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陸母馬上說:「當然很文明啦!我們天誠從小規矩,家教很嚴,從來不敢隨便亂說話的。」
普克追問:「他平時不喜歡說髒話嗎?」
陸天晴在一邊插話:「從小到大,我哥就沒學會過罵人!」
普克臉上露出疑惑,追問道:「如果碰到讓他特彆氣憤的事情呢?」
「他就是再生氣,最多會說一句:太不像話了!就算碰到別人會罵祖宗的事兒,他也不會說髒話的。」陸天誠母親堅決地回答。
「哦,是這樣……」普克點點頭,說,「我明白了。」
與陸天誠一家人的再次接觸,看起來仍是一無所獲。普克彭大勇多少有些失望地離開了陸天誠父母家。
然而,此時的普克,卻陷入一個很模糊的謎團中。他在心裡對自己說:這不是件挺奇怪的事情麼?陸天誠自小家教甚嚴,安分守己,連一句普通的髒話都不會說。可是4月5日那天晚上,他卻一反常態,對喬海明大拋污言穢語。為什麼多年的性格會一下子發生那麼巨大的改變呢?
陸天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夜裡,普克腦海里不斷地盤旋著這個問題。
幾天來,普克一直忙於案件調查的具體過程,看現場,去法醫中心,走訪死者親屬,訊問嫌疑對象……在這個具體的過程中,普克的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和死者相關的那些人身上,了解他們的個性,猜測他們的內心,判斷他們所說的內容是否真實,從而查找每一絲有用的線索,來實現案件的偵破。
可以說,短短几天中,普克對於案件的當事人及相關對象們,都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印象。比如陳虹的美麗、軟弱、淺薄和不高明的謊言,比如喬海明的圓滑、道貌岸然和功利,比如陸天晴的獨立、敏銳、時而顯露的直率以及莫名的憂鬱……
可是現在,當普克將自己沉入徹底的黑暗和寂靜中時,卻猛然發現,對於整個案件的核心人物陸天誠,他卻沒有一個完整而清晰的認識。是的,從陸天誠父母及妹妹的描述中,普克得知陸天誠自小循規蹈矩,是一個老實忠厚的人,生活中善良、誠實、孝順,工作中踏實、勤勉、安分守己。對於生活沒有過高的奢求,將平和安定視為人生的理想境界。
然而另一方面,從陳虹和喬海明的供述中,普克卻又隱約看見另一種形象的陸天誠。那個不動聲色查明妻子jian情的男人,懷著一種外人無法窺破的念頭,迫使他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人不得不服從他的命令,在一個他所選定的地址會面,並且在原本預示著平靜的會面中,出人意料的粗暴和歇斯底里,挑起三人的紛爭,最終導致了他的死亡。陸天誠在這個事件中反映出的,又是什麼樣的個性呢?
普克在黑暗中思索著,有一些疑點漸漸從意識深處浮起。
首先,陸天誠在4月5日晚上和喬海明在清江舊大橋會面的前一天,曾經和自己的妹妹陸天晴談過此事。陸天晴反映,當時哥哥的態度是十分理智的,沒有任何情緒失控的預兆。而喬海明的供述也證實了這一點,4月5日當天,陸天誠打電話約喬海明時,同樣表現得很平靜,也正是因為這種平靜,使得喬海明抱有和平解決此事的希望,當晚如約前往清江舊大橋。另一方面,陳虹也表示,當晚丈夫要求她一同前往和喬海明的約會地點時,雖然非常固執,但情緒卻十分穩定,令她想像不到不久之後,丈夫會有那麼失控的表現。綜合這幾個人的證詞,可以肯定,陸天誠在到達出事地點之前之後,確實存在情緒上的突然轉換,表現異常。那麼,出現這種異常現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能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
其次,根據普克他們對現場的勘查發現,陸天誠墜橋的地點,也就是橋欄有缺損的那個部位,位於清江舊大橋北端起五分之一處。據調查了解,陸天誠家住的小區在橋南一公里處,距離大橋很近。從陸天誠家去清江舊大橋,必定是從橋南端上橋。也就是說,陸天誠想去橋欄缺損的那個地點和喬海明見面,就要穿過五分之四的大橋,才能到達所約地點。而關於約會地點的確定,陳虹和喬海明一致供述是由陸天誠決定的。普克對此提出一個疑問,陸天誠為何要捨近求遠,確定那樣一個地點與喬海明會面呢?
