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摩哈赤戰役

  蘇萊曼一世

  1570年,奧斯曼帝國的海軍擊敗威尼斯艦隊,占領賽普勒斯。此後,蘇丹政府將大量的突厥人從安納托利亞移入賽普勒斯,而將賽普勒斯操希臘語的居民遷往安納托利亞的安塔里亞一帶,賽普勒斯的人口構成由此開始發生改變。1645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一度遠征克里特島,占領克里特島的多處港口。

  三、伊斯蘭世界的征服

  奧斯曼帝國崛起於伊斯蘭世界的邊境地帶,對基督教世界的聖戰可謂奧斯曼帝國的立國之本。自16世紀開始,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權力逐漸延伸到伊斯蘭世界的腹地。蘇丹塞里姆一世(Selim I,又譯塞利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即位後,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主要表現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土兼併。奧斯曼帝國征服伊斯蘭世界的主要對手,是崛起於伊朗高原西北部的薩法維王朝和雄踞阿拉伯世界的馬木路克王朝(Mamluk Sultanate,又譯馬木留克王朝)。薩法維王朝(Safavid Dynasty,又譯薩非王朝)於1501年建立後,為抗衡奧斯曼帝國的霸權,尊奉什葉派伊斯蘭教作為官方信仰,支持反叛奧斯曼蘇丹的部族勢力和蘇非教團,威脅奧斯曼帝國的東部。奧斯曼人的軍隊首先平息安納托利亞東部的反叛勢力,繼而於1514年在安納托利亞東部的查爾迪蘭重創伊斯馬儀沙的波斯軍隊,一度攻占薩法維王朝的首都大不里士及亞塞拜然諸地。1515年,蘇丹塞里姆一世降服庫爾德斯坦,迫使生活在西起烏爾米耶湖、東至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庫德人承認奧斯曼帝國的宗主權。此後,奧斯曼帝國的擴張矛頭指向馬木路克王朝。

  塞里姆一世

  自1258年巴格達陷落和阿拔斯王朝滅亡之後,馬木路克王朝領有埃及、敘利亞和阿拉伯半島西部的希賈茲諸地,既是穆斯林抵禦蒙古入侵的中堅力量,也是宗教聖城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的保護者,控制幾乎整個阿拉伯世界,儼然成為遜尼派伊斯蘭教的象徵。開羅的馬木路克蘇丹暗中勾結伊朗的薩法維王朝,試圖與伊斯坦堡的奧斯曼蘇丹分庭抗禮,而陶魯斯山則是奧斯曼帝國與馬木路克王朝的分界線。

  1516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越過陶魯斯山,攻入敘利亞,在阿勒頗附近的馬爾吉達比克擊敗馬木路克王朝的軍隊,馬木路克蘇丹陣亡,阿勒頗、大馬士革、的黎波里、耶路撒冷以及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被納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哈里發穆塔瓦基勒在阿勒頗大清真寺賜封蘇丹塞里姆一世“麥加與麥地那的僕人”的稱號。

  1517年,奧斯曼人的軍隊自加沙出發進入尼羅河流域,攻占開羅,馬木路克蘇丹統治下的埃及被納入奧斯曼國家的版圖,麥加的謝里夫家族將聖城的鑰匙贈予塞里姆一世,希賈茲的貝都因人部落隨後宣誓效忠於伊斯坦堡的蘇丹。奧斯曼帝國的艦隊隨後抵達亞歷山大港,將蘇丹塞里姆一世率領的得勝之師以及馬木路克王朝庇護下的哈里發穆塔瓦基勒和為數眾多的埃及工匠運回伊斯坦堡。阿拉伯世界的降服,標誌著奧斯曼帝國不再僅僅是聖戰的征服者,而且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統治者,儼然是伊斯蘭教的象徵。

  蘇萊曼一世即位後,以遜尼派穆斯林的保護者自居,討伐尊奉什葉派的伊朗薩法維王朝。奧斯曼人的軍隊在東部戰場再度擊敗薩法維王朝的軍隊,吞併庫爾德斯坦,占領伊拉克,兵抵波斯灣西側的哈薩一帶。1555年,奧斯曼帝國與薩法維王朝簽署《阿瑪西亞和約》,確定以喬治亞和扎格羅斯山作為雙方的分界線。1583—1584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擊敗薩法維王朝的軍隊,吞併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控制南高加索地區。

  1533年,奧斯曼人的軍隊進入北非馬格里布地區,征服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利比亞諸地。1547年,奧斯曼軍隊攻占薩那,進而將葉門劃分為沿海和內陸兩省。1568年,奧斯曼軍隊擊敗反叛的栽德派武裝,再度攻占薩那,隨後合併葉門沿海和內陸兩省。1576年,奧斯曼軍隊占領菲斯,迫使摩洛哥向伊斯坦堡的蘇丹稱臣納貢。

  16世紀堪稱奧斯曼帝國的黃金時代,伊斯坦堡的蘇丹統治著歐亞非三洲的中央地帶。在東南歐,多瑙河和薩瓦河以南皆被納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位於匈牙利與黑海之間的特蘭西瓦尼亞、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和克里米亞的統治者成為蘇丹的附庸。在亞洲,高加索山以南、扎格羅斯山以西、波斯灣以北、紅海以東的廣大地區處於奧斯曼帝國蘇丹的統治之下。在非洲,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成為奧斯曼帝國蘇丹統治下的行省,埃及以西的馬格里布地區,包括的黎波里、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從屬於伊斯坦堡的宗主權。黑海和紅海儼然是奧斯曼帝國的內湖,多瑙河、尼羅河以及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則被視作奧斯曼帝國橫跨三洲之遼闊疆域的象徵,伊斯蘭教的三大宗教聖城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的清真寺在舉行聚禮的儀式上祝福著伊斯坦堡的蘇丹。鼎盛的奧斯曼帝國,令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和薩法維王朝統治的伊朗相形見絀。

  1300—1683年奧斯曼帝國的領土變遷

  作者點評:

  奧斯曼人的國家自14世紀初橫空出世,在百餘年間攻城拔地,兼併安納托利亞,征略巴爾幹半島,降服阿拉伯地區,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一路凱歌,開創600年基業,雄踞於亞非歐大陸的中央地帶,東地中海世界的政治格局由此明顯改變。奧斯曼帝國堪稱世界歷史上屈指可數的疆域遼闊和人口眾多的龐大帝國,長期的戰爭貫穿於奧斯曼帝國的興衰歷程。對於信仰不同宗教的諸多民族的征服和統治,無疑是奧斯曼帝國的驕傲,而民族矛盾與教派對立的錯綜交織,最終成為奧斯曼帝國解體和崩潰的歷史隱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