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彭越感動地都想給呂后磕頭了,哽咽地說道:“弟妹,你真是個好人啊!”彭越心情愉快地跟著呂后又回到了洛陽。“這個世界好人還是有的!”彭越又對未來充滿了期望。

  彭越錯了,他錯看了呂后這個人,不過當時很多人都錯看了她,彭越最後栽在呂后手裡也不算冤了!

  呂后對劉邦說:“你傻啊,你把他放走,他能從一個黑道老大混到現在的一方諸侯,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你要麼別動他,要動就要斬草除根,不留後患;現在沒殺他不說,還把他流放到蜀地,讓他已經對咱產生了怨恨之心,以後一旦有了機會,肯定會報復的!”

  呂后這女人真的夠狠,標準的武則天版。劉邦還顧念一些昔日一起戰鬥的情分,不忍殺了彭越;而呂后卻能做到心狠手辣,無情無義,怪不得日後能成為中國第一個女主掌國的典範。從這件事上,呂后比劉邦強多了,在性格上也許她更適合做這個皇帝。

  我們也不知道劉邦聽到這話會不會對他老婆產生恐懼感之類的,不過他聽從了這個建議。下令重新審訊彭越謀反一案,呂后親手作出最高指示“搜尋一切可以搜尋到的證據,秉著雞蛋裡挑骨頭的認真負責態度、敢想敢幹的思想精神來審查這個案子”。

  彭越一案一時越變越嚴重,彭越簡直就成了一個絕世大惡魔,已經危害到了整個地球的和平。大家都公認應該誅滅他的家族,否則就無法維護世界的和平,弘揚人間的正氣!

  劉邦欣然同意,為那些和平衛士,為那些為此案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升官賞錢。彭越及其家族全被誅殺。同時,當時法令規定謀反者的後果是很殘酷的,要把他的肉作成丸子以儆效尤,警告其他人不要造反。

  彭越的結局真的很慘!他的一生也堪稱是一代豪傑,能從一名小小的盜賊最後做到一代諸侯,幾乎就要和劉邦平起平坐的地步,可惜他的政治鬥爭思想也很落後,最後落個身死族滅的下場,讓後人可悲可嘆!

  英布之死

  韓信死了,彭越也被殺了,而且更慘;諸侯王里勢力最大的就剩下英布了。人家那兩位一位是劉邦的下屬,一位是劉邦的鐵哥們,都最後遭了劉老大的毒手,更別說自己這個半路出家的和尚(是從項羽陣營里投降過來的)。給誰都要反的,為了還想好好的活下去,只能造反而且是不得不造反,英布最後造反,真的是屬無奈。

  不過英布的性格前面我們也說過,殘忍好殺暴怒無常,一副典型的黑社會老大的風格,沒什麼腦子,只知道砍人殺人。所以,他針對劉邦屠殺諸侯王的行動,可不像韓信、彭越那樣思前考後,就倆字“造反”!你想殺我,沒門兒,每天厲兵秣馬就等劉邦打過來,好跟這個無情無義的老傢伙干一仗。他這麼蠻幹反而為自己保得一時的平安。同時,英布也不傻,吸取了韓信、彭越的教訓,我就是不去你那,就在家裡呆著,我就領著一幫小弟等候你的大駕光臨。劉邦一時還真的不敢輕舉妄動。

  英布這人沒什麼智謀,就認死理,反而收到奇效!

  雙方倒也一直平安無事,和平共處了幾年。

  但是劉邦知道,英布早晚都有可能反,所以就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太家討論。

  參加會議的各位將領都表示:“現在除了發兵出擊,坑殺那傢伙外,還有什麼需要討論的嗎?”

  劉邦聽了搖頭苦笑。誰也不知道劉邦心中在想什麼,而夏侯嬰看出劉邦心中的擔憂,立刻召見楚國故令尹薛公,問他對英布造反的看法。

  薛公道:“英布這傢伙肯定是要反的。”

  夏侯嬰問:“為什麼呢?皇上已經給他不少的封地了,並給給他爵位,他還有什麼理由非造反不可?”

  薛公解釋說:“去年彭越被殺,前年韓信也遇害了,這三個人原本軍事功勞最大,可謂同功一體,因此英布也自疑禍將及身,故非造反不可了!”

  夏侯嬰聽後覺得有些道理,就回去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劉邦,劉邦聽後立即召見此人。  劉邦問薛公,如何才能有效對付英布。

  薛公說:“英布這個人的戰術雖高明,戰略卻頗拙劣,不足畏也!”

  劉邦問其故。

  薛公說:“如果英布在戰略上使出上計,函谷關以東的土地可能就不再歸漢所有了。如果能使出中計,最後的勝敗很難說。但若採行下計,陛下可以安枕無憂。”

  “上計指的是?”

  “向東攻陷吳國,向西攻取楚國,北上併吞齊魯,傳檄燕趙,然後鞏固城牆,堅守不出,那麼函谷關以東,就不再是漢的地盤了。”

  “中計指的是?”

  “向東攻陷東吳,向西攻取楚國,合併韓魏,占據敖倉的糧食,然後守住成皋的出口,這樣的話,勝敗現在還不好定論啊。”

  “那麼下計又指什麼呢?”

  “向東攻陷楚國,向西攻取下蔡,然後將輜重保留在越地,然後死守長沙,如果這樣的話,陛下可安枕無憂,漢王朝不會出什麼大麻煩了。”

  劉邦聽了這玄乎其玄的分析,一身冷汗,繼續問:“你判斷英布會採用哪種戰略!”

  “英布會採用下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