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英國人們應該開始在用摩爾斯密碼傳送字母“S”了——3個火花表示3個點,用他說服董事會投資的25千瓦的交流發電機。在接收的一端,馬可尼準備好了改進的方法,是在物理學家海因里希。海茨所用的舊“火花探測器”的基礎上改進的。開始時他用裝在玻璃管里的鐵銼,現在在探測器中用水銀。他還用申請了專利的變壓器調節系統來減少干擾,他稱之為“共振”。

  最使他擔心的是天線,一切都要依賴天線。在這個領域馬可尼幾經遭受到重大挫折。起初他設了2個倒立的圓錐體電線捆,46米(150英尺)高,直徑61米(200英尺),一個在波爾杜,另一個在麻薩諸塞的科德角。9月份,波爾杜的裝置在狂風中倒塌,不久另一個也遭到同樣的命運。在波爾杜又建了一個臨時裝置,但並不理想。然而在這個至關重要的(馬可尼要以此向全世界證明無線電報真正的巨大潛力)實驗的接收端,他卻要靠2個氫氣球和6個風箏來拉起天線。從大西洋來的寒冷的冬天的風在聖約翰強勁地吹著。

  15∶30 康瓦爾的小組得到指示停止傳輸,時間正好是當地晚7點。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他們現在應該有規律地傳輸了4個小時了。不過,如果在聖約翰什麼都沒收到是不足為奇的:首先,狂風暴雨的天氣使得氣球和風箏像瘋了一樣舞動,所以開姆普和帕格不得不手忙腳亂地固定天線;還有,一陣狂風吹斷了電纜,把一個氣球颳得無影無蹤。明天再試吧。

  12月12日12∶30 他們把天線固定在風箏上,不用氣球,馬可尼把他的調節接收器放在一旁。他把探測器和一個耳機用電線連在天線和作為地面的掩埋起來的金屬盤之間。他們聽著,像蝙蝠一樣緊張。最後馬可尼聽到了——三聲“S” 的響聲。“開姆普先生,你聽到什麼了嗎?”“聽到了。一串低微的聲音,消失在背景的噪音中了。”馬可尼在日記中寫道:“信號。出現於12:30,1:10,2:20.”第二天出現了更多。目前為止他發送的最遠信號是362千米(225英里)他們現在聽到的聲音發自於3218多千米(2000英里)遠的地方,是地球周長的1/12.只是後來他們才了解信號是如何從電離層反射的。12月15日,紐約時代發表文章“現代最奇妙的科學發現”。

  1974年,協和客機以兩倍音速飛行1974年6月17號。

  協和客機必須證明自己不是無用的龐然大物,不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財。27年來它成功地以超音速運載了無數乘客。然而2000年7月一架協和客機在起飛時爆炸起火,造成全機109人,地面4人死亡的悲慘經歷似乎預示著它的飛行生涯要結束了。

  跨越大西洋 1000—1974(6)

  06∶30 波士頓機場的地面人員進行起飛前的例行檢查時,沒人懷疑它是航空業的一個典範。自從1962年英法政府簽了發展協定後投入了上千萬英鎊;英法的太空工作者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進行設計和檢測;還有1969年讓人屏氣凝神的試飛——在早上的陽光中,當工程師們看到這個所有飛行器中最美的飛機光滑的曲線時,看來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這完全可以是有史以來最漂亮的飛機,它的機型就像孩子們玩的用技術加工過的紙鏢一樣乾淨簡潔。

  所以別介意媒體的諷刺:協和客機在許多方面都獨樹一幟,從它精巧、針尖狀的“鼻頭”到朝後的機翼。協和客機將近26米(84英尺)長,機翼寬61米(202英尺),4個奧林匹斯渦輪噴射引擎,每個都能產生38,000磅的推動力。它在18,000米(60,000英尺)的高空巡航,據說從那透過機艙的上窗可以看到黑暗的宇宙。最高速度可達2400千米/時(1490英里/時),巡航速度可達2180千米/時(1354英里/時),是任何噴氣式客機的2倍多。今天,協和客機要向世界展示它的所能。

  08∶22 協和客機空機時重79,000千克(173,500磅),是最重的飛機之一,但是看到它帶著法國航空公司的標誌以402千米/時(250英里/時)的速度在跑道上疾駛時,你絕想不到它會那麼重。引擎的聲音也與眾不同,看到銀白色的飛機優雅的升空,確實讓人目眩。幾分鐘後就達到了1馬赫,打破了音速,隆隆聲淹沒在尾流中,機組人員未聽見,儘管這引起了一些激烈的波士頓人的反對。不久達到了2馬赫,在海洋上空18千米(11英里)處直向巴黎飛去。

  幾乎是同時,在大西洋的另一面,法國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最新被大部分商業航線採用的——離開了巴黎的奧利機場。它要去波士頓,飛行員的希望是,協和在法國著陸之前就到達目的地,接著,加油後再直接飛回來。但是當它在途中遇到協和(已飛了3862千米,即2400英里)時才剛飛了995千米(620英里)。協和安全著陸,但是等著加了將近20,000加侖的油。68分鐘以後它才起飛,仍然向西飛行。

  15∶47 一架飛機在波士頓著陸,幾百人為此歡呼,這體現了飛行的黃金時代人們對飛行比賽的關注。協和比波音747早到11分鐘,而且飛行的距離是後者的2倍,中間還停下加了一次油。出航用了3小時10分鐘,回程3小時7分鐘。這次驚人的表演後,英國航空公司於1976年開通了到巴林的客運航線,同年晚些時候又開通了美國航線。高額燃料費用和“綠色”反對意見使得其他的航空公司都取消了訂單,1979年生產停滯,只生產了16架飛機。儘管協和對富人來說是地位的標誌,面臨上漲的維護費用,英法兩國航空公司將會在2003年10月底停飛航線。這些飛機將成為博物館裡的陳列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