第三,按照陳虹和喬海明相符的供述,4月5日那天晚上,從他們三人見面到陸天誠墜橋,之間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分鐘。而在這短短几分鐘時間裡,陸天誠除了辱罵之詞,幾乎沒有說出什麼具體的內容,便在三人混亂的推搡中跌落大橋。難道陸天誠花了至少兩天時間來安排的計劃,僅僅就是為了當面羞辱喬海明和陳虹一番嗎?這與陸天誠家人對他性格的描述實在難以吻合。
第四,喬海明反映,4月5日白天陸天誠打電話約他時,曾冷靜地說自己手中掌握著喬海明和陳虹不正當關係的確鑿資料。而這也正是最令喬海明放心不下、非去赴約不可的主要原因。但當陸天誠墜橋後,喬海明陳虹曾在陸天誠屍體上翻找,卻沒有發現任何所謂的「確鑿資料」。是陸天誠沒有將這「資料」隨身攜帶?還是陸天誠根本就沒有這「資料」?可以推測的是,無論事實屬於這兩種情況中的哪一種,都從某個角度說明,陸天誠當晚很可能並不想利用這「資料」解決他和喬海明、陳虹之間的問題。如果當真如此,那麼陸天誠此番行動的真實目的何在呢?
第五,雖然陳虹和喬海明兩人都曾對警方說過謊,他們目前的供述也不能完全吻合。但事實上,二人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其實並不構成非此即彼的矛盾。喬海明再三申明,他沒有將陸天誠推下橋去,但他同樣也並沒有指控陸天誠是被陳虹推下橋的。同時,陳虹雖然矢口否認自己推了陸天誠,並認為陸天誠是被喬海明推下橋的,口氣中卻留有餘地,沒有死死咬定喬海明不鬆口。既然如此,是否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性,即:喬海明和陳虹的確都不是把陸天誠推下橋的人,那麼陸天誠是怎麼掉下橋去的呢?必然是自己跌落橋下。問題出現了,假如陸天誠的確是自己跌落橋下,究竟是意外失足呢?還是有意所致?
……
越來越多的問題盤踞在普克的腦海中,令他無法入睡。他睜大眼睛不停地想著,興奮的大腦和疲倦的身體做著激烈的鬥爭。漸漸的,普克的意識變得模糊起來,他隱約想到,自己主觀上並不想入睡,但卻無法抗拒身體客觀的疲勞,而主觀從屬於性格,他一直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但此時此境,是否說明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性格又必須服從於命運呢?陸天誠的性格……他的命運……
普克終於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2
次日,普克將陸天晴約出來,兩人在一家茶樓面談。
這是普克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和短暫的睡眠後做出的決定。他已經開始意識到,要查清陸天誠墜橋案的真相,必須一一解決昨晚他給自己提出來的那些問題,也要更全面、更具體地對陸天誠本人做出一個客觀的判斷,因此,就必須深入到陸天誠生前的生活中,去進行一個更詳盡的調查了解。
普克先到茶樓,為了提神,要了一杯黑咖啡。還沒喝,陸天晴就來了。看看時間,正是約好的鐘點,可見十分準時。普克一眼看出陸天晴眼圈很黑,人也顯得十分疲倦,有些委靡,顯然夜裡沒有睡好。普克正要詢問陸天晴,沒想到陸天晴先開口問他了。
「昨晚沒睡好?」陸天晴看著普克,用手指比劃一下眼圈,「像熊貓。」
普克笑著說:「彼此彼此。」
然後他問陸天晴喝什麼,陸天晴直接招呼服務生上一杯咖啡。普克把自己的咖啡推到陸天晴面前,告訴她自己還沒喝,陸天晴並不多客氣,端起杯子就喝了兩口。
「真苦。」她輕聲說。
「我習慣喝苦咖啡。」普克笑,「你可以加點兒糖。」
普克把桌上的咖啡糖拿給陸天晴,陸天晴撕開糖袋,將糖倒進去。右手端著咖啡杯,左手用小匙在裡面輕輕地攪。然後大大地喝了兩口。
熱咖啡似乎使陸天晴稍為振作,眼睛恢復了平日的堅定和明亮。
普克嘆口氣說,「我知道自己一再找你談你哥的事情,是很殘忍的。」
陸天晴淡淡一笑,平靜地說:「我們都需要答案。有什麼想問的,儘管問吧。」
普克便不再客氣,說:「跟我談談你哥哥從小到大的經歷吧。」
陸天晴揚起眉,問:「這個也對你們辦案有幫助?」
普克坦白地回答:「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但這些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你哥哥的性格。」
「那好。」陸天晴點點頭。沉默了一會兒,神情陷入回憶。「我哥……他比我大七歲,聽父母說,從小他就很聰明,頭腦靈活,喜歡動腦筋,也很調皮。」
「調皮?」
這個詞,似乎和普克心目中的陸天誠有些搭不上。
