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果原打算利用靈敏的AsvX 雷達去發現伸出通氣管的德潛艇,而得到的卻往往是關於遊動鯨和船的殘骸的假信號。

  1935 年至1936 年在鮑德西進行的雷達試驗的詳細情況報導之後,位於伊斯特尼的海軍研究所開始研究海軍使用的雷達。到1938 年初,“羅德尼”

  號和“謝菲爾德”號已裝上了7 米多長的搜索雷達。

  然而,英國海軍早期的雷達都是作為對空警戒雷達設計的,工作的波長很長,不適於探測水面艦艇,也不可能探惻到水面的潛艇。探測潛艇的關鍵是要研製一種短波長的雷達,在研製這種雷達之前,海軍部把ASV Ⅱ機載雷達進行了改進,成為286M 型雷達,並於1940 年9 月,開始裝備護航艦艇。

  但是,286M 雷達的設計是供飛機使用的,有很多缺點,其中最主要的是天線固定在前桅上方,還能活動。波束在艇艦前方成120 °角展開,因此只能獲得大致的方位。接觸信號顯示在陰極射線管的A 型掃描上。這種顯示類型的主要缺點(所有固定天線和人工轉動天線都有這一缺點)是目標只有在特定方位時才能顯示出來,而且當捕捉到目標時,人工轉動天線必須暫停,以便在繼續掃描之前能讀出其方位和距離。而要用286 型雷達得到方位,艦艇就得隨之轉動。

  286 型雷達雖然很原始,易出故障,而且經常探測不到艦艇,但是它確實減輕了崗位上人員的緊張程度。286M 型雷達還容易把方位測成相差180 °的倒方位。例如,在1942 年11 月,由於這個倒方位幫助U —505 潛艇突破了護航警戒幕並擊沉補給船“赫克拉”號。286M 雷達由于波束展開的角度大,分辨能力差,用它搜索潛艇,一般沒有多大價值。然而,1941 年3 月17 日,約2 時59 分左右,“范諾克”號上的286M 雷達在1000 碼的距離上確實探測到了U —100 潛艇,這是艦載雷達第一次探測到潛艇。回波非常清楚,突然間,螢光屏上的回波好像顯示出德潛艇已經上浮,事實上U —100 潛艇也確實上浮了。接著,“范諾克”號對該艇進行了猛烈的攻擊。

  286M 後來為236P 所代替,286P 的天線可由人工旋轉360 °。291 雷達是從286 雷達發展而來的,它有一個自動旋轉的天線和一個平面位置指示器,該指示器能把雷達的圖象顯示在圓形螢光屏上,螢光屏的中心表示是雷達的天線。顯示的雷達的波束是從螢光屏中央射出的一線明亮的光,這線光在螢光屏上進行與無線同步的圓周掃描。當天線接收到回波時,在螢光屏上的表現就是在這束光線通過時會出現明亮的光點,光點的大小說明目標的大小。

  再次掃描到之前,顯示在螢光屏上的任何接觸信號,都不會從螢光屏上完全消失。這就說明,處於雷達距離之內的任何目標,都能不斷被顯示出來,而且它們在航向和距離上的任何變化。都能立即看到。

  1937 年4 月,美國“利里”號驅逐艦裝上了150 厘米波的試驗雷達。這種雷達後來經過改進,發展成XAF 對空警戒雷達,於1938 年12 月安裝在“紐約”號戰列艦上。XAF 又發展成GXAM 雷達,這種雷達具有水面警戒和對空警戒的能力,但是,由於清晰度不好,對於探測潛艇沒有多大作用。

  1941 年夏,一些286M 雷達被送到美國進行試驗。到1941 年10 月,美國已根據286M 研製出自己的雷達,叫做SC,但是生產速度很慢,天線也非常重。裝有這種雷達的艦艇也相當不穩定。

  1940 年2 月21 日,盟軍試驗了一種新的電子管——磁控管,使雷達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這種電子管的功率比以前的電子管(50 千瓦)大得多,能產生超高頻,使波長大為減小,從而可以研製出一種用10 厘米波長工作的高清晰度雷達。

  1940 年5 月,第一部使用磁控管的厘米波雷達在英國的斯沃尼奇進行了試驗,第二年秋,磁控管由亨利·梯澤德爵士帶到美國。美國根據這個磁控管,研製出帶有平面位置指示器的SGI0 厘米波雷達,於1941 年5 月第一次裝備在“塞姆斯”號驅逐艦上。

  在英國,海軍部於1940 年9 月在斯沃尼奇親眼見到了對10 厘米波雷達作的進一步試驗。在試驗過程中,一艘潛艇在離港7 海里處被成功地跟蹤上了。試驗還沒有完,海軍就訂購了150 個樣機,叫做271 型雷達。

  第一部271 型雷達於1941 年3 月由“奧奇斯”號輕護衛艦帶出海。到1941 年9 月,271 雷達已經普遍使用。“奧奇斯”號進行的試驗表明,271 雷達已經普遍使用。“奧奇斯”號進行的試驗表明,271 雷達能在5000 碼處發現完全處於水面上的潛艇、在2800 碼處發現指揮塔,在1300 碼處發現8 英尺高的潛望鏡。

  1942 年4 月14 日,“維奇”號使用271 雷達第一次擊沉潛艇。當德潛艇攻擊OG82 護航運輸隊(由沃克指揮的第36 護航隊護航)時,“維奇”號在7000 碼的距離上發現了U —252 潛艇,並與小護衛艦“斯托克”號一道,用火炮和深水炸彈將其擊沉。

  271 雷達的無線由人工旋轉,由於沒有專門的電力電纜,無線不得不和其電源一道安放在艦橋頂端一個單獨的有機玻璃罩內。271 雷達波束寬、回波大、分辨力低,所測方向和距離都不精確。除此之外,這種雷達還算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起初,缺少對271 雷達熟練操作的人員,不斷出現故障,而且不能在艦上修理。但後來,這些問題都逐漸地得到了解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