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先鋒經濟區內要飯不犯法,要錢都可以,在集貿市場裡一群群少年圍著你要錢.到了朝鮮我才知道乞討也是一種自由權.但有時拉你衣服不讓你走有點煩人.)再說你也出不去,別說夜裡連白天你也出不去,院子裡明的暗的都有便衣,如沒有朝方陪同人員不允許單獨上街,這條紀律在你過江後接待單位已交代過了,你再明知故犯還好意思麼.
為什麼不讓單獨上街,開始不太明白,你有沒有人陪不都一樣麼?到處是標語,沒有新建築,房子都是八十年代或以前建的,顯得很舊,但街道很乾淨.一般對新去的人監管嚴一些,去得多了看你也沒什麼其他目的,以後會鬆些.就因為太嚴太沒自由許多丹東商人不願過來,連遊客也沒幾個回頭客,去朝鮮的中國遊客絕大多數人為滿足一種好奇心,去了一看神秘感就消失了,又沒有購物,沒有交流還去幹嗎,但中國人太多,你去過了他沒去過,因此赴朝旅遊仍然川流不息,人員逐年增加,成為一項重要的財源,對困難的經濟有很大幫助.去的人多了在管理上必然松遲,另方面朝方也在努力改善管理辦法.只是太緩慢.
後來我看到了他們不願讓你看的東西,在沿街樓房背後是一大片一大片低矮破舊的貧民窟,人很多,有的聚在一起不知在聊什麼,有的在做交易不知是走私還是自由市場,兒童在胡同里做遊戲,那裡環境比大街上髒多了,沿著胡同慢慢走往窗戶里看,普遍家裡沒什麼東西.這才是社會生活的主體,街面上的樓房只是供人參觀的櫥窗,用來遮擋內里的貧窮與落後,樓與樓之間砌上牆漆成白色只留下供人出入的小口子.既使是樓房也不見得好多少,沒有電梯(即使原來有也早壞了沒錢修)沒有暖氣(多數沒有),最難熬的是寒冷的冬季,死人最多的那幾年,也是冬季死的多.
中央宣傳部不否認這種現實,提出"苦難的行軍",只是行軍路程過長有點遙遙無期,並把"苦難"的原因歸罪於"美帝國主義"封鎖和友邦支援不力.
其實這說法有些片面,國際社會的支援是無私和大量的,出於人道主義和普世性人權價值觀,美國並未阻止這種援助反而作了努力,這樣大約每年有150萬□左右的糧食進入朝鮮,其中有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和美國日本、韓國的.如果美國堅決制裁,那這150萬□糧食很可能就沒有了,其後果不堪設想,真不知道要再餓死多少萬人.
另一方面友邦如果像當年抗美援朝那樣一半的力度支援朝鮮,也不會有"苦難的行軍".中國的援助是每年一至十萬□,這是中央的,地方不定量也有一點.但是缺口仍很大,只好八仙過海了.譬如說向國外賣武器、賣毒品、賣假鈔.
客觀的說,中國是有點小家子氣,眼看著成千上萬的在餓死人,又不是沒有能力幫,又有長期"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與兩千年友好鄰邦的傳統歷史,為什麼不雪中多送一點兒炭呢,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麼,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沒辦法呀,這裡面的恩怨很深.
新義州的歷史會永遠記住一個人,一個原本無名鼠輩的草民,他在中國可以灰飛煙滅,但他留得英名在朝鮮.他出身貧寒卻靠自身奮鬥掙到大錢,本可吃喝玩樂驕奢淫逸渡此一生,但他為了苦難的朝鮮人民,卻需要把牢底坐穿,他叫──楊斌.
我不認識他,也不可能拿他一分錢,我只是同情他並為歷史的無情感到遺憾,為某些"萬戶侯"感到悲哀,中國還會出司馬遷的,會最終對這段公案有個了結.因為楊斌事件是第二次"朝核危機"的導火索之一.
朝鮮為了儘快結束"苦難的行軍",經過反覆權衡利弊得失和痛苦的思索,並出於對老大哥的信任(蘇聯垮了以後原來的"老二"晉升為"老大"),作出了一項重大國策並向全世界宣布:成立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實行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聘請一部分外國人擔任行政官員、法官和議員.
這個決定對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未來的統一,對於東北亞的和平與國際合作,對於世界和平都將發生重大作用與影響.金正日在朝方高層對那些叔叔輩的元老們是做了大量工作的,是衝破很大阻力的,這些元老擁戴他接班上台是有功的,只是原本就沒什麼文化,人又都老了思想僵化,你把他們都打成反黨集團?本來是認識問題麼,只能慢慢做工作,金正日不容易呀!
但是在朝鮮人民滿懷希望的期盼時,卻有人在他們背後捅了一刀,一個朝鮮剛剛任命的地方官,一個部長級的幹部,在平壤人民大會堂剛剛舉行完就職典禮,沒幾天就被遼寧省的倆警察抓走了.全朝鮮都驚呆了,中國啊你怎麼了?你瘋了麼?這不是神經有毛病嗎?這也太欺負人了,這是典型的大國沙文主義!是東亞霸權的大暴露.如果是美國任命的人你們敢抓麼?你們定為罪犯而被美國要走的人還少麼?連日本要的人你們不也給了嗎.
楊斌事件在朝鮮引起了巨大震動,極大的傷害了2000多萬朝鮮人民的感情,他們對中國政府產生極大失望和怨恨.因為當楊斌走出平壤大會堂那時起,他個人的命運就與朝鮮民族尊嚴、與國家內政和歷史走向、與東北亞的國際風雲變幻緊緊聯繫在一起.老大哥粗暴地干涉了朝鮮內政,踐踏了常掛在嘴邊的周恩來最先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些還是能看見能感覺到的顯性東西,至於看不見的隱性東西是人心,首先是朝鮮的人心,往後人家還敢相信你麼,說翻臉就翻臉,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沒有給一丁點兒面子.