「是的,小時候他很調皮。」陸天晴肯定地說,「這些天你總聽我們說起哥,都是說他忠厚老實,循規蹈矩,現在聽說他小時候很調皮,大概有些奇怪吧?別說是你,就連我自己都不太相信。因為從我有記憶開始,看到的就是一個特別聽話、守規矩的哥哥,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都是遵守紀律的好模範,不像我這個妹妹,腦子裡異想天開,麻煩不斷……」
普克忍不住插話。
「你是麻煩不斷的人麼?」
陸天晴怔了一下,看著普克。
普克說:「我覺得你……理性的成分居多。」
陸天晴輕輕一笑,嘴角翹起來,隱隱帶著些譏諷的味道,說:「一個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到底有多少?比如說我哥……我和他從小一起長大,自以為能把他看透,到頭來不也……」她悵然地嘆氣,沒再說下去。
普克想了想,點頭說:「你說的對。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也許根本沒有任何外人能看透。」
陸天晴凝視普克的眼睛。兩個人的眼睛裡都充滿探究的意味。他們忽然都覺得對方有些深不可測。陸天晴垂下眼睛,把喝咖啡的小勺子放下,右手的咖啡杯轉到左手,輕輕地旋轉著,眼睛盯著杯中微微晃動的液體,深色的咖啡邊緣,泛起一圈細密的白色的小水泡,如同給咖啡鑲了一道邊。
普克看著陸天晴出神,並沒有催她。他明白陸天晴在追憶。而這種追憶對她來說,無疑是痛苦和折磨。
好一會兒,陸天晴像是從自己的夢裡驚醒過來,歉疚地笑笑。
「說到哪兒了?哦,剛才說,我哥從小……或者至少是從中學開始吧,都是個很守規矩的孩子,差不多年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幹部』什麼的。」陸天晴微笑著說,「他聽話、待人忠厚,是老師的好幫手,而且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這樣的學生,哪個老師不喜歡呢?不過,也真有一個老師對哥哥不以為然,那是我上中學時的數學老師,姓王,以前也教過哥哥。」
普克追問:「他平時不喜歡說髒話嗎?」
陸天晴在一邊插話:「從小到大,我哥就沒學會過罵人!」
普克臉上露出疑惑,追問道:「如果碰到讓他特彆氣憤的事情呢?」
「他就是再生氣,最多會說一句:太不像話了!就算碰到別人會罵祖宗的事兒,他也不會說髒話的。」陸天誠母親堅決地回答。
「哦,是這樣……」普克點點頭,說,「我明白了。」
與陸天誠一家人的再次接觸,看起來仍是一無所獲。普克彭大勇多少有些失望地離開了陸天誠父母家。
然而,此時的普克,卻陷入一個很模糊的謎團中。他在心裡對自己說:這不是件挺奇怪的事情麼?陸天誠自小家教甚嚴,安分守己,連一句普通的髒話都不會說。可是4月5日那天晚上,他卻一反常態,對喬海明大拋污言穢語。為什麼多年的性格會一下子發生那麼巨大的改變呢?
陸天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夜裡,普克腦海里不斷地盤旋著這個問題。
幾天來,普克一直忙於案件調查的具體過程,看現場,去法醫中心,走訪死者親屬,訊問嫌疑對象……在這個具體的過程中,普克的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和死者相關的那些人身上,了解他們的個性,猜測他們的內心,判斷他們所說的內容是否真實,從而查找每一絲有用的線索,來實現案件的偵破。
可以說,短短几天中,普克對於案件的當事人及相關對象們,都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印象。比如陳虹的美麗、軟弱、淺薄和不高明的謊言,比如喬海明的圓滑、道貌岸然和功利,比如陸天晴的獨立、敏銳、時而顯露的直率以及莫名的憂鬱……
可是現在,當普克將自己沉入徹底的黑暗和寂靜中時,卻猛然發現,對於整個案件的核心人物陸天誠,他卻沒有一個完整而清晰的認識。是的,從陸天誠父母及妹妹的描述中,普克得知陸天誠自小循規蹈矩,是一個老實忠厚的人,生活中善良、誠實、孝順,工作中踏實、勤勉、安分守己。對於生活沒有過高的奢求,將平和安定視為人生的理想境界。
然而另一方面,從陳虹和喬海明的供述中,普克卻又隱約看見另一種形象的陸天誠。那個不動聲色查明妻子jian情的男人,懷著一種外人無法窺破的念頭,迫使他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人不得不服從他的命令,在一個他所選定的地址會面,並且在原本預示著平靜的會面中,出人意料的粗暴和歇斯底里,挑起三人的紛爭,最終導致了他的死亡。陸天誠在這個事件中反映出的,又是什麼樣的個性呢?
