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清政府心裡有愧默許了不斷增多的新移民.朝族發展到現在共有200多萬人了,《馬關條約》為中華民族大家庭增加了一個新成員,這是少數民族中最優秀的民族之一,也是20世紀裡與中國革命發生關係最密切發揮作用最大的少數民族之一.
在當年黃埔軍校,朝鮮族是少數民族學員最多的.在以後的抗日戰爭中做出過重大貢獻和重大犧牲.著名的"八女投江"其中有五人是朝鮮族.毛澤東曾說過,"遼海燕薊,漢奸何多?"可看看人家朝鮮人有幾個朝奸?
拿延邊地區為例,據民政部門統計,抗日戰爭中的烈士共有3125人,其中漢族只有96人,而朝鮮族卻有3026人(該地區漢人並不少).拿東北地區與朝鮮半島相比較,同樣是被日本吞併,在半島比在東北使日本人受到了更激烈更頑強更長期的反抗,而半島卻比東北小得多人口也少.這些是不爭的事實.
如今丹東人剛剛吃了幾年飽飯就有些看不起朝鮮人了,總讓人覺得有點小人得志的味道,我作為一個丹東人為這種現象感到丟臉.人家不是不能幹,是政策不對頭.
當人餓瘋了的時候,求生就是最大真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那只是精英的倫理,而精英太少了.可是饑荒期太長了,人窮志短帶有普遍性,當拿不出錢買而又沒東西去換,就只有去騙,在朝鮮最困難的那幾年,丹東企業和個體戶被騙的致少有幾千萬的貨,據說全國被騙了十幾億重點在東北.
朝方心理很複雜,即有被逼無奈的客觀嚴峻形勢又有向中國索債的心理要求.他們認為是替中國人在三八線上替中國的改革開放保駕護航,(就像當年楊家將為北宋保駕護航),我們這麼困難你們應該主動拿出來,還用的著來騙麼?騙你沒商量!往遠了說當年林彪同志的東北民主聯軍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金主席沒等林彪張口,知道林總臉皮薄自尊心強太傲(這個缺點後來要了他的命),就主動送過來十幾萬日軍裝備,那可是雪中送炭,國軍進攻南滿共軍借道我們朝鮮往北滿跑,為四野部隊開闢了"胡志明小道",四野高幹夫人退到我們朝鮮來療養,特別是你們四野要進關,老毛逼的緊,林總急了,顧不上臉皮薄,派人來求援,金主席夠仗義二話不說下命令,全國被服廠加班加點趕製出十萬雙棉鞋送過去,四野部隊穿著我們的鞋進的關,這些事算過錢嗎?你們老提抗美援朝,那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事,是單為我們朝鮮嗎?借著所謂"援朝"你們率先實現了國防現代化(按那時代的標準),你們是用蘇聯的飛機、大炮、坦克才扛得住美國人的.你們向老百姓吹牛說打敗了美國人,可你們死了40萬,而美國人死了多少?3萬多.你們把全國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可美國人只用兩手指頭陪你們玩玩,希特勒不比你們厲害?日本人不厲害?
都讓美國人給滅了.如果不是史達林在歐洲牽制著,美軍主力過來,那樣,10個彭德懷也要像毛岸英那樣回不去了.剛吃了幾年飽飯牛什麼逼?據說有不少人要說"不",這是不懂歷史不看實際,是一種狂妄表現,還是先解決你們的三農和下崗問題奔小康吧.
這些觀點有失偏頗但也沒必要與朝方過多計較,小平同志說不搞爭論在這可以適用.大國風範應處處體現,但是丹東人說話的權利也不應剝奪,他們的主流觀點認為,救急不救窮,什麼事都不能沒完沒了,朝鮮有三個坦克師其中兩個是中國給的,空軍的多半是中國給的,丹東成了人民軍的總後勤部,武器裝備給了那零配件和彈藥就源源不斷送吧,遼河油田的輸油管通過去據說每年60萬□給他們,中國90%的物資都是通過丹東過去的.鐵路員工說,列車過去後車皮就被扣下來無論平板還是悶罐車皮都要,他們在國內使,多次要都不給,有一次鐵道部急了,下令所有物資停運,這才全放回來.從丹東過去做生意的私企和個體戶,90%以上的人都有過被敲詐勒索的經歷.這兩年才好些.現在雙方的邊貿99%是這樣做,朝方的公司在丹東的銀行開有帳戶,由銀行開出信用證中方才發貨.朝方沒有私企,公司都是黨政軍和情報系統的.能到丹東出差是美差,能長住的更是背景深厚的人,他們到了丹東一樣泡歌廳、洗桑拿、找小姐,革命本色立馬改變,無論是那個系統的人.
