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長樂公主道:“的確像是他的主意。不過想說服皇甫麟依計而行,必定只能靠我們謝公子了吧?”
謝岩笑而不語。
長樂公主踮腳在他唇上親了一親,“我夫婿最有才幹了!”
謝岩頓時滿面通紅,“喂,這大白天的……”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郢王奪得帝位,緣於宮變;那麼,想將他拉下帝位,也只差一場宮變而已。
這晚郢王聞得外面殺聲震天,匆忙推開懷中小美人持劍而出時,那廂太監已尖著嗓子稟道:“皇上不好了,龍驤軍反了!”
郢王一腳將他踹開,喝道:“胡扯什麼?誰不好了?”
靳小函也已聽得動靜,匆匆披衣而出,說道:“皇上天命所歸,雄姿英發,豈會懼那些小小毛賊!皇上,趕緊傳韓大人護駕,一起剿滅叛賊吧!”
郢王定定神,冷笑道:“朕豈會懼怕他們?愛妃去烹壺好茶,等朕收拾了他們回來共飲!”
他匆匆踏出萬春宮時,馮廷諤正快步迎來,向他急急說道:“皇上,韓勍不在宮中,龍虎軍……陣腳有些亂。”
靳小函遠遠聽他們走遠,踱回自己的臥室,也不烹茶,逕自倒了一盞茶,一邊喝著,一邊向身畔的貼身侍兒輕笑道:“聽聞今日韓大人去他情婦那裡了……那寡婦今天生日呢!倒也是個多情種子!咦,不曉得原大小姐如今在哪裡,若她來,必定更熱鬧。”
她側耳聽著外面的喧嚷廝殺聲,又品了口茶,輕嘆道:“這大正月的隔夜茶,冷得入心入肺……或許,我真該為自己烹壺熱茶了吧?”
侍兒瞠目不知所對。
靳小函也不需要侍兒回答,慢慢掂著手中的涼花,悠然道:“有情的還情,有債的還債,有恩的報恩,有仇的報仇,這才叫天道!”
群龍無首的龍虎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已成了一團散沙,在寒風凜冽的宮殿裡四下奔竄。
郢王雖趕至,但黑暗之中敵我難辨,只聞到處都是將卒在吼叫道:“朱友圭弒父!為先帝報仇!朱友圭弒父!為先帝報仇!”
聲音開始散亂,混雜於廝殺聲中,隨著守軍的敗退,不知什麼時候起,四面八方都傳來同樣雄渾有力、節奏鏗鏘的吼聲:“朱友圭弒父!為先帝報仇!朱友圭弒父!為先帝報仇……”
梁帝遇害的建章宮附近,忽然傳來怪異的巨響,似平地雷聲起,又似有什麼從地底深處即將破土而出,奮力撞擊著地獄之門。
郢王開始還強撐著指揮心腹侍衛抵抗,待聞得建章宮的巨響,眼前不由浮現父親死後怒睜的雙眼,以及收屍時腐臭不堪的屍骨臟腑。曾經蜿蜒於屍身旁的肚腸似在建章宮的異響中活了過來,滑膩膩地纏向他的脖頸,臭味直鑽內腑……
郢王乾嘔了一聲,才在馮廷諤的推搡里從幻覺中清醒過來。
他抬頭再看向建章宮的方向,正見濃黑的煙霧騰空而起,迅速飄向夜空,形狀亦說不出的詭異,仿佛有人正獰笑著,要俯下身來掐死他這弒父逆子。
郢王不覺膽寒,向馮廷諤道:“廷諤,我們向永安門撤!”
馮廷諤剛砍倒一個逼近前來的士卒,聞言怔了一下,環顧四周,果然隨從已越打越少,宮中四面楚歌,已無力支撐,——一如他們攻破宮門、謀害梁帝的那夜。
只是,今夜被算計的那人,成了郢王……
有剩餘的侍從拼死保護,郢王等終於奔到離寢宮最近的永安門。
一隻蒼鷹掠過,唳聲悠長,在他們頭頂盤旋,透過夜幕都似能感覺它窺視的利眼。
馮廷諤頓了頓身。
郢王問:“怎麼了?”
馮廷諤道:“沒什麼。這鷹……看著眼熟。不過天底下的鷹應該都是差不多的樣兒。”
說話間,他們已到永安門下。隨從尚未及奔過去呼喚守衛開門,便見永安門緩緩打開,一名白衣男子正提著宮燈自黑暗中徐徐步來。
宮燈溫暖微黃,但映上那人清冷高華的面容,卻似敷了層霜雪般幽寒潔淨起來。
郢王吸氣,“端侯!”
第四卷 蟠龍劫 扶劍歸去共從容(二五七)
傳說中病得起不了床的景辭,雖然不見得多有精神,但步履沉穩,舉止安詳,絕不像將死之人。
天空那鷹又盤旋一了圈,斂翅棲到他肩上。景辭抬手撫了撫它的羽毛,居然柔和地笑了一笑。
馮廷諤忍不住道:“這是……當日原大小姐養的鷹?”
景辭素來寡言,但此刻居然甚是耐心地答道:“是,它叫小壞,兩次差點被你弄死,還被害得失去了主人。我教了它很久,才教會它莫怕惡人,便是打不過也不要緊,尋機再戰即可。”
阿原的鷹,他自然要帶回的。好在她一生所學,大多是他所教,——包括如何馴鷹。
只要他願意,將小壞的鷹馴成他的鷹,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再說了,連阿原都是他的,阿原的鷹自然也該是他的……
而郢王自然是無心管他的鷹,扭頭看向來路時,卻見蕭瀟領了十餘名侍衛,抱肩攔於路前,不容他們回宮;而景辭阻於他們的去路,看著倒是最薄弱的一環。
謝岩笑而不語。
長樂公主踮腳在他唇上親了一親,“我夫婿最有才幹了!”
