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你能當眾認錯,朕便能保你一命。”李世民低垂了眼皮,竟然不敢直視我。

  我苦笑一聲,說道:“若是一死能成全皇上的孝心,倒也不枉此生。”

  “朕並非為存孝心便可草菅人命。太上皇下命抓拿你,乃眾臣工聯名奏請所致。他澤心仁厚,若你能以誠意打動他,我再從旁勸說,你便無性命之虞了。”李世民抬眼懇切地看著我,忽又說道:“朕再給你講個故事如何?”

  我輕笑起來,搖了搖頭:“說完了家,皇上應該便要說國了。皇上身邊的都是能人,更難得剛阿正直,敢於冒死檢驗,皇上一向甚為珍惜。若兩者難以兼顧,為大局著想,當以良臣為重,其中道理,貧尼自然懂得。”

  “既然已懂得,你是否願意?”

  “不願意。”我的答案簡單而堅決。

  “你,”李世民頓時臉色一白,“你何苦執著?”

  我無奈地嘆息一聲:“治學求真,何故要顛倒是非?敢問皇上,若為之,貧尼日後背負著這罵名,又當在何處立足?”

  “容朕……再想想其他辦法。”他揉著眉心,語氣中盡顯猶豫與彷徨。

  我望著牆上若明若暗的油燈,幽幽地說:“生死均有命,皇上不必再費心。或許這兒本來就不是我該來的地方。總之,一切都是錯。”看著李世民疑惑的眼神,我展顏一笑,心中竟隱隱覺得踏實起來。

  正文 風起緣滅

  幾日間,我被提堂數回,只是在唇舌交鋒中,每每到我占了下風之時,審訊都被李世民出面阻斷。

  我深知道,這只是延時之策。審訊的進度雖是緩慢,但它前進的軌跡,依然不為多次阻撓而改變。

  今早的審訊,已是“三司推事”,即由三個最高司法機關的長官——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共同主審。這本是針對重大案件或疑難懸案所設,但鑑於此案牽扯著李世民的個人情感,大臣們不得不採取此策。

  在宣判之際,審訊再次被迫中止。三名主審官雖無可奈何,但在言語間,已給李世民施加了無窮的壓力。一邊是眾朝廷重臣,一邊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尼姑,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而那邊廂,那群不清靜的出家人,不僅把我在公堂的大段言論作為筆墨刀劍,甚至幾將鬥爭升級到武力流血。朝廷不得已動用了官兵部隊,才平息了一場風波。

  種種情況,於我百害而無一利。

  為我奔走勞碌的人們,秦叔寶、尉遲恭、梅姐姐,在幾天間臉容變得憔悴萬分,讓我心酸不已。然而總是是貴為天子的李世民尚且無可奈何,更何況他們呢?

  山雨欲來風滿樓。我便如那風中之燭,不知還能撐到何時。一絲無奈的笑意,在嘴角牽起。我隨手拾起一根半腐爛的稻草,在指中纏繞著。虧得李世民下令,免除我枷鎖之刑。否則,就連這片刻的喘息機會,也不得安穩了。

  明日便是宣判之期,結果如何,即將見分曉。我此刻也無力再去思量,只倚牆半眯著眼睛,牢房外的走道的黑暗的看不到盡頭。只見秦叔寶瘦削的身影從黑暗的盡頭走來。

  “秦大哥!”我站了起來,隔著牢房喊道。

  秦叔寶忙加快了腳步,待獄卒開了鎖便一個箭步沖了進來,緊緊握住我的雙手。只見他稜角分明的嘴唇,更加蒼白了,只有眼睛仍是異常地閃亮。我想到他身體一直不好,這幾天為了我,恐怕連生病也顧不上了,不禁有些心痛。只聽到他柔聲說道:“小雅,明日公堂上,大哥會在旁護著你,千萬不要害怕。”

  我努力裝出毫不在乎的模樣,笑道:“曉得的……我並不怕。”雙手卻冰冷得沒有一絲溫度。

  秦叔寶忽地從脖子上解下那海馬吊墜,——這正是我與羅成大婚前還給他的,——又替我掛上:“願它能保你平安。”

  我輕輕撫摸著吊墜,其上還帶著他的體溫,觸感柔和而溫潤。這般情形,是何等的熟悉。我的思緒不由得飛回了那日官涔山上的惜別。

  一時間,灰暗的牢房內瀰漫著濃得化不開的情愫,糅雜著十多年的喜怒哀樂,融合著十多年的酸甜苦辣,使我再也無法辨認清楚,對他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感情。似愛非愛,似憐非憐,時遠時近,時虛時實,捉摸不透,割捨不下。

  兩人許久不曾作聲,似乎通過這吊墜,便能聽到彼此的心思。

  良久,秦叔寶輕擁了我一下,拍拍我的肩頭,聲音愈加溫柔:“我也該回去了,你今日需得早些兒歇息。”

  我看他踏出牢房,忍不住輕喊一聲:“秦大哥!”

  他轉過頭來,我卻垂下了眼帘,許久才說:“若我不在了,你要好好保重自己才是。”

  “胡說!”他低聲吼道,“不要胡思亂想,你絕不會有事的。”

  我柔柔地笑了起來,微點著頭,目送他的身影漸漸隱在黑暗之中。胸前的吊墜晃晃悠悠,我心想,秦大哥,若你真的心有成竹,有何用巴巴趕來送這平安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