎麼能夠這樣入手……和前面文理氣機根本就接不上去。”抹掉。

  “起股,怎麼文風又變了……純粹就是亂做。”抹掉。

  “絲……中股……你寫的是什麼,垃圾嗎……”

  王世貞惡向膽邊生,一路抹下去,整篇文章被他塗成了黑板。

  最後,他將筆朝地上一扔,怒喝:“周楠,這就是你做的文章,你以前的秀才是怎麼考來的,賄賂考官還是請了槍手?”

  周楠滿面通紅,感覺臉上以後無數的雞虱子在爬:“恩師,學生,學生,學……”

  王世貞徹底爆發了:“滾出去,滾!”

  如果換成別人對周楠如此無禮,無論對方是什麼人物,自然是不能忍。小爺如果八股文章寫得字字珠璣,還用你來教,自去參加鄉試了。

  一言不合,說不定還要和王世貞打上一場。

  可是,這裡是古代。天地君親師,老師可是如同父母一樣的存在。做學生的把老師給打了,那就是大大忤逆,這輩子也不用在場面上混了。

  而且,自己肚子裡究竟裝著什麼自己最清楚。對於八股文他只是個門外漢,王世貞這種作文高手自然有資格教訓他。

  沒辦法,周楠只能忍了:“恩師你先消消氣,學生先告退。”

  “想走,沒那麼容易,在外面等著。”王世貞咬牙切齒。

  他心中悔啊,後悔當初不該答應唐順之收周楠為弟子。

  唐應德是心學掌門,名震天下的大名士。自古文人相輕,如王世貞這種目高於頂的大才子對他也是服氣,他推薦的學生想必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當初,唐順之在想他推薦周楠的時候,還介紹了我們周大人所作的幾首詩詞。

  作為文學界的領袖,王世貞如何不知道這些詩詞的妙處,一看就丟不下,腦子裡反反覆覆都是“為誰風露立中宵”“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這些精美到極處的句子在迴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