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正常,正朝基地返航。」
8 月 7 日,杜魯門總統發表了震驚世界的廣播聲明,它宣布:
「16 小時前,一架美國飛機在日本重要基地廣島投下了一顆炸彈。它不 是一顆普通的炸彈。它的威力超過了 2 萬噸 TNT。有了這顆炸彈,我們增添
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摧毀力量。這是一顆原子彈。現在,我們準備迅速地完 全抹去日本每座城市中的每個地面生產企業單位。我們將摧毀其碼頭、工廠
和運輸系統。我們將徹底摧毀日本的戰爭能力。請記住,日本政府只有接受
7 月 26 日的波茨坦宣言。否則,遭到徹底滅亡的只能是日本人民。」 然而,日本政府仍然執迷不悟。連續召開的御前會議,在戰與降的問題
上陷入了無休止的爭論中。寶貴的時間被耽誤了。日本帝國在掙扎、等待、 幻想。
8 月 8 日,蘇聯政府正式對日宣戰,蘇聯紅軍對日本關東軍發動了勢如 破竹的攻勢。
8 月 9 日凌晨,載著第二枚原子彈——「大塊頭」的 B—29 又從提尼安 起飛了。這枚核彈本來是為小倉準備的,但是,小倉城當日黎明時分氣象條
件不好,厚厚的雲層覆蓋在城市上空。於是「空中堡壘」飛向第二個目標—
—長崎。長崎的上空也有雲層。到上午 1 時,B—29 仍在空中盤旋,這時機 上的油料已所剩不多。恰好投彈手在雲層中看到一個窟窿,於是,勉強把「大
塊頭」拋了下去,小倉倖免了,長崎作了「替罪羊」。
「大塊頭」本來比「小男孩」的當量還大,但是,由於長崎周圍都是山, 限制了它的威力發揮。即使這樣,當時也有 2 萬多人葬身於蘑菇雲下,整個
城市的中心被夷為平地。 兩聲「霹靂」終于震醒了瘋狂的日本帝國。
8 月 9 日晚,皇家圖書館下面的皇宮防空洞裡,悶熱得令人窒息,但氣 氛更使人壓抑。裕仁天皇為連日來毫無結果的御前會議做最後聖斷。他的聲
音尖細、毫無表情。
「事實已經證明,戰爭不能再繼續了,曠日持久的流血和暴行已超出了 帝國和人民的忍受限度。儘管波茨坦宣言的條件是不能容忍的,但是時間已
到,我們不得不容忍不可容忍的事情。」
8 月 10 日,日本駐瑞士公使奉政府指示,向瑞士政府遞交一份外交照會, 希望通過瑞士政府轉告美國政府,它將接受波茨坦最後通牒的條件。但是,
照會中仍提出希望能夠維持日本民族的國家組織。
為了敦促日本政府無條件接受波茨但宣言,8 月 12 日杜魯門總統命令戰 略空軍停止攻擊,而麥克阿瑟指揮的遠東空軍和在日本海域的盟軍艦隊堅定
地繼續對日本本土進行猛烈轟炸。
8 月 13 日,僅以活動於日本海域的第 3 艦隊就起飛了 1000 余架次的艦 載機,對東京進行了決定性的轟炸。遠東空軍出動的震耳欲聾的轟炸機群更
是把對日本的轟炸推向了高潮。
嚴峻的現實告訴日本,任何條件、幻想都是不切實際的,無條件投降只 能是無條件!
