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瞪大眼睛,冷汗涔涔。

  西域諸州依賴綠洲,人口不多,供養不起一支強大的軍隊,各地自顧不暇,其他州縣聽說他們被北戎騎兵圍攻,肯定不敢派兵來救。

  而西州兵聽從公主號令,中原朝廷、王庭和西軍的盟約由公主促成,他們彼此猜忌防備,只認公主這個首領,假如公主被逼出城,救兵肯定直奔海都阿陵去了,誰還有閒情來解高昌之危?

  所以,公主出城,士兵士氣受挫,兵敗如山倒,受苦的是他們這些人。公主不出城,他們才能等來救兵,士兵才會備受鼓舞,拼死守城。

  眾人權衡一番,臉色漸漸變了,朝瑤英拱手,滿面羞慚。

  公主本來可以返回長安,遠離戰火,為了大業,她留在險地,奔波勞碌,諸州縣百姓都受其恩澤,他們居然想把公主交出去換一時的平安,實在是鼠目寸光!

  「吾等慚愧,請公主責罰。」

  瑤英也不戳破眾人的心思,道:「眼下情勢嚴峻,我等只有齊心協力,才能守住城池。」

  她看一眼親兵。

  親兵出列,冷冷地掃視一圈,看得眾人渾身冒汗,手中長刀猛地斬下,長案應聲碎裂,木片迸濺。

  「若有擾亂軍心者,有如此案。」

  眾人直打哆嗦,齊聲應是。

  瑤英走出軍部,門口傳來吵嚷聲,幾個族老模樣的老者迎上來,嘴中大叫大嚷,質問她願不願意為百姓出城。

  親兵們臉色沉了下來,幾人護送著瑤英先走,一人留下,長刀出鞘,刀柄拍向老者,老者猝不及防,摔下階梯,頓時鼻青臉腫。

  人群安靜了一瞬。

  親兵迎著眾人畏懼的視線,走下石階,刀尖挑開老者的亂發:「在都督面前大呼小叫,意圖衝撞,這次只是略施懲戒,下回刀不留人。」

  眾人毛骨悚然。

  親兵還刀入鞘,環顧一圈,跟上瑤英。

  鄭景匆匆找了過來,聽到那幾個老者剛才煽動的話,眉頭緊皺:「公主,現在城中局勢如何?」

  瑤英吐了口氣,道:「聰明人聽明白現在的局勢,其他人被我的親兵嚇住了,只要他們老實下來,我們就能耳根清淨,不至於腹背受敵。」

  鄭景遲疑了一下,說:「公主,衛國公如果在這裡的話,肯定會勸殿下想辦法撤出城……」

  他覺得瑤英身份貴重,比一城一地的得失更重要,沒必要留下守城。

  瑤英搖頭:「我如果臨陣脫逃,百姓會怎麼看待我?一旦西域諸州對西州兵和朝廷失去信心,我們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前功盡棄,以後想一鼓作氣收復失地,只怕難了。而且現在北戎一萬騎兵守在城外,就算我們撤退,也沒辦法突圍出去。」

  鄭景皺眉。

  瑤英說的沒錯,現在出城等於自投羅網,對她來說,留在城裡才最安全。

  不過如果救兵趕不及回來馳援,高昌也堅持不了多久。

  「楊遷能不能及時趕回?」

  瑤英憂愁地道:「焉耆既然是個圈套,那楊遷很可能被困住了,我們只能等各地西州兵、部落馳援。北戎人的糧草支持不了太久,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守城和等待。」

  火把熊熊燃燒,夜色深沉,她一身戎裝,沐浴在朦朧的火光下,嘆口氣。

  「我現在最怕的不是北戎人攻城……阿兄知道高昌被圍,肯定會趕回來,他只帶了兩千人……」

  萬一海都阿陵設下陷阱襲擊援兵,他就危險了。

  鄭景安慰她說:「衛國公領兵多年,一定會保持警惕。」

  夜風嗚嗚吹過。

  瑤英定定神,她不能慌亂,得守住城池。

  她好好的,李仲虔才不會冒進。

  瑤英回到屋中,叫來親兵:「信鷹送出去了嗎?」

  親兵道:「北戎人射殺信鷹,消息送不出去,現在只能在白天狼煙示警。」

  瑤英擰眉。

  緣覺一直跟在瑤英身邊,之前她和達摩、鄭景商議軍情,他不好插話,這會兒忍不住開口:「公主,王如果知道高昌被圍,一定會派兵的,說不定援軍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瑤英怔了怔,喃喃地道:「王庭的援軍?」

  她腦子裡似有雪亮電光閃過,瞳孔猛地一縮,翻出輿圖看了一會兒,手心沁出汗珠,抓起輿圖,衝出屋子,找到正準備小睡一會兒的達摩,召集其他守將。

  「海都阿陵這兩天圍而不攻,會不會就是在等我們的救兵?」

  達摩疑惑地道:「等救兵?他肯定想在救兵趕來前攻城才對……」

  瑤英手指點點輿圖:「他要攻打高昌,方圓幾百里內的西州兵都會趕回來馳援,王庭也會派兵,涼州軍準備攻打伊州,說不定也趕來相助……他只需要按兵不動,就能調動所有兵馬。」

  達摩眼睛睜大,倒抽一口涼氣。

  如果真像瑤英猜測的那樣,那海都阿陵就是拿高昌當誘餌,引誘各方勢力前來救援!

  眾人心頭大震,不敢相信:「有這個可能嗎?」

  瑤英面色蒼白:「明天我們就知道了。」

  如果海都阿陵的目標果然是援軍,那他肯定不敢盡全力攻城,那樣會消耗戰力。

  他放出謠言,就是一種迷惑他們的手段。

  這一晚,眾人壓根不敢合眼。

  翌日清晨,戰鼓擂響,守將披甲上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