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劉志強當然不是牧羊人(哈哈哈,牧羊人),那麼他的職業當然是與開採石油有關。

  當地除了印第安人外,也有南斯拉夫人、西班牙人、英國及義大利人。

  真不能想像在那種地方長期生活是什麼滋味。

  住在本市的人,非常高傲,除卻巫山不是雲,連北美洲超級大國都嫌悶悶悶。

  有一位表兄到加國的溫尼柏念過書,回來訴苦說:「溫尼柏不適合人類居住。」笑死我們。

  更何況是火地島。

  他叫我們寄建築材料給他,不是想在當地成家立室、落地生根吧。

  收到信也算了。

  但他繼續又來了信。

  「最值得尊敬的林先生,」他一直誤會我是男性,「明知托你做這些事不該,奈何小弟在貴市沒有親友,只得勞煩閣下。弟在異鄉為異客,想閱讀中文刊物,可否代辦,尤以武俠小說為上選,謝謝。」

  信中附著巨額美金匯票,足可買一百套小說空郵寄出。

  奇。

  既從本市去,又怎麼會在本市無親無友,恐怕他不想人知道他的蹤跡,故此托一個陌生人辦事。

  我買了整套新版的金庸小說替他寄出。即使從前看過,也不怕再讀三百次,如果沒有機會拜讀,那此刻無異得到至大的寶藏。

  此外我又替他訂幾份比較沒那麼無聊的時事刊物。

  雜誌社問我:「火地島?!」

  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

  兩星期後回信來了,仍稱我為林先生,鄭重向我致謝,不過沒有再托我買什麼。

  我在外國讀過幾年書,有經驗。相信我,人到外地是會變的,漸漸思鄉,在家不值一顧的東西,到了異國,立刻變得刻骨銘心,什麼鄧麗君的錄音帶、各式周刊、陳皮梅、棉襖,全部派上用場,動不動彈吉他唱起我的中國心我的中國肺這種歌來,滑稽得要命,現在想來,真笑大了中國嘴。

  不過那時有需要。

  我很同情劉志強。

  過時過節,便用公司的卡片向他賀年。

  是這樣成為筆友的,有兩年多了。

  算一算,他在火地島生活,也有四年整。

  不出我所料,劉先生在該處做石油廠的工程師,負責維修輸油管,該地有一條長數千公里的油管,任何一公分出毛病都不得了,共有數十個工程師為它服務,劉志強不過是其中之一。

  我是多麼孤陋寡聞,沒料到那種天腳底的地方居然有這麼龐大的事業在進行中。

  他們公司的宿舍十分精緻,年前進行維修,他便索性訂購東方色彩的瓷磚及配件來奢侈一番。

  薪水據說也比歐美高出百份之五十,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劉志強一去便四年。

  他仍然把我當男人,因為我名字、職業,都似男性。

  這樣也好,免得兩人之間有什麼誤會。

  男人本來不大肯寫信,也許因為寂寞,劉志強每個月總來一封信,有時半頁,有時頁半,寫寫身邊的瑣事及工作的進度。

  他筆觸很生動,為人具幽默感,即使短短數句,也令人莞爾,我佩服他的精力及意志力,回信的時候,儘量模仿他的筆調,絕對不婆媽,免他起疑。

  聖誕我寄了絲棉背心給他。

  他回我一張相當大的羊皮,可以鋪床上當褥子。

  劉志強並沒有要回來的意思。

  他雖不說,但我相信故事中少不免牽涉到一件沒有結果的愛情。

  為了她,他走到天之涯海之角去躲著獨自傷懷,創傷痊癒後,他乾脆留下來做一個隱土。

  有時候煩起來,我也希望自己是他,離開這裡越遠越好,沒有是非、誤會、陷阱、嫉忌。

  但我到底不是他,當氣溫略跌,便覺寒風割面,吃不消,還到那種地方去呢。

  「兩個」男人,竟通信那麼久,真匪夷所思。

  在他那裡,到南極洲去探險倒是方便。一小時船到達,如果冰山不擋道的話。

  中秋,我寄一盒月餅給他。重陽,金華火腿最好部份,多謝快速郵遞服務,寄到時食物都還新鮮。

  我很含蓄的同他說,也許應當回來一次,出國五年,也足夠了。

  也許前任女友已經是三子之母,事過情遷,還躲那麼遠自苦做什麼。

  他來信說也許明年會得回家看一看。工作經驗已經足夠,異鄉生活也嘗夠。

  他的家,出乎我意料,並不是本市,而是美國加州。

  他在六歲便跟父母移民,差不多二十年,難怪在本市沒有親友,原來筆友之間了解還不夠深切。

  我只得說,希望他回家以後,繼續通信。

  不禁有點悵惘。回家以後大約不會再寫信了,頂多一個電話。只有在火地島這種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地方,才會有餘閒給遠方的人寫信。

  那是五月。

  然後到了七月,還不見他有信來。

  也許忙,我想。

  但是一晃眼,八月也過去,沒有信,三個月沒有音訊,使我這個筆友有點擔心。

  怎麼,忘記了,還是已經回家,忙於適應?

