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這是什麼書?”“是我上一世的《秘傳》。”
“寫得怎麼樣?”
“看起來似乎生硬一點。”
聽到此話,貢塘活佛立刻回憶起了恩師二世嘉木樣活佛的教導,心中對這位小靈童頓然起敬。
一天,拉然巴格西洛桑丹增等學者在一起談論著述方面的問題,小靈童突然插入一話:“著述是怎麼樣的?”格西回答說:“新編偈頌散文就叫著述。”隨後眾人請求道:“請您賜撰一篇。”小靈童拿起竹筆,一氣呵成:
“敬奉菩提道野獸,敬奉聖菩提薩■,頂禮無上之菩薩,頂禮不動佛陀尊”。
眾學者爭著看後,瞠目結舌,大為震驚。他們看不出來這位小靈童竟然可以把《大乘經莊嚴論》所述的全部內容融為菩提道體,概括為四句偈文。這與二世嘉木樣活佛過去所說的“若要把一切經論歸結為一句話來講述,是可以做到的”說法完全相同。以後貢塘活佛在他寫的三世嘉木樣活佛秘傳中,還專門讚頌三世嘉木樣活佛說,雖然他的文中沒有華麗之詞,但是義理深刻就如同佛陀的聖旨,他那簡明扼要的奇文善言,就如右旋白螺,被僧眾稱道。
小小靈童,四句詩行,就使得拉卜楞寺的大學者們五體投地,這真是世上罕見的事情。
下面是拉卜楞寺另一位小靈童的故事。
貢卻嘉措瓦活佛是拉卜楞寺的第四十一任堪布,他於1790 年出生在翁則夏吾那爾地方的塔秀家族之中。4 年後,一位叫繞丹覺巴的拉卜楞寺大學者突然來到塔秀家族,因為有人告訴他這裡的一戶人家誕生了一位轉世靈童。繞丹覺巴的脖項上戴著一串桃核念珠,腰間插著一把脛骨號筒。他剛在靈童家坐下,一位小男孩就從背後走過來,指著他那把脛骨號筒說:“這是我的,我需要他。”說著強行拿走,交給了阿尼塔秀才丹的妻子和阿莽·洛桑堅參的侄女阿玉。兩人將脛骨號筒放在一個小箱中關上了蓋子。繞丹覺巴並不生氣,他一眼就能感覺到這孩子就是人們傳說中的小靈童,他心想看來自己這次會不虛此行。晚上,靈童的母親給他餵奶,然後哄他睡覺,最後又從阿玉的手中拿過脛骨號筒還給了繞丹覺巴。靈童睡醒後,看見脛骨號筒不見了,哭了好一陣。後來,小靈童被迎請到拉卜楞寺坐床後,繞丹覺巴將那把脛骨號筒還給了靈童,因為它本來就是小靈童的上一世暫借給他的。
關於這把脛骨號筒,據說還有這樣一段神秘的來歷。前一世尊者到一個靜處進行七日閉關修行後,將一片帳篷布纏在腰間,把糌粑口袋挎在肩上,拄著用帳篷杆做的手杖上路後,一連幾日,天降大雪,靴子也爛了,腳上凍裂了口子,裂口裡凝著血珠。一天夜裡,他躺在雪地上夢見一個人說:“明天,對面的那條山溝里,將有一位得道者背著一具死屍前來。若能得到這具死屍的兩條脛骨,這生就可修得殊勝成就;若能得到一條脛骨。這一生就可以修得較高的成就;若一條也得不到,這一生就修不到任何成就。”第二天早晨,這位僧人在去對面山溝的途中,真的看見了一位得道者背著一具死屍走來。可是到了跟前一看,那兩根脛骨早已被兩個修道者買走了。據說還是用一塊紅綢包著拿走的。他心裡非常懊悔,心想自己的一生也許就是這個樣子了。過了幾天,他在途中揀到了一個紅綢包,打開一看,競是那兩條被人買走的脛骨,心中充滿了喜悅。後來他用此骨做成了兩把脛骨號筒。一把送給了他的弟子,另一把交給了繞再覺巴保存。現在這位小靈童既已認出了舊物,他正好可以奉還了。