8 月 15 日上午 11 時,幾百萬日本人民聚集在收音機周圍。他們的表情 是複雜的,有的莊嚴、有的激動、有的欣慰、有的麻木。收音機里,天皇的
聲音尖細、呆板而又無情感。
「朕已命政府通知美國、英國和蘇聯政府,帝國接受聯合宣言的條款。 現在已經到了這種時候,戰爭形勢的繼續發展未必對我們有利。敵人已經開
始使用一種新的、殘酷的炸彈,這種炸彈的力量確實是無法估計的。繼續戰 斗下去,不僅將導致日本民族的最終崩潰和滅亡,也將導致人類文明的滅 絕⋯⋯。」
日本帝國終於低下它那「高貴」的頭。 像一座巨大的建築物,支柱突然傾倒,整個樓房隨之驟然坍塌,那些喪
心病狂的人們已完全失去理智,他們像瘋狗一樣四處亂竄,有人殺人、縱火,
有人跳海、剖腹。甚至有人圖謀政變,刺殺政府首腦、挾持天皇。但是更多 的人們在思考、在憂慮。一群一群的人來到皇宮前,他們淚流滿面,仁立徘
徊,他們在痛苦中逐漸清醒。
在戰爭的另一邊,也發生著相反的瘋狂。 同一天,杜魯門總統宣布,太平洋戰爭已經結束,軍隊停止一切敵對行
動,放假兩天進行慶祝。
從華盛頓到夏威夷,從停泊在日本海上的第 3 艦隊到馬尼拉麥克阿瑟的 司令部,人們沉浸在狂歡中。「整個東半球為戰爭的結束表現出了無法形容
的激動和興奮」。
在第 3 艦隊,那天早晨剛過 6 時,哈爾西上將接到簡潔的信號「空襲暫 停」,他大吼一聲歡呼,「密蘇里號」戰艦長鳴汽笛一分鐘慶祝勝利。戰列
艦的主桅上亮出「幹得好」的旗子,接著各艦都掛出了同樣的旗子。歡呼的 水手們立刻擠滿了艦的上層,鋼盔被高高地拋向空中。
在馬尼拉,士兵們衝上街頭,匯入了市民們的遊行隊伍。他們高呼著口
號,不時有人被人群高高地拋向空中。遊行的隊伍不約而同,從四面八方聚 集到馬拉卡南宮前的廣場上。
也就在同一天下午,麥克阿瑟接到杜魯門總統的電報:「根據美國、中 華民國、聯合王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之間的協定,你被指派為同
8 月 7 日,杜魯門總統發表了震驚世界的廣播聲明,它宣布:
「16 小時前,一架美國飛機在日本重要基地廣島投下了一顆炸彈。它不 是一顆普通的炸彈。它的威力超過了 2 萬噸 TNT。有了這顆炸彈,我們增添
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摧毀力量。這是一顆原子彈。現在,我們準備迅速地完 全抹去日本每座城市中的每個地面生產企業單位。我們將摧毀其碼頭、工廠
和運輸系統。我們將徹底摧毀日本的戰爭能力。請記住,日本政府只有接受
7 月 26 日的波茨坦宣言。否則,遭到徹底滅亡的只能是日本人民。」 然而,日本政府仍然執迷不悟。連續召開的御前會議,在戰與降的問題
上陷入了無休止的爭論中。寶貴的時間被耽誤了。日本帝國在掙扎、等待、 幻想。
8 月 8 日,蘇聯政府正式對日宣戰,蘇聯紅軍對日本關東軍發動了勢如 破竹的攻勢。
8 月 9 日凌晨,載著第二枚原子彈——「大塊頭」的 B—29 又從提尼安 起飛了。這枚核彈本來是為小倉準備的,但是,小倉城當日黎明時分氣象條
件不好,厚厚的雲層覆蓋在城市上空。於是「空中堡壘」飛向第二個目標—
—長崎。長崎的上空也有雲層。到上午 1 時,B—29 仍在空中盤旋,這時機 上的油料已所剩不多。恰好投彈手在雲層中看到一個窟窿,於是,勉強把「大
塊頭」拋了下去,小倉倖免了,長崎作了「替罪羊」。
