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巫蠱”曾經是婦女相互仇視時發泄私憤的通常方式之一。漢代宮廷婦女和貴族婦女中因嫉妒而使用“巫蠱”之術,使得這種迷信意識嚴重侵入上層社會生活。(西漢後宮盛行“巫蠱”的情形,可以通過漢武帝許皇后的事跡得到說明。)

  漢代宮廷中“巫蠱”事,以民間巫術的興起為背景,同時又助長了神秘主義意識在社會禮俗中的滲透。

  漢武帝晚期“巫蠱之禍”的發生,因衛皇后的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案拉開了序幕。

  征和二年(前91),有人舉報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又派人用巫術詛咒漢武帝,並且在漢武帝經常經過的甘泉宮馳道埋偶人(顏師古註:“甘泉宮在北山,故欲王皆言上也。刻木為人,像人之形,謂之‘偶人’。”),祝詛之言十分惡毒。於是公孫賀父子死於獄中,整個家族都被處死。《漢書·武帝紀》記載:“二年春正月,丞相賀下獄死。”數月之後,衛皇后的女兒諸邑公主和陽石公主都因為巫蠱罪行處死。

  漢武帝病重時,江充奏言皇帝的疾祟在於“巫蠱”,於是漢武帝以江充為使者治“巫蠱”。江充率領胡巫掘地尋求偶人,逮捕施行巫術的嫌疑人,嚴加拷問。有人說,他們挖出來的偶人,常常就是他們故意預先埋設的。他們逮捕所謂“夜祭祠祝詛者”,也往往是由胡巫以酒灑地,偽造現場。按照顏師古的分析,是“(江)充遣巫污染地上,為祠祭之處,以誣其人也”。所以少傅石德在勸太子劉據起兵誅江充時說:前丞相公孫賀父子、兩公主及衛氏親族都因此致罪,現在又有胡巫和使者掘地得徵驗,不知是胡巫事先放置的,還是真的就有,根本無以自明。

  《漢書·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記載:江充主持查辦“巫蠱”案,預先體會漢武帝的疑心,稱宮中有蠱氣,進入後宮以及朝廷最高執政集團辦公地點,到處挖掘,甚至御座也被破壞。據說他們在太子宮“掘蠱”時,真的找到了6個針刺桐木人。江充肆無忌憚,似乎事先得到了漢武帝的某種明示或暗示,所以敢於在宮中“掘蠱”,甚至直接沖犯皇后和太子。

  當時漢武帝患病,在甘泉宮避暑休養,長安只有皇后、太子在。太子劉據處於極被動的形勢下,召問少傅石德,石德說,巫蠱大案,可能是江充等人有意製造,現在聖上住在甘泉宮,但是皇后及家吏請問都沒有回音,至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猖獗,太子難道忘記了扶蘇的教訓嗎?(秦始皇東巡途中去世,趙高、李斯、胡亥發動政變,偽造秦始皇遺詔,逼令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使胡亥得以取得帝位。)石德用秦公子扶蘇的悲劇警告劉據,劉據於是終於下決心起兵殺江充。征和二年(前91)七月壬午這一天,派賓客以使者身份收捕江充等人。又向皇后匯報,發中廄車載射士,出武庫兵,髮長樂宮衛,告令百官曰江充反。於是斬江充示眾,又將胡巫燒死在上林中。

  一直被看作溫良敦厚的劉據,這時候顯示出了英雄氣概。

  面對政府軍的進攻,劉據動員數萬市民戰於長安城中,漢代最嚴重的政治動亂“巫蠱之禍”爆發。

  當時在甘泉宮休養的漢武帝命令嚴厲鎮壓太子軍,又具體指示:捕斬反者,根據功過,自有賞罰;以牛車作掩護,避免短兵相接,力爭多殺傷士眾;堅閉城門,不要讓反者逃出。

  漢武帝迅速回到長安,停住城西建章宮,下詔調集三輔近縣兵員,親自進行指揮。太子軍與政府軍大戰五日,死者數萬人。太子兵敗,出城東逃,在追捕中自殺。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統治晚期發生的一場特別劇烈的政治風暴,導致了漢帝國統治上層嚴重的政治危機。

  漢武帝在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之後數日,嚴厲斥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請罪,漢武帝仍然命令押送掖庭獄懲處。夫人回頭還顧,漢武帝則厲聲喝斥道:快走,你別想再活著了!

  夫人死於雲陽宮,據說當時暴風揚塵,百姓感傷。鉤弋夫人在夜色中被草草安葬,墓上只作了簡單的標識。傳說“殯之而屍香一日”,殯殮之後,她的遺體整天散發著香氣。

  鉤弋故事

  漢昭帝的生母鉤弋夫人出身於河間。漢武帝巡狩經過河間的時候,望氣者說,雲氣顯示,此地有奇女子。漢武帝於是急令使者召見。

  面見皇帝時,這女子兩手握拳,漢武帝親自為她展開指掌。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

  “拳夫人”進為婕妤,居於鉤弋宮,大受寵愛。太始三年(前94)生了皇子劉弗陵。劉弗陵號“鉤弋子”,據說懷孕14個月才臨產。漢武帝說:聽說古時帝堯14個月才出生,今鉤弋子也是同樣。於是宣布將劉弗陵所出生宮殿的宮門改名為“堯母門”。

  後來衛太子劉據敗亡,而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多有過失,寵姬王夫人的兒子齊懷王、李夫人的兒子昌邑哀王都過早去世,而鉤弋子年五六歲時,健康聰明,漢武帝常說“這孩子像我”,又感念他的出生與眾不同,心中十分喜愛,有心立為太子,只是因為年幼,擔心即位後女主專恣擾亂國家政治,長期猶豫不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