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哦!你憑什麼判斷他會放棄上計和中計,而採取下計呢?”
“原因很簡單,英布是驪山囚犯出身,憑努力得以成萬乘之尊,但這人眼光不遠,不會作長遠打算,因此不會採用宏觀卻困難的上計,也不會採用略帶冒險的中計,反而會趨向急效又安全的下計。”
劉邦認為薛公分析得極有道理,乃封以千戶官職。
劉邦在等待機會,等待英布的行動,然後再一舉滅他,有理有據,天下人誰也說不出什麼。
事情就這麼僵持著,他倆誰也不想先動手,雖然倆人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可誰知一件小事,打破了雙方的平衡。英布有個小老婆,人長得是又漂亮又水靈,英布特別喜歡她。一次,這小老婆生病了。英布手下有個人叫賁赫,想拍英布的馬屁,就屁顛屁顛的去給這女人治病。不過他還真有兩把刷子,居然讓他給治好了。英布的小老婆一看這人治好了自己的病,就請他吃飯喝酒以表示感謝。這位賁赫就是想走後宮路線,哪想推辭,就這樣和這個小女人就喝酒聊天,拍幾句大王多英明神武小人自小嚮往不已之類的馬屁,再露幾手表示其實我也是很有才的。這頓飯雙方都吃的盡興而散。
英布的小老婆就向英布推薦這個人,這可是個人才啊!英布就問:“你怎麼知道的,誰跟你說的!”也不知道是這位小老婆說的有問題還是太長時間讚揚某個男人,讓英布是醋意大發。英布大怒,認為這倆人在通姦,就要砍死這個給自己戴綠帽子的賁赫。賁赫不傻,聽到消息慌忙是亡命出逃,天下之大,他也只能逃到長安——劉邦的地盤。
賁赫向劉邦報告說:“英布已經要準備謀反了,現在一直在作充分的準備,您可不能再給他機會了要不越晚越不好控制。”
英布一看這小子跑到劉邦那了,肯定不是去幫自己送禮去了,能有好話說麼!自己也別等那位派兵來滅了,還是主動點算了,反正遲早也是個反,就現在反了!
劉邦還在考慮這個叫賁赫的建議呢,最主要劉邦也清楚遲早要和英布干一仗的,主要是現在自己這邊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大將了,自己也老了,好像也快打不動了,難道又要讓自己這把老骨頭上此戰場!正左右為難之時,傳來英布已經開始造反了!
劉邦一看,得,也別瞎尋思啥了,既然事情發生了就這麼解決吧,經此一戰天下也應該太平了吧!於是,下令御駕親征,帶了60萬兵馬前往平叛。估計帶少了怕打不過!
英布只是員猛將,你讓他衝鋒陷陣他還差不多,可要是做什麼軍事規劃、想什麼謀略什麼的,簡單點得可能還行點,那幾十萬人的可就夠嗆了!唯一的優勢就是自己還年輕,手下又是楚軍士兵,勇冠天下。
劉邦則身體虛弱,開始還出現一些病狀,但為了大漢天下,仍然堅持前來剿滅叛亂。雙方在蘄縣開始對峙,展開會戰。
陣前,已滿頭白髮的劉邦對著英布大喊:“你小子怎麼想起造反啦?”
英布就回了一句:“我也想噹噹皇帝!”劉邦直接無語,怒氣衝天,下令進攻!