新義州人對中國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江姐的那句老話:不知道.這是通行全國的外事紀律,除非是公務需要,否則是會惹禍上身的.你在街上走會明顯感覺到一種壓抑和沉燜,沒有幾個胖人,大都臉色發黑無光澤,沒有幾個衣著亮麗的人.
大街上公園裡沒有幾個悠閒自得的人,遇到這樣的人十有八九是便衣.
新義州只有發電廠的煙筒還在冒煙,幾乎所有的工廠都停工了,即使是電廠也開工不足,有一半的機組壞的,尚在運轉的機組是攢起來的,輸電線嚴重老化,因此冬春季節嚴重缺電,市內的無軌電車停駛多年了,除了平壤全國都一樣沒有公交系統,沒有計程車,自行車都很少,大多數人買不起,能買起的一般是有外快或外援的人.
新義州是平安北道的首府,相當於省會,普遍的生活水平在全國排第三,第一是羅先經濟區(在咸鏡北道靠吉林邊鏡),第二是平壤,再後面是沿海城市南浦、元山、清津等,再後面是沿邊靠中國的城市.農村是平原稍比山區好一點.
除了軍隊缺糧是全國性的,無論城市或農村.缺衣也是全國性的,因為耕地不足和氣候原因不能種棉花,化纖廠因沒原料大都也停產了,所以缺衣.對千百萬普通人而言可以下個定義:饑寒交迫.不僅是新義州,全國都一樣,很少能看到笑臉.因為生活的擔子太沉重了!還有全國性缺房,包括平壤在內.缺房到什麼程度?自95年全國陷入經濟危機以來建築業基本全停了,特別是民用建築,跑遍全國看不到一個像樣的在建工地,零星的有用土坯建房,但沒有水泥.以上是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的基本情況.
在當年黃埔軍校,朝鮮族是少數民族學員最多的.在以後的抗日戰爭中做出過重大貢獻和重大犧牲.著名的"八女投江"其中有五人是朝鮮族.毛澤東曾說過,"遼海燕薊,漢奸何多?"可看看人家朝鮮人有幾個朝奸?
拿延邊地區為例,據民政部門統計,抗日戰爭中的烈士共有3125人,其中漢族只有96人,而朝鮮族卻有3026人(該地區漢人並不少).拿東北地區與朝鮮半島相比較,同樣是被日本吞併,在半島比在東北使日本人受到了更激烈更頑強更長期的反抗,而半島卻比東北小得多人口也少.這些是不爭的事實.
如今丹東人剛剛吃了幾年飽飯就有些看不起朝鮮人了,總讓人覺得有點小人得志的味道,我作為一個丹東人為這種現象感到丟臉.人家不是不能幹,是政策不對頭.
當人餓瘋了的時候,求生就是最大真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那只是精英的倫理,而精英太少了.可是饑荒期太長了,人窮志短帶有普遍性,當拿不出錢買而又沒東西去換,就只有去騙,在朝鮮最困難的那幾年,丹東企業和個體戶被騙的致少有幾千萬的貨,據說全國被騙了十幾億重點在東北.
