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蓋□之言出也, 走而外出也。無所處, 言士兵臨陣逃走, 則無處

  可居也。罷猶敗也。罷無所生, 言士兵臨陣敗退, 則無生路也。

  蓋秦之法制, 士兵臨陣逃走或敗退, 皆不免於死刑, 故其言如此。

  3 . ⋯⋯明主不濫富貴其臣。所謂富者, 非粟米珠玉也? 所

  謂貴者, 非爵位官職也? 廢法作私, 爵祿之, 富貴⋯⋯

  朱師轍曰“: 富貴下當有之字。”

  亨按: 此文兩也字與耶字同義, 皆反詰語氣詞。朱於富貴下

  補之字, 是也。但文意仍不完足。余謂此下當有濫也二字。廢

  法作私, 爵祿之, 富貴之, 濫也, 言國君以爵祿富貴予其臣, 不依

  法度, 而徇私情, 即上文所謂濫也。

  附二:高亨與《商君子》新校327

  4 . ⋯⋯ 亡國之欲, 賤爵輕祿, 不作而食, 不戰而榮, 無爵而

  尊, 無祿而富, 無官而長⋯⋯

  亨按: 欲字義不可通, 疑當作俗, 或二字古通用也。荀子解

  蔽篇“: 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又曰“: 由俗謂之道, 盡矣。”楊

  注“: 俗當為欲。”荀子上文作欲,下文作俗,俗顯系誤字,楊注是

  也。此欲俗互誤之證。釋名釋言語:“俗, 欲也。俗, 人之所欲

  也。”此又俗欲相通之證。此文所謂“ 賤爵輕祿”云云, 乃商子所

  認為亡國之俗之具體內容, 則欲當作俗, 明矣。

  5 . ⋯⋯所謂強者, 天下勝, 天下勝, 是故合力⋯⋯

  亨按“: 天下勝,天下勝”二句當作“勝天下,勝天下”,蓋傳寫

  之誤也。此言所謂強者乃勝天下也。勝天下故能集中人民之力

  也。下文雲:“勇強不敢為暴, 聖知不敢為詐”, 即勝天下之實際

  也。若作“天下勝, 天下勝”, 則意適相反矣。

  境內篇

  1 . ⋯⋯一人羽而輕其四人, 能人得一首, 則復⋯⋯

  孫詒讓曰“: 羽當為死,輕當為剄,言同伍之中,一人死事,四

  人不能救, 則受刑也。”亨按: 死與羽形不相近, 無由致誤。羽當

  作兆,形似而誤。兆借為逃,二字古通用。莊子天下篇“: 兆於變

  化。”釋文:“兆本或作逃。”即其證。一人逃而剄其四人, 是說一

  個逃跑則加刑於其同伍四人, 即同伍連坐之法。

  2 . ⋯⋯百將屯長不得斬首; 得三十三首以上, 盈論, 百將屯

  長賜爵一級⋯⋯

  朱師轍曰“: 百將屯長責在指揮,故不得斬首。或曰:不得當

  作不退。”

  亨按: 百將屯長皆身臨戰陣, 豈能雲不得斬首哉。余謂斬首

  當作首斬, 傳寫誤倒。“不得首, 斬”為句, 謂百將屯長不得敵人

  328 附錄

  之首級, 則處以斬刑也。若得敵人之首三十三, 則滿乎規定, 而

  百將屯長皆賜爵一級矣。此正言對百將屯長之賞罰也。

  3 . ⋯⋯將, 短兵四千人⋯⋯

  亨按: 將上當有大字, 傳寫誤脫。此處之大將即下文之大

  將。唯其為大將, 故有短兵四千人。如無大字, 則將乃各級將官

  之通名, 豈得雲短兵四千人哉。

  4 . ⋯⋯爵吏而為縣尉, 則賜虜六, 加五千六百⋯⋯

  亨按: 虜, 奴隸也。加疑當作化, 形似而誤。化借為貨, 古幣

  銘文以化字為貨字。(見吳大說文古籀補)貨者, 錢幣之稱。此

  言爵吏而為縣尉者, 在戰勝之後, 賜以奴隸六人及錢五千六百

  也。墨子號令篇曰“: 守城者,男子賜二級,女子賜錢五千。”墨子

  所言乃守城有功, 賜錢於女子, 商子所言乃戰爭有功, 賜奴隸及

  錢於爵吏。可證古代有賜錢賞功之制度。

  5 . ⋯⋯以戰故, 暴首三, 乃校三日, 將軍以不疑致士大夫勞

  爵。(夫勞爵, 其縣過三日, 有不致士大夫勞爵, 能) 其縣四尉。

  訾由丞尉⋯⋯

  弧中十七字,原在上文,依孫詒讓校移此。孫雲“: 夫勞爵三

  字, 衍。能當為罷。”

  亨按“: 暴首三”下當有“日”字,傳寫誤脫,言公布或陳列戰

  士所得之敵人耳級三日也。乃校三日言檢查三日也。夫勞爵三

  字似非衍文, 疑夫當作失, 形似而誤。失勞爵言勞爵有漏失或差

  誤也。罷其縣四尉, 言罷免其縣四尉官也。訾, 議也。丞尉, 縣

  丞縣尉。訾由丞尉, 言由縣丞縣尉議定其罪。

  6 . ⋯⋯千人環視, 諫黥劓於城下⋯⋯

  孫詒讓曰“: 環讀為。說文‘: ,車裂人也。’”

  朱師轍曰“: 當從綿眇閣本作規。”

  亨按: 千人環為句, 乃規字之誤。規借為窺, 千人環窺, 謂

  附二:高亨與《商君子》新校329

  千人圍而觀之也。諫字未詳, 疑是衍文。蓋淺人誤以規為規諫

  之規, 因注諫字於其下, 傳寫又誤入正文也。或黥字重出, 又以

  形近誤為諫也。此言陷隊之士不能死於其事, 則在千人圍觀之

  下, 黥之劓之於城下也。孫說非是。

  7 . ⋯⋯其陷隊也, 盡其畿者; 畿者不足, 乃以欲級益之⋯⋯

  亨按:畿疑借為祈,二字古通用。周禮肆師“: 及其祈珥。”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