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極端民族主義

  在德國歷史上,極端民族主義在19世紀初已露端倪。到19世紀下半葉,帝國主義的種族理論興起之後,逐漸形成了一股以種族理論為核心的狂熱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潮。其中,保爾.安東.德.拉加德、尤利烏斯.朗貝恩等人的思想,直接影響了法西斯主義的產生。他們極力鼓吹帝國主義的“生存空間”論、以種族為基礎的“精英國家”論。到19世紀90年代,德國第一次出現了所謂“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這個名稱,它為德國法西斯主義提供了名稱:民族社會主義。

  ◆新保守主義和假社會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新保守主義思潮,其特點是反對法國大革命的民主傳統,更加強烈地反對十月革命和當時全歐的社會主義運動高潮,主張用強權政治、侵略擴張、假社會主義等手段來解決資本主義的嚴重危機。

  19世紀末20世紀初,施莫勒倡導以普魯士思想傳統為依據的國家社會主義,阿道夫.華格納代表基督教新國家社會主義,盧約.布倫坦諾贊成英國模式的自由主義的合作社組織,由弗.瑙曼為代表的基督教社會主義、也在此時積極參與活動。一時間,假社會主義的神話甚囂塵上。

  綜上所述,德國法西斯意識形態的核心與主體,是在直接繼承各種帝國主義反動思潮的基礎上形成的。納粹思想與帝國主義思想一脈相承。納粹思想的“質”,就是帝國主義的性質,這是再清楚不過的了。德國法西斯主義思想的特徵,在於它的煽惑性、極端性與政治上的實踐性。它以“民族主義”、“社會主義”的旗號掩蓋真相,煽惑群眾,把宣揚暴政和戰爭的帝國主義思想推到最極端的程度,並將這些思想在“第三帝國”的內外政策中付諸政治的實踐。

  德國法西斯主義的思想,可以說是帝國主義思想空前的淋漓盡致的表現。納粹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極端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是納粹黨和第三帝國處理民族關係和對外關係的根本指導思想。它植根於種族理論,以奪取“生存空間”為中心口號,而以社會達爾文主義為其理論基礎。納粹黨的極權主義,以實行領袖原則,建立絕對責任和絕對權威無條件結合的程度,為其著重點。

  二、新納粹興起

  ◆新納粹組織起來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劃分為東西兩個部分,盟國在這裡對納粹分子進行“徹底”的消除,力圖把引起戰爭的罪人們完全扼殺,讓人類的這一噩夢永遠成為過去。然而,在納粹主義盛行了十幾年的德國,要想把這種思想完全從一部分人心中去掉,恐怕不是打仗、殺人所能解決的。只要有這種思想的存在,有這種影響的存在,它一旦遇到適當的氣候、適當的土壤就會發芽成長。

  1981年聯邦德國一家研究所通過廣泛調查後發現,全國有150多個極右或新法西斯組織集團。所有這些組織,像蜘蛛般聯結在一起。其中15個規模較大,極為活躍。歸納起來,新法西斯組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公開或隱蔽地從事暴力活動,一類是採取合法策略參加競選。

  第一類組織,其中包括1968年成立的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者同盟(EDNS),1972年4月成立的大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戰鬥集團(NSKG),1973年建立的德意志-民族共同體(DUG),1974年建立的霍夫曼國防體育集團等組織。這類組織中的一些新法西斯分子,經常襲擊銀行,炸毀火車,焚燒、破壞猶太教堂和公墓,進行各種恐怖和兇殺活動。自70年代以來,其破壞活動呈上升趨勢。1979年違法越軌破壞事件約1500起,1980年達1600多起,1981年達1800多起,1982年超過200起。僅1980年9月的爆炸事件中,就有13人死亡,211人受傷。

  鑑於當局從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制出發,對破壞憲法的暴力活動進行法律制裁,因此,這類組織呈現出時隱時現的特點。

  在第二類組織中,出現了三個參加競選的黨派,引起公眾的關註:

  德意志民族民主黨(NPO),1964年由老納粹分子成立。弗力茨.梯楞任首屆主席,阿道夫.馮.塔登任副主席。該黨並不諱言其新法西斯主義性質,聲稱現有100多名黨員。該黨在60年代一度進入6個州議會。自80年代初期以來,它極力披上一層民主外衣。1987年之後,它同德意志人民聯盟在大選中結為同盟,採取協調行動,選票有所上升。

  德意志人民聯盟(DUU),1971年由新法西斯《德意志民族報》出版人格哈德.弗萊建立,它是各種新法西斯組織和極右組織匯合的黨,約有200多名黨員。1983年3月,弗萊把德意志人民聯盟變成一個參加競選的黨,同年首次在民族民主黨支持下,參加了不萊梅市議會選舉。弗萊1933年出生於一個極右翼巴伐利亞家庭。幾十年來,他通過出版新法西斯報紙、雜誌和書刊,成了聯邦德國新聞界的褐色沙皇,億萬富翁。

  共和黨,1983年從基督教社會聯盟右翼保守集團分裂出來的極右勢力。由埃卡哈德.弗伊克特、弗蘭獲.漢德羅斯和弗蘭茨.舍恩胡貝爾創立,自稱是聯邦德國第7大黨。1985年,在舍恩胡貝爾領導下,實施了把共和黨改造為新法西斯的方案,成為“一個敵視憲法的黨”。該黨特別著眼於年輕人,目前約有1400多名黨員,其中5%以上是警察、國防軍官兵、邊防軍軍人和國家機關官員,多數黨員在30歲以下。舍恩胡貝爾生於1923年,巴伐利亞廣播電台記者,從前曾是希特勒黨衛隊貼身警衛隊隊員,其“理想始終是建立一個黨衛隊國家”。他領導該黨積極參加歐洲共同體議會選舉,致力於建立保守派和新法西斯主義結盟的黑-褐色聯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