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11年5月,英國的第一艘飛艇在阿爾德紹特墜毀4周後,白星公司的驕傲“SS鐵達尼號”在貝爾法斯特的一家船塢下水。不到1年的時間,這艘據說永不沉沒的客輪——有16個防水艙,還有它的姐妹船“SS奧林匹克號”,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在處女航中就撞了冰山,悲慘地沉沒了。2340名乘客和船員中,死了1500多人。白星公司的老闆乘救生艇逃生,而180個愛爾蘭乘客中只有20人獲救,其他許多人在試圖抓住船板時被推進冰冷的海水裡。人們把這個悲劇歸咎於救生艇數量太少。當後來發現船在收到冰山警告信號時仍全速前進時,與船同殉難的史密斯船長被認為應當承擔過失的罪責。

  然而,1912年以前,又有人尋找路徑穿越大洋,以更快的速度傳遞消息。蒸汽遊船是一種選擇,這比起帆船是一大進步,因為後者容易受變幻莫測的風和天氣的影響,速度也慢。有創造力的義大利人馬可尼(1874—1937)實現了人們都以為是不可能的事:從大洋的一側向另一側沿地球曲度發射無線電信號。1901年12月,馬可尼成功地發送了從康瓦爾的波爾杜到加拿大紐芬蘭的聖約翰第一條跨大西洋無線信息——一個火花信號,包括三個點,用摩斯電碼表示是“S”。這是一個極大的成就,給航海世界帶來了立竿見影的好處,“S”是國際標準求救信號SOS的首字母,這一信號迅速地被海上船隻採用來尋求幫助。

  實際上,馬可尼劃時代的信號傳輸比連接多佛和加萊之間14英裏海域的第一條海底電纜晚了將近整整50年。第一條成功的跨大西洋電纜——一項更加雄偉的工程,覆蓋了2575多千米(1600英里)的距離——1858年投入使用。這項冒險事業的支持者是美國企業家塞羅斯。菲爾德(1819—1892)和塞繆爾。摩爾斯(1791—1872),後者在1830年發明了電報和以其名字命名的信號字母表。菲爾德考慮了用電報電纜連接加拿大的新蘇格蘭省(已經跟紐約連接了)和紐芬蘭的聖約翰,再穿過大西洋到愛爾蘭的可能性。

  他們成立了一個公司,從大洋兩岸的政府中尋求幫助,儘管國會幾乎扼殺了這個提議,反對說電纜兩端都必須在英國領土上。1857年的第一次實際嘗試用了2艘專門裝備的戰艦——英國的阿伽門農號和美國的尼加拉號,但是每英里長就重將近1噸的電纜斷成了兩截,斷裂的端頭沉入海底不見了。第二次嘗試結果相同,這次斷開的部分下沉了2英里。但第三次成功了,頂住了一頭近前搗亂的鯨,還克服了金屬電纜本身引起的磁鐵指南針缺陷。電報交換成功,之後人們在紐約鳴槍100下並持火炬遊行表示祝賀。但是當天電纜就出故障了。他們又進行了兩次嘗試,用了更重的電纜和更大的船——“大東方”號,最後兩個大陸被兩條越洋電纜可靠地連接起來。

  跨越大西洋 1000—1974(5)

  這些通信上的突破把美國和英國拉得更近,也提高了海上交通的安全性,但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德國潛水艇的攻擊,在大西洋上的航行變得前所未有的危險。1917年每月有400艘同盟國的輪船被擊入海底。1942年,同盟國損失的船隻總噸位是7800萬噸,而被德國潛水艇擊沉的為6200萬,喪生的人數也令人痛心。

  飛行時代又產生了新的飛躍海洋的大膽的先行者。英國人約翰。阿爾考克(1892—1919

  )和亞瑟。威滕。布朗(1886—1948)於1919進行了首次從紐芬蘭到愛爾蘭的克里夫登的不間斷飛行;美國人查爾斯。林白(1902—1974)於1927年從紐約首次單人跨海不間斷飛行到巴黎,贏得了世界聲譽;阿米利亞。伊爾哈特(1898—1937)5年後成為第一位完成此業績的婦女,她創造了13小時30分鐘飛越大西洋的新紀錄,之後又去挑戰太平洋。到1969年噴氣式飛機時代帶來了波音747客機和協和客機的投入使用,後者1996年以2小時52分59秒的前所未有的快速度完成了紐約—倫敦之行。

  至於通訊的發展,1962年在法國普勒默爾—博杜收到了第一條跨大西洋的電視信號,該信號發於緬因州安多佛的一個站點,通過通訊衛星傳送。這表明運用衛星系統實現各大洲之間的通訊是很有潛力的。

  由於大西洋一度令人敬畏的範圍縮小了,美國人開始習慣地把其與英國之間的海域稱為“池塘”,這既表示了與英國的文化親密性,也表明由於航行時間的縮短帶來的距離感的縮短。遺憾的是,這個“池塘”現在似乎又在加寬:2003年10月,協和客機要退役了,34年來一直在大西洋兩岸往返的豪華客機“伊莉莎白女王二世”也將在2004年1月停止在該航線的飛行。

  即使如此,自從拉爾夫。艾里克森時代以來,我們已經前進了一大步。

  1901年,馬可尼傳送跨越大西洋的電報信號1901年12月12日。

  馬可尼1894年開始在博洛尼亞的家中試驗無線電波。1895年年底,他把一個信號發射了1.5千米(1英里)多遠,這開闢了無線電報的道路。他搬到英國,跟郵局聯合辦起一家公司。6年來他一直試圖把信號發過大西洋。

  12月11日。

  11∶30 5天前,馬可尼與他的助手開姆普和帕格乘船從利物浦到達了紐芬蘭的聖約翰。他們欺騙媒體說來此是為了測驗一個船舶靠岸的站點,以此避免他們的騷擾。他們住在一家通風好的舊醫院裡,所幸他們有一個火爐,但是幾乎沒有其他家具,他們在此希望能收到發自大西洋另一端康瓦爾的波爾杜(3380千米,2100英里)的火花信號,信號是通過讓一個高壓電火花跳過兩個球形電極之間的窄距離而得到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