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無它法,陳亮只有回歸他老祖先的行業,老老實實地做起農民來。在這個行業,陳亮還是有天賦的,不久,他的家道就殷實起來,他開始營造鄉間小別墅,並取名為抱膝齋,別墅里還有什麼“赤水堂”、“獨松堂”、“舫齋”等,他也要享受一下大富大貴者那種“樓台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的悠閒生活。唯一遺憾的是,陳亮多次請求朱熹題字,都被這位老夫子拒絕了,因為兩人思想上正短兵相接,即開始了思想史上著名的王霸義利之辯。

  如果沒有牢獄之災,陳亮說不定真的就會成為鄉間的隱士,他的稜角也會被無情的歲月磨平。陳亮在《告高曾祖文》中說:“高安既沒,十年之間,亮兩以罪系棘寺,實為祖先之羞。”高安,即陳亮的叔祖父陳持,他曾經擔任高安縣主簿。陳持卒於淳熙二年(1175),十年之後,也就是淳熙十一年(1184),陳亮就被關押到監獄裡去了。大約呆了七八十天。為什麼會入獄呢?陳亮自己的解釋“藥人之誣”。有一次鄉里紳士聚餐,陳亮的菜羹里被放入了一些胡椒,這本來是款待貴客的一種鄉俗。但有位會餐者暴卒,有人就告發食物中有毒。

  二十三、陳亮(6)

  而葉紹翁的《四朝聞見錄》則認為陳亮下獄的原由是“冊妃拜相”。陳亮考場失利後,心情鬱郁,經常出去狂飲,往往喝得爛醉。有一次他和狂士甲攜帶一位樂妓到蕭寺喝酒,酒喝多了,腦袋反應遲鈍,嘴巴卻伶俐起來,開始胡言亂語,稱樂妓為妃子。旁邊正好有酒客乙,別有用心地攛掇,就對狂士甲說:你既然冊封這位女子為妃,那麼誰是丞相呢?這位狂士張嘴就說:陳亮為左相,你為右相。有了你們這兩個丞相,大事就成功了。酒客乙於是就讓狂士甲坐在大廳正中央,他與陳亮一右一左前去奏拜,樂妓則端起酒杯唱起《降黃龍》的歌來,歌罷,樂妓、陳亮與酒客乙都高呼“萬歲”。

  葉紹翁還說,陳亮參加考試的時候,考官何澹不喜歡他的文風,將其黜落。陳亮心中不服氣,揭榜後到處對自己的親戚朋友們說:“亮老矣,反為小子所辱。”這話慢慢就傳入了何老師的耳中,何老師心中有數,只是苦於沒有機會。後來何澹擔任刑部侍郎,酒客乙知道二人的恩怨,不經過地方,直接跑到中央,越級告發狂士甲與陳亮有不軌之心。何澹接到狀紙,大喜過望,當即派人將陳亮與狂士甲抓緊監獄,嚴刑拷打,打得陳亮體無完膚,最後把案情回報給孝宗。孝宗對陳亮多少有些印象,暗中派手下人親自到永康去調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知道這都是酒話,不能當真,於是對有關人員說:“秀才醉了,胡說亂道,何醉之有?”這樣,陳亮與狂士甲就被無罪釋放,兩人手挽手昂著頭從監獄走了出來。

  葉紹翁的記載,顯然只能付之一笑。陳亮入獄,可能是受到牽連,也可能當時與他同理學家關係密切有關。其時,打到“偽道學”的呼聲越來越高,而陳亮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竟然有閒錢去營造別墅,有人就認為陳亮可能打著朱熹等人旗號索賄受賄。陳亮能夠出獄,也得力於眾人的大力營救,他的一些弟子奔走呼救,葉適、王淮等人出面開拓。後來狂士甲的兄弟把自己新任命的官職捐獻出來,這才感動皇上,把案件牽涉到的眾人一併釋放。

  陳亮出獄後,有事到義烏的岳丈家中去了一趟。回來時,發現一個土豪劣紳糾集一般地痞準備劫殺他,陳亮僥倖逃脫,跑到州縣去告狀,但州縣的衙門反應冷談,認為這是陳亮的幻覺,說他精神恍惚。陳亮沒有辦法,只好躲進家中休養生息。但飛來的橫禍在家中也躲不過。紹熙元年(1190),陳亮再度入獄,這次的罪名是指示殺人。當時陳亮的家僮外面殺了人,被殺者曾經羞辱過陳亮的父親,於是死者家屬四處告狀,認定陳亮是兇手案的幕後策劃者。陳亮百口莫辨,就再度回到監獄。

  這次案情更為簡單,但羈留關押的時間遠遠長於上次。為什麼呢?一則因為主審官正是被陳亮嘲笑過的何澹;一則是有人懷疑陳亮非法致富。出獄後,陳亮給他人寫信表示感謝,說明了自己為什麼會遭此捶笞:“(我)衣食才足,示以無求;人真謂其有餘,心固疑其克取”,“窮居而使衣食之粗足,似若無因。謂其豪強,處以任俠。”也就是說,陳家十年之間由苦寒進入小康,甚至廣購田產,大造園林,有人疑心陳亮暗地裡進行過打家劫舍的勾當。看來,豪氣干雲也是麻煩。

  否極泰來,陳亮的噩夢終於過去。紹熙四年(1193)春,陳亮狀元及第。當時閱卷官呈奏及第進士名次時,陳亮本來是第三名,但光宗皇帝看到陳亮試卷上的一段話後,龍顏大悅,毫不猶豫地將陳亮改為第一:

  臣竊嘆陛下之於壽皇蒞政二十有八年之間,寧有一政一事之不在聖懷?而問安視寢之餘,所以察辭而觀色,因此而得彼者其端甚眾,亦既得其機要而見諸施行矣。豈徒一月四朝而以為京邑之美觀也哉!

  這裡的壽皇是孝宗。其時光宗有恙,又受李皇后的鉗制,不向孝宗皇帝請安,鬧得人心惶惶,雞犬不寧,宰臣們也束手無策。陳亮則給兩位皇帝一個台階,說現任皇帝對老皇帝很尊敬,光榮地繼承了老皇帝勤政的傳統,一心一意治理天下,把對老皇帝的敬愛與尊重化為動力,落實了日常的政務處理中。至於那些早請示、晚回報的虛名,小皇帝不想去博取,老皇帝也不喜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