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7 月至8 月期間,西部海防區的一支驅逐艦大隊和本上艦隊在第10護航大隊的支援下,奉命對該通道進行不間斷的巡邏。計劃要求岸防航空兵帶有“利”式探照燈的“威靈頓”式飛機對該區進行巡邏,一發現德潛艇,就立刻召喚執行巡邏任務的水面艦艇。雷區使潛艇不能由深水潛航,這樣,驅逐艦的攻擊就有較大的成功機會。此外,通常駐在斯卡帕弗洛的21 縱隊的B 型摩托艇裝備上了超短波無線電,也被派到該區執行夜間巡邏任務,以支援“威靈頓”式飛機。遺憾的是,此次作戰的結果是失敗的,因為在頭幾個星期里,碰上了惡劣的天氣。

  經過拖延很久的討論之後,葡萄牙終於同意英國使用亞速爾群島作為超遠程麼潛巡邏機飛往大西洋的空軍基地。談判所以拖誕了很長時間,是因為葡萄牙擔心如果允許同盟國使用這些基地,德國可能會向它入侵。

  在制海權的爭奪方面,盟軍好不容易才占了上風。為了對抗盟軍的優勢,早在1943 年夏末,鄧尼茨就擬定了可能付諸實施的反擊策略。

  7 月30 日,他向希特勒說明戰爭的真相,認為戰爭的前途充滿了值得憂慮的問題。他一再強調,德國所開發的數種新技術如今也許可以使U 艇部隊起死回生。

  就當時U 艇活動的各領域來說,重要的技術進步才是最迫切的問題。尤其在水下航速、攻擊效果及對付護衛兵力的雷達裝置等方面,更需要近快找到解決方法。

  1943 夏末,德軍認為首先需要對付盟軍的雷達警報。於是,在考布費步勒教授的帶領下,海軍司令部的科學單位開始認真研究這個問題了。

  鄧尼茨的科學顧問們從一開始就懷疑英國擁有一種和150 公分波長完全不同的雷達。對U 艇的逆向電波探知儀來說,150 公分的雷達波完全可以引起反應並顯示出來。當德國科學家得知英國已經開發了十公分彼長的新雷達時,他們不僅也開發了,甚至還完成了受信裝置。

  1944 年,這種裝置派上了用場。於是,類似的技術戰便越來越白熱化了。

  與此同時,德國化學家也在積極進行反探知潛艇的研究,他們發明了一種以化學方式製造氣泡的裝置。只要潛航的U 艇使用這種可產生大量氣泡的裝置,氣泡和艦體一樣也可以反射探潛裝置的電波,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誘餌。

  自從使用音響誘導魚雷以後,U 艇就提高了擊沉商船的效率。

  這種魚雷一旦聽到敵艦發動機的聲音,就可以立刻朝那個方面發起攻擊。

  1943 年8 月中下旬,U 艇開始使用這種魚雷,但由於生產量較小,每艘U 艇只能裝載4 枚。

  既然盟軍增加了裝有雷達的護衛兵力,那麼,德國方面也需要有高速度、高性能的潛艇了。這時,以過氧化氫為燃料的“瓦爾達”式U 艇仍處於試製階段。這種新式U 艇,只有到1945 年以後才能投入批量生產和參戰。

  鄧尼茨只好採取折衷方案,結合“瓦爾達”艇的流線型船隊和水中電力發動機的推進方式,建造了新型的潛艇。

  這就是ⅡⅠ型,排水量為1600 噸,水面航速為15.5 海里(約台28.7公里),水下續航能力為200 公里。最重要的是,潛航後能以17.5 海里的時速展開海戰,這是原來的水下最高速度的5.6 海里是無法比擬的。

  另外還有一種新型的U ⅡⅢ型潛艇,艇重232 噸,水下時速可達12.5。

  這種小型艇可用在沿岸作戰。

  希特勒下令製造這些新艇,月產量前者為22 艘,後者則為10 艘。從1943年底開始,由各不同的廠家生產可分割的外殼,最後再裝配。

  鄧尼茨海軍司令和希特勒的關係比前任雷特要更加密切一些,它非常有利於U 艇部隊擴展。

  此後不久,又出現了潛艇的吸排氣管問題。

  1942 年11 月,德軍在巴黎召開技術會議。會上,瓦爾達教授說:只要給潛艇安裝上換氣裝置,就可以在潛航時吸人空氣用來向乘員和狄塞爾發動機補充氧氣,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原型號的潛艇發動機不僅可以因此高速運轉,而且還可以避免指揮塔露出水面,這樣,敵方也就無法使用遠距離雷達探測目標了。

  1940 年,德軍攻下荷蘭時就發明了裝有換氣裝置的潛艇。然而,德國科學家當時並不關心這種裝置的有效性,到1943 年夏,才意識到了這種必要。

  這種實驗自7 月開始,結果非常好,大有成功的希望。

  雖然技術進步改善了U 艇的條件,但一想到是否應該把U 艇從戰場上撤離時,鄧尼茨軍及其同僚們的心情就會不約而同地沉重起來,他總會為此感到頭疼。

  在這次戰爭里,只有潛艇才是贏得勝利的決定性武器,鄧尼茨曾經是這樣認為的。而如今,眼前的U 艇部隊每況愈下,他的意志消沉了下來。還在不久前,他以為自己的希望即將實現,可是,在希望剛剛實現不久,U 艇就被迫採取了守勢。

  雖然對方增加了兵力數目。加強了護衛兵力,這已對U 艇構成了不利因素,但最令人擔憂的還是英國自5 月份起突然改變了密碼,至使“B ”機關無法譯讀。

  在目前情況下,如果繼續作戰,那麼,在新型U 艇和新武器推出之前,肯定會犧牲幾百名青年的生命。同時,把數十艘U 艇投入到不利的戰場上,難免會損失許多的U 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