朝方心理很複雜,即有被逼無奈的客觀嚴峻形勢又有向中國索債的心理要求.他們認為是替中國人在三八線上替中國的改革開放保駕護航,(就像當年楊家將為北宋保駕護航),我們這麼困難你們應該主動拿出來,還用的著來騙麼?騙你沒商量!往遠了說當年林彪同志的東北民主聯軍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金主席沒等林彪張口,知道林總臉皮薄自尊心強太傲(這個缺點後來要了他的命),就主動送過來十幾萬日軍裝備,那可是雪中送炭,國軍進攻南滿共軍借道我們朝鮮往北滿跑,為四野部隊開闢了"胡志明小道",四野高幹夫人退到我們朝鮮來療養,特別是你們四野要進關,老毛逼的緊,林總急了,顧不上臉皮薄,派人來求援,金主席夠仗義二話不說下命令,全國被服廠加班加點趕製出十萬雙棉鞋送過去,四野部隊穿著我們的鞋進的關,這些事算過錢嗎?你們老提抗美援朝,那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事,是單為我們朝鮮嗎?借著所謂"援朝"你們率先實現了國防現代化(按那時代的標準),你們是用蘇聯的飛機、大炮、坦克才扛得住美國人的.你們向老百姓吹牛說打敗了美國人,可你們死了40萬,而美國人死了多少?3萬多.你們把全國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可美國人只用兩手指頭陪你們玩玩,希特勒不比你們厲害?日本人不厲害?
都讓美國人給滅了.如果不是史達林在歐洲牽制著,美軍主力過來,那樣,10個彭德懷也要像毛岸英那樣回不去了.剛吃了幾年飽飯牛什麼逼?據說有不少人要說"不",這是不懂歷史不看實際,是一種狂妄表現,還是先解決你們的三農和下崗問題奔小康吧.
這些觀點有失偏頗但也沒必要與朝方過多計較,小平同志說不搞爭論在這可以適用.大國風範應處處體現,但是丹東人說話的權利也不應剝奪,他們的主流觀點認為,救急不救窮,什麼事都不能沒完沒了,朝鮮有三個坦克師其中兩個是中國給的,空軍的多半是中國給的,丹東成了人民軍的總後勤部,武器裝備給了那零配件和彈藥就源源不斷送吧,遼河油田的輸油管通過去據說每年60萬□給他們,中國90%的物資都是通過丹東過去的.鐵路員工說,列車過去後車皮就被扣下來無論平板還是悶罐車皮都要,他們在國內使,多次要都不給,有一次鐵道部急了,下令所有物資停運,這才全放回來.從丹東過去做生意的私企和個體戶,90%以上的人都有過被敲詐勒索的經歷.這兩年才好些.現在雙方的邊貿99%是這樣做,朝方的公司在丹東的銀行開有帳戶,由銀行開出信用證中方才發貨.朝方沒有私企,公司都是黨政軍和情報系統的.能到丹東出差是美差,能長住的更是背景深厚的人,他們到了丹東一樣泡歌廳、洗桑拿、找小姐,革命本色立馬改變,無論是那個系統的人.
新義州人對中國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江姐的那句老話:不知道.這是通行全國的外事紀律,除非是公務需要,否則是會惹禍上身的.你在街上走會明顯感覺到一種壓抑和沉燜,沒有幾個胖人,大都臉色發黑無光澤,沒有幾個衣著亮麗的人.
大街上公園裡沒有幾個悠閒自得的人,遇到這樣的人十有八九是便衣.
新義州只有發電廠的煙筒還在冒煙,幾乎所有的工廠都停工了,即使是電廠也開工不足,有一半的機組壞的,尚在運轉的機組是攢起來的,輸電線嚴重老化,因此冬春季節嚴重缺電,市內的無軌電車停駛多年了,除了平壤全國都一樣沒有公交系統,沒有計程車,自行車都很少,大多數人買不起,能買起的一般是有外快或外援的人.
新義州是平安北道的首府,相當於省會,普遍的生活水平在全國排第三,第一是羅先經濟區(在咸鏡北道靠吉林邊鏡),第二是平壤,再後面是沿海城市南浦、元山、清津等,再後面是沿邊靠中國的城市.農村是平原稍比山區好一點.
除了軍隊缺糧是全國性的,無論城市或農村.缺衣也是全國性的,因為耕地不足和氣候原因不能種棉花,化纖廠因沒原料大都也停產了,所以缺衣.對千百萬普通人而言可以下個定義:饑寒交迫.不僅是新義州,全國都一樣,很少能看到笑臉.因為生活的擔子太沉重了!還有全國性缺房,包括平壤在內.缺房到什麼程度?自95年全國陷入經濟危機以來建築業基本全停了,特別是民用建築,跑遍全國看不到一個像樣的在建工地,零星的有用土坯建房,但沒有水泥.以上是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