「大塊頭」本來比「小男孩」的當量還大,但是,由於長崎周圍都是山, 限制了它的威力發揮。即使這樣,當時也有 2 萬多人葬身於蘑菇雲下,整個
城市的中心被夷為平地。 兩聲「霹靂」終于震醒了瘋狂的日本帝國。
8 月 9 日晚,皇家圖書館下面的皇宮防空洞裡,悶熱得令人窒息,但氣 氛更使人壓抑。裕仁天皇為連日來毫無結果的御前會議做最後聖斷。他的聲
音尖細、毫無表情。
「事實已經證明,戰爭不能再繼續了,曠日持久的流血和暴行已超出了 帝國和人民的忍受限度。儘管波茨坦宣言的條件是不能容忍的,但是時間已
到,我們不得不容忍不可容忍的事情。」
8 月 10 日,日本駐瑞士公使奉政府指示,向瑞士政府遞交一份外交照會, 希望通過瑞士政府轉告美國政府,它將接受波茨坦最後通牒的條件。但是,
照會中仍提出希望能夠維持日本民族的國家組織。
為了敦促日本政府無條件接受波茨但宣言,8 月 12 日杜魯門總統命令戰 略空軍停止攻擊,而麥克阿瑟指揮的遠東空軍和在日本海域的盟軍艦隊堅定
地繼續對日本本土進行猛烈轟炸。
8 月 13 日,僅以活動於日本海域的第 3 艦隊就起飛了 1000 余架次的艦 載機,對東京進行了決定性的轟炸。遠東空軍出動的震耳欲聾的轟炸機群更
是把對日本的轟炸推向了高潮。
嚴峻的現實告訴日本,任何條件、幻想都是不切實際的,無條件投降只 能是無條件!
8 月 15 日上午 11 時,幾百萬日本人民聚集在收音機周圍。他們的表情 是複雜的,有的莊嚴、有的激動、有的欣慰、有的麻木。收音機里,天皇的
聲音尖細、呆板而又無情感。
「朕已命政府通知美國、英國和蘇聯政府,帝國接受聯合宣言的條款。 現在已經到了這種時候,戰爭形勢的繼續發展未必對我們有利。敵人已經開
始使用一種新的、殘酷的炸彈,這種炸彈的力量確實是無法估計的。繼續戰 斗下去,不僅將導致日本民族的最終崩潰和滅亡,也將導致人類文明的滅 絕⋯⋯。」
日本帝國終於低下它那「高貴」的頭。 像一座巨大的建築物,支柱突然傾倒,整個樓房隨之驟然坍塌,那些喪
心病狂的人們已完全失去理智,他們像瘋狗一樣四處亂竄,有人殺人、縱火,
有人跳海、剖腹。甚至有人圖謀政變,刺殺政府首腦、挾持天皇。但是更多 的人們在思考、在憂慮。一群一群的人來到皇宮前,他們淚流滿面,仁立徘
徊,他們在痛苦中逐漸清醒。
在戰爭的另一邊,也發生著相反的瘋狂。 同一天,杜魯門總統宣布,太平洋戰爭已經結束,軍隊停止一切敵對行
動,放假兩天進行慶祝。
從華盛頓到夏威夷,從停泊在日本海上的第 3 艦隊到馬尼拉麥克阿瑟的 司令部,人們沉浸在狂歡中。「整個東半球為戰爭的結束表現出了無法形容
的激動和興奮」。
在第 3 艦隊,那天早晨剛過 6 時,哈爾西上將接到簡潔的信號「空襲暫 停」,他大吼一聲歡呼,「密蘇里號」戰艦長鳴汽笛一分鐘慶祝勝利。戰列
艦的主桅上亮出「幹得好」的旗子,接著各艦都掛出了同樣的旗子。歡呼的 水手們立刻擠滿了艦的上層,鋼盔被高高地拋向空中。
在馬尼拉,士兵們衝上街頭,匯入了市民們的遊行隊伍。他們高呼著口
號,不時有人被人群高高地拋向空中。遊行的隊伍不約而同,從四面八方聚 集到馬拉卡南宮前的廣場上。
也就在同一天下午,麥克阿瑟接到杜魯門總統的電報:「根據美國、中 華民國、聯合王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之間的協定,你被指派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