普克在黑暗中思索著,有一些疑點漸漸從意識深處浮起。
首先,陸天誠在4月5日晚上和喬海明在清江舊大橋會面的前一天,曾經和自己的妹妹陸天晴談過此事。陸天晴反映,當時哥哥的態度是十分理智的,沒有任何情緒失控的預兆。而喬海明的供述也證實了這一點,4月5日當天,陸天誠打電話約喬海明時,同樣表現得很平靜,也正是因為這種平靜,使得喬海明抱有和平解決此事的希望,當晚如約前往清江舊大橋。另一方面,陳虹也表示,當晚丈夫要求她一同前往和喬海明的約會地點時,雖然非常固執,但情緒卻十分穩定,令她想像不到不久之後,丈夫會有那麼失控的表現。綜合這幾個人的證詞,可以肯定,陸天誠在到達出事地點之前之後,確實存在情緒上的突然轉換,表現異常。那麼,出現這種異常現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能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
其次,根據普克他們對現場的勘查發現,陸天誠墜橋的地點,也就是橋欄有缺損的那個部位,位於清江舊大橋北端起五分之一處。據調查了解,陸天誠家住的小區在橋南一公里處,距離大橋很近。從陸天誠家去清江舊大橋,必定是從橋南端上橋。也就是說,陸天誠想去橋欄缺損的那個地點和喬海明見面,就要穿過五分之四的大橋,才能到達所約地點。而關於約會地點的確定,陳虹和喬海明一致供述是由陸天誠決定的。普克對此提出一個疑問,陸天誠為何要捨近求遠,確定那樣一個地點與喬海明會面呢?
第三,按照陳虹和喬海明相符的供述,4月5日那天晚上,從他們三人見面到陸天誠墜橋,之間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分鐘。而在這短短几分鐘時間裡,陸天誠除了辱罵之詞,幾乎沒有說出什麼具體的內容,便在三人混亂的推搡中跌落大橋。難道陸天誠花了至少兩天時間來安排的計劃,僅僅就是為了當面羞辱喬海明和陳虹一番嗎?這與陸天誠家人對他性格的描述實在難以吻合。
第四,喬海明反映,4月5日白天陸天誠打電話約他時,曾冷靜地說自己手中掌握著喬海明和陳虹不正當關係的確鑿資料。而這也正是最令喬海明放心不下、非去赴約不可的主要原因。但當陸天誠墜橋後,喬海明陳虹曾在陸天誠屍體上翻找,卻沒有發現任何所謂的「確鑿資料」。是陸天誠沒有將這「資料」隨身攜帶?還是陸天誠根本就沒有這「資料」?可以推測的是,無論事實屬於這兩種情況中的哪一種,都從某個角度說明,陸天誠當晚很可能並不想利用這「資料」解決他和喬海明、陳虹之間的問題。如果當真如此,那麼陸天誠此番行動的真實目的何在呢?
第五,雖然陳虹和喬海明兩人都曾對警方說過謊,他們目前的供述也不能完全吻合。但事實上,二人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其實並不構成非此即彼的矛盾。喬海明再三申明,他沒有將陸天誠推下橋去,但他同樣也並沒有指控陸天誠是被陳虹推下橋的。同時,陳虹雖然矢口否認自己推了陸天誠,並認為陸天誠是被喬海明推下橋的,口氣中卻留有餘地,沒有死死咬定喬海明不鬆口。既然如此,是否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性,即:喬海明和陳虹的確都不是把陸天誠推下橋的人,那麼陸天誠是怎麼掉下橋去的呢?必然是自己跌落橋下。問題出現了,假如陸天誠的確是自己跌落橋下,究竟是意外失足呢?還是有意所致?