據其他藏文史料記載,當拉卜楞寺的僧人讓這位靈童認定前世用過的東西時,他看見一塊舊包袱包著《知識虛空論》、《佛號贊》等經書和一件用布縫成花斑的紅氈雨衣,這兩件物品依然還散發著往日戒香的氣味,他認出了這些舊物,內心非常悵惆,哭泣了好一陣。最後,這位小靈童經貢塘活佛用糌粑團占卜後,認定為活佛,5 歲時被迎請到拉卜楞寺坐床。相傳這位活佛從8 歲開始進學經,他學習勤奮,經常10 天或20 天不食一口糌粑。這也許也是靈童的一大特徵。
4.三世章嘉活佛轉世靈童
三世章嘉活佛被認定為轉世靈童後,噶欽喜饒達傑和德木齊等主僕一行於1720 年的5 月趕到了這位轉世靈童的誕生地,準備迎請他去塔爾寺。六月初一日出之時,噶欽喜饒達傑一行開始在寢帳為靈童舉行盛大的宴會。這一天,天際碧藍,風和日麗,幾道彩虹飛跨山谷。宴會結束後,眾人走到帳外,坐在馬蘭草叢中,開始享受高原夏日的風光。這時,小靈童在一簇馬蘭草上鋪上一條白綾新手巾說:“這是傘蓋、法幢和旗幡。”然後玩起遊戲。一會兒他又對這些遠方的客人說:“以前,皇帝帶著滿山遍野的侍從前來,擊鼓吹號,法螺喧天。皇上進屋後,立即獻茶。”這是二世章嘉活佛圓寂的前一年,康熙皇帝御駕光臨多倫諾爾章嘉活佛寢宮用茶時的情景,靈童身邊的人無不堅信他是前世章嘉活佛的真正轉世,不覺虔誠頂禮,熱淚盈眶。著名的藏族學者土觀·洛桑卻吉尼瑪活佛曾寫過這樣一首詩來記述當時的情況:
前世的經曆象一幅圖畫,清楚地映現在靈童心中。
“寫得怎麼樣?”
“看起來似乎生硬一點。”
聽到此話,貢塘活佛立刻回憶起了恩師二世嘉木樣活佛的教導,心中對這位小靈童頓然起敬。
一天,拉然巴格西洛桑丹增等學者在一起談論著述方面的問題,小靈童突然插入一話:“著述是怎麼樣的?”格西回答說:“新編偈頌散文就叫著述。”隨後眾人請求道:“請您賜撰一篇。”小靈童拿起竹筆,一氣呵成:
“敬奉菩提道野獸,敬奉聖菩提薩■,頂禮無上之菩薩,頂禮不動佛陀尊”。
眾學者爭著看後,瞠目結舌,大為震驚。他們看不出來這位小靈童竟然可以把《大乘經莊嚴論》所述的全部內容融為菩提道體,概括為四句偈文。這與二世嘉木樣活佛過去所說的“若要把一切經論歸結為一句話來講述,是可以做到的”說法完全相同。以後貢塘活佛在他寫的三世嘉木樣活佛秘傳中,還專門讚頌三世嘉木樣活佛說,雖然他的文中沒有華麗之詞,但是義理深刻就如同佛陀的聖旨,他那簡明扼要的奇文善言,就如右旋白螺,被僧眾稱道。
小小靈童,四句詩行,就使得拉卜楞寺的大學者們五體投地,這真是世上罕見的事情。
下面是拉卜楞寺另一位小靈童的故事。