一開始戰爭打得很閉幕式辛苦,雙方拼盡全力,最後劉邦也不得不親臨戰線,冒著生命危險,漢軍士氣大振。後備部隊騎兵開始衝鋒,猛烈衝擊著英布的陣形,英布再也抵擋不住,被迫撤退,劉邦派人緊追不捨。英布再也組織不起抵抗力量,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向南跑路,跑到長沙王吳芮的地盤上,被吳芮的侄子暗中抓了起來,砍下腦袋,送給了劉邦。
一代猛將,就此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不過,據說這次剿滅戰爭中,劉邦也受了傷,導致他身體從此虛弱不已,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也算是間接為那幾個死去的同僚報仇雪恨了吧!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幾位的下場吧:
韓王信反叛不及,被迫逃入匈奴境內,依靠匈奴的庇護,成為最早的漢奸,率領匈奴騎兵不時騷擾北方邊境,後於公元前196年戰死在疆場。
趙王張敖,他本是張耳的兒子,依靠父親的功勞和劉邦的恩情才得以分封為諸侯王。後臣下刺殺劉邦沒有成功而被指認為主謀,滅其三族,趙國被封給劉邦最中意的兒子如意。
燕王盧綰的造反是最讓劉邦痛心疾首的,倆人是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交情,最後居然也反了,讓劉邦傷心不已。富貴權位真的能改變一個人麼?
六大異姓諸侯勢力中只有長沙王吳芮行事低調,並把自己大量國土送給劉邦的子女,自己僅保留很小一部分,因此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也算是這幾位中善終的一位了!
同姓諸侯王
任何一個新生的政權在它誕生之初,都要考慮以何種制度和組織形式來維繫這個政權的運作和穩固。秦王朝建立之初,分封制和郡縣制兩種制度一直吵到了這個王朝的滅亡。雖然,在嬴政的支持下,贊同郡縣制的李斯等改革派取得了勝利,整個秦王朝也全面實行郡縣制。而有人就上書嬴政很果斷地認為,如果王朝不實行分封制,用不了十幾年就會天下大亂,帝國就會滅亡!
事隔十幾年之後,果然如此!預言變成了現實!劉邦集團的文化水平都很高,蕭何、張良等人都是大知識分子,他們肯定也討論過當年秦王朝內部討論的問題。對他們來講,全面實行郡縣制是不成熟的,中國太龐大了,當時的政治、經濟、交通、風俗等條件的限制,中央的輻射範圍是有限的,那些邊遠、偏僻的地方中央政權更是無法觸及到的。而分封制也是不能實行的,周王朝的悲劇就活生生的擺在他們面前。
“原因很簡單,英布是驪山囚犯出身,憑努力得以成萬乘之尊,但這人眼光不遠,不會作長遠打算,因此不會採用宏觀卻困難的上計,也不會採用略帶冒險的中計,反而會趨向急效又安全的下計。”
劉邦認為薛公分析得極有道理,乃封以千戶官職。
劉邦在等待機會,等待英布的行動,然後再一舉滅他,有理有據,天下人誰也說不出什麼。
事情就這麼僵持著,他倆誰也不想先動手,雖然倆人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可誰知一件小事,打破了雙方的平衡。英布有個小老婆,人長得是又漂亮又水靈,英布特別喜歡她。一次,這小老婆生病了。英布手下有個人叫賁赫,想拍英布的馬屁,就屁顛屁顛的去給這女人治病。不過他還真有兩把刷子,居然讓他給治好了。英布的小老婆一看這人治好了自己的病,就請他吃飯喝酒以表示感謝。這位賁赫就是想走後宮路線,哪想推辭,就這樣和這個小女人就喝酒聊天,拍幾句大王多英明神武小人自小嚮往不已之類的馬屁,再露幾手表示其實我也是很有才的。這頓飯雙方都吃的盡興而散。
英布的小老婆就向英布推薦這個人,這可是個人才啊!英布就問:“你怎麼知道的,誰跟你說的!”也不知道是這位小老婆說的有問題還是太長時間讚揚某個男人,讓英布是醋意大發。英布大怒,認為這倆人在通姦,就要砍死這個給自己戴綠帽子的賁赫。賁赫不傻,聽到消息慌忙是亡命出逃,天下之大,他也只能逃到長安——劉邦的地盤。
賁赫向劉邦報告說:“英布已經要準備謀反了,現在一直在作充分的準備,您可不能再給他機會了要不越晚越不好控制。”
英布一看這小子跑到劉邦那了,肯定不是去幫自己送禮去了,能有好話說麼!自己也別等那位派兵來滅了,還是主動點算了,反正遲早也是個反,就現在反了!