……
越來越多的問題盤踞在普克的腦海中,令他無法入睡。他睜大眼睛不停地想著,興奮的大腦和疲倦的身體做著激烈的鬥爭。漸漸的,普克的意識變得模糊起來,他隱約想到,自己主觀上並不想入睡,但卻無法抗拒身體客觀的疲勞,而主觀從屬於性格,他一直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但此時此境,是否說明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性格又必須服從於命運呢?陸天誠的性格……他的命運……
普克終於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2
次日,普克將陸天晴約出來,兩人在一家茶樓面談。
這是普克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和短暫的睡眠後做出的決定。他已經開始意識到,要查清陸天誠墜橋案的真相,必須一一解決昨晚他給自己提出來的那些問題,也要更全面、更具體地對陸天誠本人做出一個客觀的判斷,因此,就必須深入到陸天誠生前的生活中,去進行一個更詳盡的調查了解。
普克先到茶樓,為了提神,要了一杯黑咖啡。還沒喝,陸天晴就來了。看看時間,正是約好的鐘點,可見十分準時。普克一眼看出陸天晴眼圈很黑,人也顯得十分疲倦,有些委靡,顯然夜裡沒有睡好。普克正要詢問陸天晴,沒想到陸天晴先開口問他了。
「昨晚沒睡好?」陸天晴看著普克,用手指比劃一下眼圈,「像熊貓。」
普克笑著說:「彼此彼此。」
然後他問陸天晴喝什麼,陸天晴直接招呼服務生上一杯咖啡。普克把自己的咖啡推到陸天晴面前,告訴她自己還沒喝,陸天晴並不多客氣,端起杯子就喝了兩口。
「真苦。」她輕聲說。
「我習慣喝苦咖啡。」普克笑,「你可以加點兒糖。」
普克把桌上的咖啡糖拿給陸天晴,陸天晴撕開糖袋,將糖倒進去。右手端著咖啡杯,左手用小匙在裡面輕輕地攪。然後大大地喝了兩口。
熱咖啡似乎使陸天晴稍為振作,眼睛恢復了平日的堅定和明亮。
普克嘆口氣說,「我知道自己一再找你談你哥的事情,是很殘忍的。」
陸天晴淡淡一笑,平靜地說:「我們都需要答案。有什麼想問的,儘管問吧。」
普克便不再客氣,說:「跟我談談你哥哥從小到大的經歷吧。」
陸天晴揚起眉,問:「這個也對你們辦案有幫助?」
普克坦白地回答:「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但這些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你哥哥的性格。」
「那好。」陸天晴點點頭。沉默了一會兒,神情陷入回憶。「我哥……他比我大七歲,聽父母說,從小他就很聰明,頭腦靈活,喜歡動腦筋,也很調皮。」
「調皮?」
這個詞,似乎和普克心目中的陸天誠有些搭不上。
「是的,小時候他很調皮。」陸天晴肯定地說,「這些天你總聽我們說起哥,都是說他忠厚老實,循規蹈矩,現在聽說他小時候很調皮,大概有些奇怪吧?別說是你,就連我自己都不太相信。因為從我有記憶開始,看到的就是一個特別聽話、守規矩的哥哥,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都是遵守紀律的好模範,不像我這個妹妹,腦子裡異想天開,麻煩不斷……」
普克忍不住插話。
「你是麻煩不斷的人麼?」
陸天晴怔了一下,看著普克。
普克說:「我覺得你……理性的成分居多。」
陸天晴輕輕一笑,嘴角翹起來,隱隱帶著些譏諷的味道,說:「一個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到底有多少?比如說我哥……我和他從小一起長大,自以為能把他看透,到頭來不也……」她悵然地嘆氣,沒再說下去。
普克想了想,點頭說:「你說的對。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也許根本沒有任何外人能看透。」
陸天晴凝視普克的眼睛。兩個人的眼睛裡都充滿探究的意味。他們忽然都覺得對方有些深不可測。陸天晴垂下眼睛,把喝咖啡的小勺子放下,右手的咖啡杯轉到左手,輕輕地旋轉著,眼睛盯著杯中微微晃動的液體,深色的咖啡邊緣,泛起一圈細密的白色的小水泡,如同給咖啡鑲了一道邊。
普克看著陸天晴出神,並沒有催她。他明白陸天晴在追憶。而這種追憶對她來說,無疑是痛苦和折磨。
好一會兒,陸天晴像是從自己的夢裡驚醒過來,歉疚地笑笑。
「說到哪兒了?哦,剛才說,我哥從小……或者至少是從中學開始吧,都是個很守規矩的孩子,差不多年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幹部』什麼的。」陸天晴微笑著說,「他聽話、待人忠厚,是老師的好幫手,而且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這樣的學生,哪個老師不喜歡呢?不過,也真有一個老師對哥哥不以為然,那是我上中學時的數學老師,姓王,以前也教過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