為什麼不讓單獨上街,開始不太明白,你有沒有人陪不都一樣麼?到處是標語,沒有新建築,房子都是八十年代或以前建的,顯得很舊,但街道很乾淨.一般對新去的人監管嚴一些,去得多了看你也沒什麼其他目的,以後會鬆些.就因為太嚴太沒自由許多丹東商人不願過來,連遊客也沒幾個回頭客,去朝鮮的中國遊客絕大多數人為滿足一種好奇心,去了一看神秘感就消失了,又沒有購物,沒有交流還去幹嗎,但中國人太多,你去過了他沒去過,因此赴朝旅遊仍然川流不息,人員逐年增加,成為一項重要的財源,對困難的經濟有很大幫助.去的人多了在管理上必然松遲,另方面朝方也在努力改善管理辦法.只是太緩慢.
後來我看到了他們不願讓你看的東西,在沿街樓房背後是一大片一大片低矮破舊的貧民窟,人很多,有的聚在一起不知在聊什麼,有的在做交易不知是走私還是自由市場,兒童在胡同里做遊戲,那裡環境比大街上髒多了,沿著胡同慢慢走往窗戶里看,普遍家裡沒什麼東西.這才是社會生活的主體,街面上的樓房只是供人參觀的櫥窗,用來遮擋內里的貧窮與落後,樓與樓之間砌上牆漆成白色只留下供人出入的小口子.既使是樓房也不見得好多少,沒有電梯(即使原來有也早壞了沒錢修)沒有暖氣(多數沒有),最難熬的是寒冷的冬季,死人最多的那幾年,也是冬季死的多.
中央宣傳部不否認這種現實,提出"苦難的行軍",只是行軍路程過長有點遙遙無期,並把"苦難"的原因歸罪於"美帝國主義"封鎖和友邦支援不力.
其實這說法有些片面,國際社會的支援是無私和大量的,出於人道主義和普世性人權價值觀,美國並未阻止這種援助反而作了努力,這樣大約每年有150萬□左右的糧食進入朝鮮,其中有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和美國日本、韓國的.如果美國堅決制裁,那這150萬□糧食很可能就沒有了,其後果不堪設想,真不知道要再餓死多少萬人.
另一方面友邦如果像當年抗美援朝那樣一半的力度支援朝鮮,也不會有"苦難的行軍".中國的援助是每年一至十萬□,這是中央的,地方不定量也有一點.但是缺口仍很大,只好八仙過海了.譬如說向國外賣武器、賣毒品、賣假鈔.
客觀的說,中國是有點小家子氣,眼看著成千上萬的在餓死人,又不是沒有能力幫,又有長期"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與兩千年友好鄰邦的傳統歷史,為什麼不雪中多送一點兒炭呢,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麼,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沒辦法呀,這裡面的恩怨很深.
新義州的歷史會永遠記住一個人,一個原本無名鼠輩的草民,他在中國可以灰飛煙滅,但他留得英名在朝鮮.他出身貧寒卻靠自身奮鬥掙到大錢,本可吃喝玩樂驕奢淫逸渡此一生,但他為了苦難的朝鮮人民,卻需要把牢底坐穿,他叫──楊斌.
我不認識他,也不可能拿他一分錢,我只是同情他並為歷史的無情感到遺憾,為某些"萬戶侯"感到悲哀,中國還會出司馬遷的,會最終對這段公案有個了結.因為楊斌事件是第二次"朝核危機"的導火索之一.
朝鮮為了儘快結束"苦難的行軍",經過反覆權衡利弊得失和痛苦的思索,並出於對老大哥的信任(蘇聯垮了以後原來的"老二"晉升為"老大"),作出了一項重大國策並向全世界宣布:成立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實行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聘請一部分外國人擔任行政官員、法官和議員.
這個決定對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未來的統一,對於東北亞的和平與國際合作,對於世界和平都將發生重大作用與影響.金正日在朝方高層對那些叔叔輩的元老們是做了大量工作的,是衝破很大阻力的,這些元老擁戴他接班上台是有功的,只是原本就沒什麼文化,人又都老了思想僵化,你把他們都打成反黨集團?本來是認識問題麼,只能慢慢做工作,金正日不容易呀!
但是在朝鮮人民滿懷希望的期盼時,卻有人在他們背後捅了一刀,一個朝鮮剛剛任命的地方官,一個部長級的幹部,在平壤人民大會堂剛剛舉行完就職典禮,沒幾天就被遼寧省的倆警察抓走了.全朝鮮都驚呆了,中國啊你怎麼了?你瘋了麼?這不是神經有毛病嗎?這也太欺負人了,這是典型的大國沙文主義!是東亞霸權的大暴露.如果是美國任命的人你們敢抓麼?你們定為罪犯而被美國要走的人還少麼?連日本要的人你們不也給了嗎.
楊斌事件在朝鮮引起了巨大震動,極大的傷害了2000多萬朝鮮人民的感情,他們對中國政府產生極大失望和怨恨.因為當楊斌走出平壤大會堂那時起,他個人的命運就與朝鮮民族尊嚴、與國家內政和歷史走向、與東北亞的國際風雲變幻緊緊聯繫在一起.老大哥粗暴地干涉了朝鮮內政,踐踏了常掛在嘴邊的周恩來最先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些還是能看見能感覺到的顯性東西,至於看不見的隱性東西是人心,首先是朝鮮的人心,往後人家還敢相信你麼,說翻臉就翻臉,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沒有給一丁點兒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