劉邦還在考慮這個叫賁赫的建議呢,最主要劉邦也清楚遲早要和英布干一仗的,主要是現在自己這邊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大將了,自己也老了,好像也快打不動了,難道又要讓自己這把老骨頭上此戰場!正左右為難之時,傳來英布已經開始造反了!
劉邦一看,得,也別瞎尋思啥了,既然事情發生了就這麼解決吧,經此一戰天下也應該太平了吧!於是,下令御駕親征,帶了60萬兵馬前往平叛。估計帶少了怕打不過!
英布只是員猛將,你讓他衝鋒陷陣他還差不多,可要是做什麼軍事規劃、想什麼謀略什麼的,簡單點得可能還行點,那幾十萬人的可就夠嗆了!唯一的優勢就是自己還年輕,手下又是楚軍士兵,勇冠天下。
劉邦則身體虛弱,開始還出現一些病狀,但為了大漢天下,仍然堅持前來剿滅叛亂。雙方在蘄縣開始對峙,展開會戰。
陣前,已滿頭白髮的劉邦對著英布大喊:“你小子怎麼想起造反啦?”
英布就回了一句:“我也想噹噹皇帝!”劉邦直接無語,怒氣衝天,下令進攻!
一開始戰爭打得很閉幕式辛苦,雙方拼盡全力,最後劉邦也不得不親臨戰線,冒著生命危險,漢軍士氣大振。後備部隊騎兵開始衝鋒,猛烈衝擊著英布的陣形,英布再也抵擋不住,被迫撤退,劉邦派人緊追不捨。英布再也組織不起抵抗力量,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向南跑路,跑到長沙王吳芮的地盤上,被吳芮的侄子暗中抓了起來,砍下腦袋,送給了劉邦。
一代猛將,就此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不過,據說這次剿滅戰爭中,劉邦也受了傷,導致他身體從此虛弱不已,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也算是間接為那幾個死去的同僚報仇雪恨了吧!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幾位的下場吧:
韓王信反叛不及,被迫逃入匈奴境內,依靠匈奴的庇護,成為最早的漢奸,率領匈奴騎兵不時騷擾北方邊境,後於公元前196年戰死在疆場。
趙王張敖,他本是張耳的兒子,依靠父親的功勞和劉邦的恩情才得以分封為諸侯王。後臣下刺殺劉邦沒有成功而被指認為主謀,滅其三族,趙國被封給劉邦最中意的兒子如意。
燕王盧綰的造反是最讓劉邦痛心疾首的,倆人是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交情,最後居然也反了,讓劉邦傷心不已。富貴權位真的能改變一個人麼?
六大異姓諸侯勢力中只有長沙王吳芮行事低調,並把自己大量國土送給劉邦的子女,自己僅保留很小一部分,因此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也算是這幾位中善終的一位了!
同姓諸侯王
任何一個新生的政權在它誕生之初,都要考慮以何種制度和組織形式來維繫這個政權的運作和穩固。秦王朝建立之初,分封制和郡縣制兩種制度一直吵到了這個王朝的滅亡。雖然,在嬴政的支持下,贊同郡縣制的李斯等改革派取得了勝利,整個秦王朝也全面實行郡縣制。而有人就上書嬴政很果斷地認為,如果王朝不實行分封制,用不了十幾年就會天下大亂,帝國就會滅亡!
事隔十幾年之後,果然如此!預言變成了現實!劉邦集團的文化水平都很高,蕭何、張良等人都是大知識分子,他們肯定也討論過當年秦王朝內部討論的問題。對他們來講,全面實行郡縣制是不成熟的,中國太龐大了,當時的政治、經濟、交通、風俗等條件的限制,中央的輻射範圍是有限的,那些邊遠、偏僻的地方中央政權更是無法觸及到的。而分封制也是不能實行的,周王朝的悲劇就活生生的擺在他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