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北戎人吹響號角,幾騎快馬飛馳出陣,騎手彎弓搭箭,射出幾支綁了布條的箭。

  布條上只寫了一句話:只要高昌交出文昭公主,他們就撤兵。

  北戎派出一隊聲音洪亮的士兵,喊出布條上的內容。

  瑤英昨晚已經恩威並施,安撫了城中豪族,現在士兵都知道文昭公主留下來、他們才有守住勝利的希望,不論北戎人如何叫陣,城頭士兵不為所動。

  北戎人叫喊了半個多時辰,高昌毫無反應。

  日頭升到半空時,北戎人在隆隆的戰鼓聲中發動第一次攻擊,此前高昌早已加築工事,北戎騎兵衝鋒到一半,突然一陣驚天動地的炸響,地動山搖,戰馬受驚,鋒利的長弓陣型立時陷入混亂,一陣鬼哭狼嚎聲後,他們很快調整陣型,往兩翼收縮,拉成尖刀,繼續攻城。

  等他們進入射程,守將立即指揮弓箭手放箭,箭雨嗖嗖罩下,北戎人的速度慢了下來。

  幾輪絞殺後,兩軍鳴金收兵。

  瑤英面色凝重,北戎人的攻勢一點都不弱,面對火藥的威力,慌亂之後依舊悍不畏死地往前沖,難道她猜錯了?

  第二天,戰鼓雷鳴,北戎人再次派兵叫陣,滿嘴污言穢語。

  高昌也派了幾個嗓門大的士兵和他們對罵。

  等到日中的時候,北戎人擊鼓攻城,衝鋒的騎兵依然和昨天一樣悍不畏死。

  如此一連幾天下來,城中人心惶惶,士兵疲憊不堪,達摩每天看一眼城外黑壓壓的北戎軍隊,心驚肉跳。

  瑤英卻是漸漸看出端倪:「他們果然在保存戰力,每次投入的戰力都不多。」

  達摩的心跳得更快了,焦急地道:「我們的消息送不出去,援兵應該都在趕來的路上了……」

  如果真是海都阿陵的計謀,他已經得逞了。

  李仲虔、王庭的援軍、西州兵、心向漢地的諸州……海都阿陵把所有援軍吸引到高昌來,到底是為了什麼?

  瑤英脊背生涼。

  就在這時,城外又是一陣悽厲的號角聲響起,北戎大營的方向突然冒出沖天的火光。

  北戎軍隊沒料到大營會被襲,前軍還在往前衝鋒,後軍驚慌失措,不知道是該掉頭還是跟著前軍,兩翼亂成一團,不一會兒,北戎軍隊開始後撤。

  高昌守軍驚喜過望,大聲道:「援軍來了!援軍來了!」

  遠處,北戎大營已經陷入一片熊熊的火海之中。

  瑤英看著狂舞的火舌,冷汗淋漓。

  第152章 援軍

  黑煙瀰漫,火海翻騰,半邊天空都映得通紅,一支打著西軍旗幟的援兵忽然殺出,沖入北戎大營。

  慘叫馬嘶聲四起,北戎騎兵銳氣大挫,慌忙撤退。

  城頭上精神萎靡的守軍立即振奮精神,高呼道:「我們出城去接應他們!」

  「等等!」

  瑤英叫住達摩,聲音輕顫,「怎麼確定援軍是我們的人?」

  達摩一愣:「難道不是我們的人?」

  瑤英道:「北戎人最擅長的戰術是包圍,佯退,突襲,攻心,一波接一波的衝鋒,圍獵,驅使奴隸平民突破我們修築的工事,為他們的騎兵開道,這些手段我們都見識到了……他們唯獨不擅長攻城。」

  「我們得防著他們佯退,先想辦法確認援軍的身份。」

  在書里,年老的海都阿陵所率的軍隊攻城略地,勢如破竹,他征服各地後提拔了一批擅長製造器械的能工巧匠,那些工匠不僅技藝高超,還精通數理,他依靠他們發明的各種攻城武器,攻破了一座又一座城池的城門。

  瑤英在海都阿陵營地里的時候,撿過羊糞,理過羊毛,餵過馬,搬運過沉重的武器,她不僅惦記海都阿陵培養的馬種,還留意他搜羅的工匠。逃到王庭以後,她讓老齊幫她留意那些經驗豐富的工匠,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不論是哪裡人,她都要。

  現在的海都阿陵帳中沒有足夠多的工匠幫他製造攻城器械,就算有工匠,北戎四分五裂,以他的身份也籌集不了那麼多的軍需。

  瑤英甚至懷疑城外這支北戎軍隊的糧草也支持不了多久。

  「我們兵力不足,又不擅長制衡騎兵,無法和北戎正面交鋒,必須堅守城池,不能貿然出兵。如果援兵是個圈套,我們出去接應,正好中計。」

  達摩冷靜下來,道:「如果援軍是真的呢?」

  一旁的守將道:「我也覺得不宜出兵接應,可以先派斥候去看看。」

  斥候派出,達摩心急如焚,立在城頭觀望遠方的戰況。

  那支突然出現的援兵仍然在和北戎軍隊廝殺,北戎大營轉眼間燒了一大半,北戎軍旗東倒西歪,而西軍旗幟衝著高昌而來,迎風招展。

  瑤英手心出汗。

  如果援軍是真的,他們不派兵接應,就失去了裡應外合夾擊北戎的最佳時機……但是城外的北戎軍出現得太蹊蹺,他們冒不起風險。

  達摩緊張忐忑,來回踱步。

  將士們汗出如漿,目不轉睛地眺望遠處,拳頭捏得咯咯響。

  半晌後,一名斥候連滾帶爬地奔回城:「看不清援軍主將!北戎一直在後撤……」

  達摩心一沉:「堅守不出,繼續探查!」

  能趕過來救援的主將斥候都認識,他說看不清主將,必然是對方故意為之,讓他們無法分辨援軍來自哪個部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