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端侯因心上人逝世,病情急轉直下,郢王遣太醫去瞧了幾次,都說掙扎不了多久,於是也由得他在京畿養病,再不曾理會過。

  景辭是不是皇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並未認祖歸宗,依然冠著景姓,對郢王的帝位並無威脅。

  郢王肯暫時放過均王等人,當然也跟宮中那位新晉的貴嬪娘娘分不開。

  喬貴嬪之外,又多了個靳貴嬪。

  靳小函年少美貌,嬌俏玲瓏,最要緊的是真將郢王當作蓋世英雄般景仰著,自己侍奉還覺對不住郢王的神武英姿,還勸他廣納後宮,收攬更多青春美貌的少女一起侍奉。如此知情解趣,誰人不愛?何況郢王謀奪皇帝的手段極不光明,能得小美人如此膜拜誇獎,自是受用無比,弒父奪位的忐忑也隨之消散許多,對靳小函更是寵愛入骨。

  當日喬貴嬪也曾是他心坎上的,但到底是先帝妃嬪。郢王繼位後反而不肯太過親近,唯恐更惹話柄。於是,貴嬪靳小函受盡恩寵,一時風頭無兩。

  因女兒與郢王的私情,大理寺卿喬立先前被梁帝丟進阿原待過的大理寺牢獄,差點送命;但一場天翻地覆後,他依然衣朱紫,食金玉,頗得信重。

  只是對他的信重與靳小函比起來,似乎又遜色頗多。

  數日不曾見到郢王,這天他手執奏章,到萬春宮求見郢王時,竟被靳小函一口回絕。

  她道:“皇上日夜忙碌,好容易歇下了,我可不敢驚擾。”

  喬立道:“靳貴嬪,臣有要事,耽誤不得呀!”

  靳小函道:“喬大人每次過來都這麼說。可皇上不見的時候多了,也沒見耽誤多少事。皇上去喬姐姐的鸞鳴宮時,卻沒見喬大人去驚擾過。何苦來!誰不曉得我無根無底,能在宮中有立足之地,全仗皇上寵愛。非要次次在我這裡弄些么蛾子,好讓我被皇上厭棄麼?”

  她起身命人送客,竟不留半點情面。

  喬立隱約聽得內室傳出郢王和女子的調笑之聲,也不敢爭執,只得無奈退去。

  靳小函笑了笑,若無其事喝茶時,馮廷諤走出,說道:“靳貴嬪,你攔著喬大人雖不妨,但事後最好告訴皇上一聲。若真的誤了大事,只怕我們擔待不起。”

  靳小函道:“馮叔放心,我次次都有告訴皇上,只是皇上不樂意再聽到他一天到晚參奏這個抨擊那個,才越來越不待見他。想咱們皇上英明睿智,文武雙全,天命所歸,早晚一統河山,可這個喬立從未為皇上謀劃該怎樣開疆拓土,怎樣訓練將士,天天只曉得攛掇著皇上殺這個,貶那個,要將朝中那些謀臣勇將趕光,那還有誰還來為皇上打江山?連楊將軍、謝大人都想動,我都懷疑他是不是晉人的細作了,非要把咱大梁激出譁變來才甘心!”與

  第四卷 蟠龍劫 扶劍歸去共從容(二五六)

  她笑嘻嘻地牽住馮廷諤的袖子,說道:“馮叔,我們皇上是天下第一等的大英雄,大豪傑,你可得幫我說說,別讓他被這些鼠目寸光的奸臣耽誤了天定天下的大事!”

  馮廷諤細思喬立父女所為,也有些疑惑,“咦,說來也是,梁、晉結怨已久,喬大人似乎真的未曾勸過郢王提防晉王。若大梁混亂,晉王趁機來襲,的確險,險……”

  於是,郢王不但不曾試圖收復楊世厚的兵權,並從厚封賞,授其開府儀同三司,兼領侍中等職,並在靳小函的建議下,與文官中最有聲望的謝瞳結了親,——指給謝瞳之子謝岩的,自然是長樂公主。

  長樂公主雖對她和謝岩的親事一萬個贊成,但每次看向棄置的建章宮時,便再也笑不出來。

  她的父親,便是在那裡被她這個兄長謀害,腸穿肚爛,死狀悽慘。

  終有一日,她向謝岩道:“咱們預備得差不多了吧?”

  謝岩微微一笑,“回公主,端侯此刻應該已經在均王府中了!”

  “均王府?”

  “多謝喬立,一心不想均王好過,生生把跟他走得極近的禁衛軍副統領皇甫麟說成意圖行刺皇上的叛黨,下在獄中。”

  “那……還謝喬立?”長樂公主扯住他臂膀,牽牽他衣袖,追問,“快說,你們給均王出了什麼主意救人?”

  謝岩垂頭看她星眸微嗔,顧盼之際滿是小女兒的嬌態,不覺微微失神,好一會兒方道:“其實我並未出什麼主意,但阿辭去見了次均王,龍驤軍便有流言紛紛,說皇甫麟只是一個開端,皇上信重龍虎軍,聽了喬立和韓勍等人挑撥,有意裁撤龍驤軍,並秘密處死軍中將校,免留後患。”

  龍驤軍和龍虎軍同是梁帝未稱帝時的牙兵,後來都成為大梁禁衛軍。因韓勍統領龍虎軍助郢王奪得皇宮,立下大功,龍驤軍地位已遠不如前,其副統領被指有心為梁帝報仇,其他軍使將校不免也在懷疑之列。

  長樂公主已悟了過來,“龍驤軍眾將校本就對朱友圭不滿,眼見殺身之禍將臨,若有人提點一二,必定願意破釜沉舟,放手一搏……咦,皇甫麟雖對父皇忠心,但行事穩重,也不至於冒失到去刺殺朱友圭吧?這事兒……是某些人有意挖的坑吧?”

  她眼珠滴溜溜地轉,“是你的主意,還是端侯哥哥的主意?”

  謝岩欠了欠身,“自然出自阿辭,在下不敢掠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