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24年憲法並未明確實行黨禁,也未否認多黨制的合法性。1924年,共和人民黨內部出現嚴重的政治分歧,凱末爾以及伊斯梅特代表的左翼激進勢力與海珊·勞夫(Hüseyin Rauf Orbay,1881—1964年)領導的右翼溫和派形成明顯的對立狀態。1924年11月,海珊·勞夫領導的32名右翼溫和派議員宣布脫離共和人民黨,組建進步共和黨(Progressive Republican Party),獲得政府批准。進步共和黨倡導西方國家的自由民主模式,主張司法獨立、權力制衡和保障公民自由的原則,反對凱末爾實行的極權政治以及國家主義和政府干預的經濟政策,強調鼓勵私人投資和吸引國外投資,具有自由主義的濃厚色彩。1925年3月,大國民議會頒布維護秩序法,給予政府以平息國內叛亂和打擊政治反對派的廣泛權力。1925—1927年兩年間,超過500人被根據維護秩序法建立的特別法庭判處死刑。1925年6月,進步共和黨由於涉嫌參與庫德人的叛亂,遭到政府取締,土耳其共和國的政治生活進入一黨制時代。此後20年間,土耳其共和國的合法政治反對派不復存在,共產主義和庫爾德民族主義構成土耳其共和國境內主要的非法政治勢力。

  進步共和黨創建者,右二為海珊·勞夫

  1927年,凱末爾獲得大國民議會319名議員中288名議員的支持,第二次當選總統。1930年8月,凱末爾委託共和人民黨的溫和派成員費特希·奧克亞爾(Ali Fethi Okyar,1880—1943年)組建新的政黨,取名自由共和黨(Liberal Republican Party),作為民主政治的點綴和制約總理伊斯梅特的政治工具。費特希·奧克亞爾1903年畢業於伊斯坦堡軍事學院,1907年加入統一與進步協會,1913年當選奧斯曼帝國議員,1918年創立奧斯曼人民黨,1921年出任安卡拉政府的內務部長,1923年8月和1924年11月兩度出任內閣總理,1925年起出任土耳其駐法國大使。自由共和黨的綱領包括:奉行共和主義、世俗主義和自由主義,反對政府的經濟壟斷,主張降低稅收和穩定貨幣政策,增加農業信貸,鼓勵民間投資和吸引國外投資,實行直接選舉,保障公民言論自由,保障婦女權益。費特希·奧克亞爾儘管長期追隨凱末爾,卻與伊斯梅特積怨甚深。自由共和黨作為議會內部的反對黨,繼承1924年海珊·勞夫創建的進步共和黨的衣缽,激烈抨擊伊斯梅特政府的經濟政策,進而成為反對共和人民黨一黨獨裁的政治平台。在自由共和黨宣布成立後的12天內,1.3萬人申請加入該黨。1930年9月,費特希·奧克亞爾訪問伊茲密爾,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自由共和黨於1930年8月創建初期,僅占據大國民議會的15個席位。在同年10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儘管受到官方的干預和阻撓,自由共和黨仍然獲得大國民議會502個席位的30個席位,其潛在的社會動員能量和政治空間由此可見一斑。1930年11月,自由共和黨迫於共和人民黨的壓力而在成立99天之後宣告解散,是為凱末爾時代一黨制極權政治的插曲。此後10餘年,反對派政黨在土耳其的政治舞台上銷聲匿跡,共和人民黨成為唯一的合法政黨。獨立人士曾經在1931年的議會選舉中獲得30個席位,在1935年的議會選舉中獲得16個席位,可謂共和人民黨一黨獨裁政治的點綴。

  費特希·奧克亞爾

  1931年,凱末爾獲得大國民議會317名議員中289名議員的支持,第三次當選總統。同年,共和人民黨召開第三次大會,通過黨綱和黨章,確定共和人民黨與土耳其國家機構的重合關係,共和人民黨主席兼任共和國總統,副主席兼任內閣總理。1935年,共和人民黨召開第四次大會,決定實行共和人民黨與政府機構的一體化,共和人民黨總書記兼任政府的內政部長,共和人民黨地方組織的負責人兼任省長。政黨政治與政府政治渾然一體,凱末爾等同於共和人民黨而共和人民黨等同於土耳其共和國,成為凱末爾時代土耳其政治制度的明顯特徵。所謂的“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領袖”,構成凱末爾主義的基本政治原則。

  20世紀30年代中期,共和人民黨成員為124萬人,約占土耳其總人口的7.7%,共和人民黨的地方組織分布於全國62個省中的50個省。1931年,凱末爾建立所謂的“人民園地”和“人民之家”,作為從屬於共和人民黨的民間組織。“人民園地”包括479個分支機構,“人民之家”包括4 322個分支機構。“人民園地”和“人民之家”的宗旨是,宣傳共和人民黨的基本綱領和凱末爾主義的意識形態,在文化、教育、衛生和社會福利諸多層面控制民眾,進而構建連接城市與鄉村的紐帶。

  1935年,凱末爾獲得大國民議會399名議員中389名議員的支持,第四次當選總統。同年,共和人民黨召開第四次大會,明確規定將凱末爾主義作為共和人民黨的綱領和“基本的和不可改變的原則”。1937年,凱末爾主義被寫入憲法,成為土耳其共和國的官方意識形態,凱末爾主義遂被稱作“土耳其人的宗教”。1938年11月凱末爾去世後,共和人民黨宣布凱末爾為該黨“永遠的領袖”,伊斯梅特則以共和人民黨“終身主席”的身份出任土耳其共和國總統。

  作者點評:

  安納托利亞無疑是具有久遠文明傳統和深厚歷史積澱的古老土地,然而土耳其共和國卻是誕生在奧斯曼帝國廢墟之上的嶄新國家。歷經第一世界大戰結束後風雨飄搖的動盪時代,踏過崎嶇顛簸的艱難旅程,歷史的車輪從伊斯坦堡向安卡拉一路駛來,奧斯曼帝國的身影漸行漸遠,安納托利亞大地重新迎來了現代化的活力和生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