  我忍不住去一封信詢問。

  這封信寄出之後,發覺感情投資已經太過份,連忙警惕自己,凡事要適可而止。

  九月,仍無信。

  我處之以淡,天下沒有永生永世的事,這樣結束也好。

  同事們詫異的問:「怎麼不見你收火地島的信?」

  我託辭:「那位親戚回來了。」

  「請介紹給我們認識,真不相信那種地方可以住人。」

  這個叫劉志強的人,一直沒有消息,直至十一月。

  足足半年。

  他信中說:「林兄,油田大火,我受了一點傷,日昨出院,發覺有信,未及早覆,歉甚。弟傷勢已復元,勿念。經此一役,決定速速返家,下次再寫。」

  受了傷!

  火傷?難怪半年沒有音訊。

  是何等樣程度的傷?竟要休養六個月之久,可想非同小可。

  他都沒有說,會不會四肢受到傷害?他亦沒提。

  我非常關心這件事,不知道是否應該再去信。他提到要速速返家,恐怕會在最短的時間成行。

  可以做的不過是等。

  最討厭是等。

  銀行等排隊,做工等升級,等,等浪子回頭,等金價上升,從來沒有愉快的等待,除出等孩子出世。

  我竟為此煩躁起來。

  後來又笑出來。能夠寫信,自然已無大礙,還替他擔心做什麼。

  故此也不再去想它。

  過一個月,信來了。

  這次發信地點是美國加州。

  仍然是短短几句,附著新地址,他離家四年,再次返去,恍如隔世。

  父母親歡迎他,看到他行李中居然有武俠小說,不禁大聲稱奇云云。

  過幾日來一封較長的信。

  「林兄:實不相瞞,我離家四年,有一個很大的原因。父母親有一間川菜館在此地,弟妹們都入了行,對酸辣湯、麻婆豆腐、四季豆、炒三絲等了如指掌,父親還想逼我入行,說什麼當教授還比不得抓鍋鏟有進帳,為免爭吵,索性一走了之。

  「過去幾年,要不是你的鼓勵,恐怕精神支持不住。但畢竟因工受傷,雖有金錢上補償,但險些兒賠上小命,想到父母養育之恩,匆匆趕回,學做蔥油餅、小籠包,你幾時路過,來嘗嘗弟之手藝是否及格。」

  原來不是為著一個女孩子,我的想像力太豐富了。

  又原來世上還有這樣的傻子,哪個「林兄」會為他寫足三年的信?他卻堅信我是男人。

  我笑了。

  我生日那日,他寄上我一直盼望著得到的兩枚珍貴郵票。

  我很感激,不知怎麼表示謝意。

  這件事我在年前與他說過一次,自己早已忘卻,沒想到他與我牢牢地記著。

  這兩枚票是美國太空人第一次登陸月球的紀念票,一套七張,我有五張,面額大的一直沒有機會找到,又不甘心去賣。不知道我可以為他做些什麼。

  他的信反而來得密,但不知恁地,失去從前那種活潑與俏皮。

  他寫:「家人想我成家。

  「妹妹已經抱第二個孩子。嬰兒非常可愛,才一歲模樣,一粒豆似的頭會得左右擺動看風景,奇怪,小小腦袋想些什麼?有思想嗎。

  「弟弟與一西班牙裔女孩走,那女孩有黑沉沉大眼睛,羊脂似的白皮膚,一頭黑髮,叫我想起卡門。但據說老得快。

  「中國女人就經老,母親已五十五歲,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四十歲模樣,坐櫃檯,有不少洋人向她搭訕,我們常以此笑她。

  [林兄,你有沒想過婚姻問題?一生對一個人負責,負荷甚重,不知是否吃得消,假使真心相愛,又另作別論……

  「聽說你們那裡的女孩子出名驕傲,而且都經濟獨立,不十分看重婚姻,這倒跟外國女子的人生觀有七成相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