謝岩頓時滿面通紅,“喂,這大白天的……”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郢王奪得帝位,緣於宮變;那麼,想將他拉下帝位,也只差一場宮變而已。
這晚郢王聞得外面殺聲震天,匆忙推開懷中小美人持劍而出時,那廂太監已尖著嗓子稟道:“皇上不好了,龍驤軍反了!”
郢王一腳將他踹開,喝道:“胡扯什麼?誰不好了?”
靳小函也已聽得動靜,匆匆披衣而出,說道:“皇上天命所歸,雄姿英發,豈會懼那些小小毛賊!皇上,趕緊傳韓大人護駕,一起剿滅叛賊吧!”
郢王定定神,冷笑道:“朕豈會懼怕他們?愛妃去烹壺好茶,等朕收拾了他們回來共飲!”
他匆匆踏出萬春宮時,馮廷諤正快步迎來,向他急急說道:“皇上,韓勍不在宮中,龍虎軍……陣腳有些亂。”
靳小函遠遠聽他們走遠,踱回自己的臥室,也不烹茶,逕自倒了一盞茶,一邊喝著,一邊向身畔的貼身侍兒輕笑道:“聽聞今日韓大人去他情婦那裡了……那寡婦今天生日呢!倒也是個多情種子!咦,不曉得原大小姐如今在哪裡,若她來,必定更熱鬧。”
她側耳聽著外面的喧嚷廝殺聲,又品了口茶,輕嘆道:“這大正月的隔夜茶,冷得入心入肺……或許,我真該為自己烹壺熱茶了吧?”
侍兒瞠目不知所對。
靳小函也不需要侍兒回答,慢慢掂著手中的涼花,悠然道:“有情的還情,有債的還債,有恩的報恩,有仇的報仇,這才叫天道!”
群龍無首的龍虎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已成了一團散沙,在寒風凜冽的宮殿裡四下奔竄。
郢王雖趕至,但黑暗之中敵我難辨,只聞到處都是將卒在吼叫道:“朱友圭弒父!為先帝報仇!朱友圭弒父!為先帝報仇!”
聲音開始散亂,混雜於廝殺聲中,隨著守軍的敗退,不知什麼時候起,四面八方都傳來同樣雄渾有力、節奏鏗鏘的吼聲:“朱友圭弒父!為先帝報仇!朱友圭弒父!為先帝報仇……”
梁帝遇害的建章宮附近,忽然傳來怪異的巨響,似平地雷聲起,又似有什麼從地底深處即將破土而出,奮力撞擊著地獄之門。
郢王開始還強撐著指揮心腹侍衛抵抗,待聞得建章宮的巨響,眼前不由浮現父親死後怒睜的雙眼,以及收屍時腐臭不堪的屍骨臟腑。曾經蜿蜒於屍身旁的肚腸似在建章宮的異響中活了過來,滑膩膩地纏向他的脖頸,臭味直鑽內腑……
郢王乾嘔了一聲,才在馮廷諤的推搡里從幻覺中清醒過來。
他抬頭再看向建章宮的方向,正見濃黑的煙霧騰空而起,迅速飄向夜空,形狀亦說不出的詭異,仿佛有人正獰笑著,要俯下身來掐死他這弒父逆子。
郢王不覺膽寒,向馮廷諤道:“廷諤,我們向永安門撤!”
馮廷諤剛砍倒一個逼近前來的士卒,聞言怔了一下,環顧四周,果然隨從已越打越少,宮中四面楚歌,已無力支撐,——一如他們攻破宮門、謀害梁帝的那夜。
只是,今夜被算計的那人,成了郢王……
有剩餘的侍從拼死保護,郢王等終於奔到離寢宮最近的永安門。
一隻蒼鷹掠過,唳聲悠長,在他們頭頂盤旋,透過夜幕都似能感覺它窺視的利眼。
馮廷諤頓了頓身。
郢王問:“怎麼了?”
馮廷諤道:“沒什麼。這鷹……看著眼熟。不過天底下的鷹應該都是差不多的樣兒。”
說話間,他們已到永安門下。隨從尚未及奔過去呼喚守衛開門,便見永安門緩緩打開,一名白衣男子正提著宮燈自黑暗中徐徐步來。
宮燈溫暖微黃,但映上那人清冷高華的面容,卻似敷了層霜雪般幽寒潔淨起來。
郢王吸氣,“端侯!”
第四卷 蟠龍劫 扶劍歸去共從容(二五七)
傳說中病得起不了床的景辭,雖然不見得多有精神,但步履沉穩,舉止安詳,絕不像將死之人。
天空那鷹又盤旋一了圈,斂翅棲到他肩上。景辭抬手撫了撫它的羽毛,居然柔和地笑了一笑。
馮廷諤忍不住道:“這是……當日原大小姐養的鷹?”
景辭素來寡言,但此刻居然甚是耐心地答道:“是,它叫小壞,兩次差點被你弄死,還被害得失去了主人。我教了它很久,才教會它莫怕惡人,便是打不過也不要緊,尋機再戰即可。”
阿原的鷹,他自然要帶回的。好在她一生所學,大多是他所教,——包括如何馴鷹。
只要他願意,將小壞的鷹馴成他的鷹,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再說了,連阿原都是他的,阿原的鷹自然也該是他的……
而郢王自然是無心管他的鷹,扭頭看向來路時,卻見蕭瀟領了十餘名侍衛,抱肩攔於路前,不容他們回宮;而景辭阻於他們的去路,看著倒是最薄弱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