貢卻嘉措瓦活佛是拉卜楞寺的第四十一任堪布,他於1790 年出生在翁則夏吾那爾地方的塔秀家族之中。4 年後,一位叫繞丹覺巴的拉卜楞寺大學者突然來到塔秀家族,因為有人告訴他這裡的一戶人家誕生了一位轉世靈童。繞丹覺巴的脖項上戴著一串桃核念珠,腰間插著一把脛骨號筒。他剛在靈童家坐下,一位小男孩就從背後走過來,指著他那把脛骨號筒說:“這是我的,我需要他。”說著強行拿走,交給了阿尼塔秀才丹的妻子和阿莽·洛桑堅參的侄女阿玉。兩人將脛骨號筒放在一個小箱中關上了蓋子。繞丹覺巴並不生氣,他一眼就能感覺到這孩子就是人們傳說中的小靈童,他心想看來自己這次會不虛此行。晚上,靈童的母親給他餵奶,然後哄他睡覺,最後又從阿玉的手中拿過脛骨號筒還給了繞丹覺巴。靈童睡醒後,看見脛骨號筒不見了,哭了好一陣。後來,小靈童被迎請到拉卜楞寺坐床後,繞丹覺巴將那把脛骨號筒還給了靈童,因為它本來就是小靈童的上一世暫借給他的。
關於這把脛骨號筒,據說還有這樣一段神秘的來歷。前一世尊者到一個靜處進行七日閉關修行後,將一片帳篷布纏在腰間,把糌粑口袋挎在肩上,拄著用帳篷杆做的手杖上路後,一連幾日,天降大雪,靴子也爛了,腳上凍裂了口子,裂口裡凝著血珠。一天夜裡,他躺在雪地上夢見一個人說:“明天,對面的那條山溝里,將有一位得道者背著一具死屍前來。若能得到這具死屍的兩條脛骨,這生就可修得殊勝成就;若能得到一條脛骨。這一生就可以修得較高的成就;若一條也得不到,這一生就修不到任何成就。”第二天早晨,這位僧人在去對面山溝的途中,真的看見了一位得道者背著一具死屍走來。可是到了跟前一看,那兩根脛骨早已被兩個修道者買走了。據說還是用一塊紅綢包著拿走的。他心裡非常懊悔,心想自己的一生也許就是這個樣子了。過了幾天,他在途中揀到了一個紅綢包,打開一看,競是那兩條被人買走的脛骨,心中充滿了喜悅。後來他用此骨做成了兩把脛骨號筒。一把送給了他的弟子,另一把交給了繞再覺巴保存。現在這位小靈童既已認出了舊物,他正好可以奉還了。
據其他藏文史料記載,當拉卜楞寺的僧人讓這位靈童認定前世用過的東西時,他看見一塊舊包袱包著《知識虛空論》、《佛號贊》等經書和一件用布縫成花斑的紅氈雨衣,這兩件物品依然還散發著往日戒香的氣味,他認出了這些舊物,內心非常悵惆,哭泣了好一陣。最後,這位小靈童經貢塘活佛用糌粑團占卜後,認定為活佛,5 歲時被迎請到拉卜楞寺坐床。相傳這位活佛從8 歲開始進學經,他學習勤奮,經常10 天或20 天不食一口糌粑。這也許也是靈童的一大特徵。
4.三世章嘉活佛轉世靈童
三世章嘉活佛被認定為轉世靈童後,噶欽喜饒達傑和德木齊等主僕一行於1720 年的5 月趕到了這位轉世靈童的誕生地,準備迎請他去塔爾寺。六月初一日出之時,噶欽喜饒達傑一行開始在寢帳為靈童舉行盛大的宴會。這一天,天際碧藍,風和日麗,幾道彩虹飛跨山谷。宴會結束後,眾人走到帳外,坐在馬蘭草叢中,開始享受高原夏日的風光。這時,小靈童在一簇馬蘭草上鋪上一條白綾新手巾說:“這是傘蓋、法幢和旗幡。”然後玩起遊戲。一會兒他又對這些遠方的客人說:“以前,皇帝帶著滿山遍野的侍從前來,擊鼓吹號,法螺喧天。皇上進屋後,立即獻茶。”這是二世章嘉活佛圓寂的前一年,康熙皇帝御駕光臨多倫諾爾章嘉活佛寢宮用茶時的情景,靈童身邊的人無不堅信他是前世章嘉活佛的真正轉世,不覺虔誠頂禮,熱淚盈眶。著名的藏族學者土觀·洛桑卻吉尼瑪活佛曾寫過這樣一首詩來記述當時的情況:
前世的經曆象一幅圖畫,清楚地映現在靈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