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山王劉稚,熹平三年即王位,興平五年薨,無子,諡節。因當時天子還有兩個,而劉備與袁紹還在打仗,當時也沒人管這事。現在冀州已經平定,但是中山節王沒有後裔,便只好便宜了劉備了。

  天子收到詔書,問對群臣。群臣皆曰可。於是便命光祿勛擇日拜劉備為中山王。劉備聞信,上表固辭之。言辭懇切,感人肺腑。如此再三,天子不許,劉備遂受命。

  這日,風和日麗,天氣清新。是一個黃道吉日。朝會之上,百官分列於殿下,各自站定觀禮。謁者引光祿勛和劉備一同出列站到殿前,然後正坐於殿下,直面皇帝。光祿勛這時就上前,對劉備一拜,舉手曰:“制詔以劉備為中山王。”然後就是宣讀詔書,裡面有封建劉備的原因等等,讀策書畢,然後謁者和光祿勛向劉備行禮。接下來尚書郎以準備好的璽印綬交給侍御史。侍御史上前,東面而立,授劉備以璽印綬。劉備再拜頓首三次。贊謁者同時高聲曰:“新封中山王劉備,謝恩。”天子也在殿上回禮,中謁者報謹謝。贊者立曰:“皇帝為公興。”重新歸坐,劉備再拜謝,起來就位。這樣,整個流程就完成了。全程嚴肅、寂靜,充滿了儀式感。從今天開始,劉備就是新鮮出爐的中山王了。

  在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失去中山王爵位二百多年之後的今天,他的後裔子孫劉備,又重新成為了中山王。

  劉備晉封王爵的消息,瞬間就傳遍了臨甾城。朝會之後,劉備乘著車駕回府,夫人盧珻率妾室子女皆出迎,伏地拜見,口稱大王。劉備一一扶起,同進府,往見劉母。劉母精神已不大好,聞劉備已經封王,頓時老淚縱橫,忙讓劉備告奠祖先,好讓他們在地下得知這個好消息。劉備於是便命府中準備祭品,以慰祖先在天之靈。

  第二日,百官皆前來,拜見劉備。劉備於是在府中,大罷宴席,以宴群臣。劉備封王,麾下文武最為最高興。不少人喝得酩酊大醉。

  有人看到劉備府中氣象,心中暗嘆。劉備能順利封王,得益於他姓劉。但將來是否能夠再上一步,那就真不好說了。現在朝中很多人只是把大漢的希望寄托在劉備身上罷了。對劉備的期望不過是一個良臣、最多是一個輔佐帝王中興的賢王。但想讓劉備成為天子,前面一片荊棘,阻力重重。反對的,不僅僅會是宗室諸侯王,還會有朝廷大臣和天下士人。畢竟天子未曾失德,而天下也逐漸寧靜。皇帝也不是無子,無緣無故的就換皇帝,憑什麼?

  袁紹、袁術等人那是造反,所以他們膽敢稱帝。劉備你自己要造漢室的反嗎?你要自己否定自己所擁護的政權嗎?

  當然,這個時候的劉備,他沒有去想那麼多。也沒想那麼遠。天下還有曹操、孫堅、還有劉璋。這些人未曾降伏之前,他是不會再有什麼激烈動作的。而劉備唯一的好處就是,他如果再想進一步,麾下的文武,基本上都會全力支持,而不會出現歷史上曹操封魏公、封魏王那樣,每次都弄得血流成河要死一大批人才行。

  因為曹操那是擺明了要另起爐灶,一步步的逼迫漢室想要篡奪江山。而劉備卻不同,他雖然也是在另起爐灶,但他是宗室,天然就有著正確性。當年天下大亂,兩帝並立、諸侯相爭的時候,他麾下的文武與百姓,是把他當做了未來唯一的希望的。而劉備這些年的表現,也從來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地盤越打越大,兵馬越打越多,戶籍在冊人數爆炸式增長,社會漸趨穩定,農業生產在恢復,經濟在發展……所以劉備封王,他們滿心期待,覺得這是劉備應該得到的封賞。至於將來,如果劉備能夠當皇帝,他們自然覺得也很不錯。那樣的話,他們就是漢室三興的開國功臣,而漢王朝還是那個劉姓的漢王朝,沒有改朝換代,江山也沒有落入異姓之手,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

  諸侯王,和列侯又不一樣了。王以郡為國,設傅、相、中尉、郎中令、仆各一人;至於治書、大夫、謁者、禮樂長、衛士長、醫工長、永巷長、祠祀長、郎中等則無定員,增減隨意。其實這些編制已經經過很大的縮減了。漢初的諸侯王,百官皆如朝廷。完全就是一個小王國,自成體系。只是後來諸侯王勢力膨脹,蔑視中央,最後導致七王之亂幾危漢室。在平亂之後,漢景帝有鑑於此,開始一邊削藩一邊限制諸侯王的權力了。把王國許多官職或廢除或限制人數的同時,還讓諸侯王自己不得治民,而是由朝廷委派的內史來治民。大概措施就是改王國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等官。其他員職皆由朝廷派遣署任,諸侯王不得自置。至漢成帝時又省大司農治民,由國相治民,太傅改名為傅。從此以為,諸侯國就老實了,基本上翻不起什麼風浪了。因為你要是有什麼不好的行為,國相或其他官員就會向朝廷打小報告。朝廷對諸侯王向來是毫不手軟,聽風就是雨。動不動就要問罪。所以到了後來的諸侯王,活得那叫一個小心翼翼。西漢前期的諸侯王們刺頭很多,但從後期一直到東漢,基本上都不吭聲了。

  諸王封者受茅土,歸以立社稷。劉備可以在中山國建立宗廟了。把他的父、祖、曾祖等都請入宗廟以祭祀。祠祀長就是幹這個活的。這是一個比四百石的官。劉備其他官員還沒任命,這個卻是先開始考慮了。他先去信問了叔父劉恭,問他可有意乎?劉恭回信說平生只好棍棒,對此事幾乎一竅不通。不過他向劉備推薦了其族叔劉元起。劉元起是樓桑劉氏的族長,和劉備還沒出五服,用他來擔當祠祀長再好不過。劉備聽了,從善如流,旋命劉元起為中山國祠祀長,以奉樓桑劉氏祖先靈位。當然,國中的太祖高皇帝等宗廟和其他系的中山國王的廟,也要四時祭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