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指揮員下達起飛的指令,張志宏逐漸加滿油門,飛機開始向前滑跑。隨著時間的推移,飛機的速度越來越快,幾秒鐘的時間就到了200多公里。寬大的水泥跑道的道面快速向後移動,已經分不清一個個的方塊。

  這時張志宏心裡不覺產生了一種恐懼感,這麼大的速度,萬一飛機出現什麼特殊情況,是很難處理的。他快速的掃了一下座艙里各種儀表,工作都很正常,飛機發動機的聲音也很正常,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但就是覺得緊張。

  這時的他,就像一個駕駛汽車的新手在高速公路上奔跑,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能把車開得這麼快,緊張的是心裡沒有底,會不會發生什麼。

  由於飛機的速度增加過快,也就是加速度過大,對人的心理上是一種壓力,特別是初次感受這種加速度的人。

  張志宏已不敢往飛機兩側看,看兩側,會感到飛機更快,他兩眼緊盯著飛機前方,任憑飛機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向前沖。

  “看速度,抬前輪!”

  無線電里傳來了後艙教員的聲音,張志宏有快速看了一下速度表,輕輕向後拉駕駛杆,隨著駕駛杆的向後移動,飛機的機頭慢慢的抬了起來,隨著速度的增加,飛機的機頭自動上仰。

  “穩住杆!”

  馬教員及時提醒,張志宏向前推了一點駕駛杆,保持飛機的上仰角度。這時,張志宏就像騎在一匹昂首挺胸的烈馬上,手中的駕駛杆就像拉緊的馬韁,在跑道上狂奔。

  飛機往起躍了一下,輕輕的飄了起來,飛機離陸了。脫離了地面的參照物,飛機的速度好像突然減慢了。飛機快速的上升,比初教機上升的速度快了一倍多,看升降速度表,達到了每秒10多米。張志宏收好了起落架、襟翼,開始作轉彎。

  起飛的過程,只有短短的十幾秒的時間,張志宏卻感到經過了一段漫長而難熬的時段,這就是小速度飛機和大速度飛機的區別。現在張志宏感到初教機和高教機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要不,為什麼要先飛初教機,再飛高教機,這就是循序漸進,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適應。

  飛機到了起落航線的第三邊,這是比較輕鬆的一段,動作比較少,可以看一看地面的景色。但是張志宏並不感到輕鬆,飛行的數據太難保持了,稍不留神,高度就會變化100多米,高度的變化,也會影響速度的變化。因為勢能變動能,雖然油門杆的位置不變,高度降低會增速,高度升高會減速。飛機的速度大,變化也就快。

  因為是戰鬥機,飛機的操縱性能也比較好,駕駛杆輕輕的一動,飛機就會有很大的變化。只是考慮到在初教機上他飛特技是最難受的,幾乎是從頭吐到尾。如果飛高教機又出現不適應,那可咋辦呢。

  張志宏在輕鬆的第三邊上同樣感到手忙腳亂。

  四轉彎後的下滑更是一場緊張的戰鬥。60米寬的跑道,在地面看寬大無比,但是在空中看,只是一個細細的白條,比兩雙筷子並在一起的寬度差不了多少,對正著陸方向成了很大的難題。由於飛機操縱靈活,動作量的大小也不好掌握,飛機總在跑道的左右晃動,就是對不正中央線。

  馬教員看到這種狀況,稍微動了一下駕駛杆,飛機便很聽話的對正了跑道。很快到了拉開始的高度,張志宏轉移視線看地面,準備拉平飛機,這時又感到飛機的速度快了起來。地面快速的向後掠去,來不及看清地面,飛機下沉也比較快,只能憑著感覺機械地拉杆。

  “拉平,一米。”

  無線電里馬教員的話音還沒有落,飛機就落在了跑道上,至於剛才什麼樣的情況是一米高度,張志宏的頭腦里根本就沒有印象。

  總算一次起落航線飛完了,張志宏又加滿了油門,飛機再次起飛,做第二次起落航線飛行。

  張志宏和林超首先飛完了一組起落航線,陳大壯和程志接他們的班上了天。兩人來到了飛行員休息室,談論著初次飛行的體會。

  “林超,你覺得怎麼樣?”張志宏問道。

  “太好了,這才像戰鬥機,那像初教機,像一頭老牛,哼唧哼唧的。不過就是太快了,來不及反應。”林超顯得很興奮。

  “我也是。特別是起飛和著陸階段,離參照物比較近,角速度比較大,更感到快。到了空中到不覺得快,就是感到飛機太靈活了,高度、速度變化快,操縱量掌握不住。”張志宏把自己的感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解釋。

  自從賀新明的事故以後,張志宏懂得了要飛好,理論知識不可少,所以平時很注意飛行理論的學習。這時他把感覺“快”就和參照物和角速度聯繫起來。

  “看來一個機種一個樣,同樣都是飛機,速度小和速度大,感覺就有明顯的不同。”張志宏感嘆著。

  “所以嘛,換一個機種就要重新帶飛,重新學習,不然就不要教員了,我們自己上去飛就行了。”林超也有同感。

  “你說特技飛行是不是變化也很大?”

  張志宏又想到了特技飛行,他到不是擔心別的,

  “你想得可真遠,起落航線還沒有單飛呢,就想到特技。還是先研究怎麼把起落航線飛好吧。”

  “不過,我聽說高教機的特技除了速度大,載荷大外,其他沒有什麼區別,你也不要擔心身體不適應。”林超回味到張志宏所擔心的含義,又作了進一步的安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