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他的背有些駝,面容清癯。
走路很慢,講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教育的措施時,倒剪雙手,慢條斯理的講了起來。
他先從匡衡鑿壁偷光講起,引經據典,勸學生惜時如寶,後又講到抗日中要一致對外,反對賣國投降。
白沙鎮小住(2)
學生聽得寂靜無聲,有時,陳先生的安慶方言,引起學生一陣陣笑聲。
40分鐘後,陳獨秀講話結束,師生起立,兩旁鼓掌,陳獨秀在周校長陪同下微笑點頭走出鶴年堂。
出了禮堂後,周光年說:“聽先生講話,如訴家常,像是一位老私塾先生,平易近人,不像大政治家滿口大道理。
陳獨秀說:“我本來就很普通,現在想當一個私塾先生,只怕沒有人要呢。
周光年聽了,笑著說:“先生客氣。
陳獨秀夫婦在白沙鎮時,正趕上鄧蟾秋70大壽,鄧請陳獨秀題字留念。
當時,陳獨秀住在大禮堂前左側一室,他在餐廳用大筆寫了“大德必壽”4字,又寫了隸書體“壽考作仁”4字。
鄧蟾秋笑容滿面地說:“謝謝。
陳獨秀說:“按年齡,你比我大,論財富,你比我多,怎樣寫都不過分。
鄧蟾秋高興極了,如當珍寶,收藏了起來。
周光年說:“陳先生的話,不僅是可以適用鄧先生一個人,大德必壽,壽考作仁,其實是條公理,不如將來找個人,刻在校內,如何?”鄧蟾秋笑笑說:“好、好。
這是陳先生給我們的學校增添了景致呀!”天氣漸冷,陳獨秀夫婦又搬回江津,這次鄧仲純做通了夫人的工作,同意將黃荊街83號延年醫院後院房子騰出四五間,讓陳獨秀住。
房子多了,陳獨秀將嗣母謝氏也接了過來。
胡宗南、戴笠來訪(1)
1938年深秋,陳其昌從上海繞道香港見陳獨秀。
陳獨秀不高興,問:“你怎麼來了? 我已和托派沒有關係了。
“你在報上發表信,我知道你也是沒有辦法。
陳其昌從口袋裡拿出托洛茨基6月25日寫給李福仁的信,上面說:“陳獨秀對我們中國支部保持很謹慎的態度,我絕對能夠理解。
他在中國太出名,他的每一步行動都受著當局的管制……
他無論如何得跑到外國來,這是我最深的信心。
陳獨秀說:“你來看我,就是要我到外國去?”陳其昌說:“你在江津,和幽禁沒有什麼區別,你連生活費也難保。
陳獨秀在重慶寫《民族野心》、《論游擊隊》等文攻擊中共抗戰政策,上海托派做出《我們對於獨秀同志的意見》,希望與D·S獲得共同一致的正確結論。
提到生活費,陳獨秀說:“《時事新報》約我當主筆,每月有一點津貼,亞東有時也還給一點版稅。
陳其昌說:“賣文為生,終究辛苦,不如到國外,再轟轟烈烈干一下。
托派在上海、香港有四五十人,陳獨秀覺得,從老彭開始,猴子、長子、劉仁靜都是左得出奇,認為民主革命已完結,懷疑國民會議口號,和其他黨派搞同盟軍是機會主義。
他說:“現在的托派不是抗日,而是滿紙攻擊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所以史達林派攻擊我們,得到各方面的回聲。
我不和你們劃清界線,我怎麼和群眾見面?” 11月6日,毛澤東說:“假如共產黨採取了陳獨秀的取消主義的話,今天的抗日戰爭及其長期支持是不能設想的。
談到中國托派前途,陳獨秀說:“沒有前途,除非改變態度,改變過去的錯誤方針。
猴子這班人,只曉得擺第四國際的大架子,閉關自守、自立為主,連第四國際的威望也一掃乾淨。
11月3日,陳獨秀在白竹紙上用小字給托洛茨基寫了一封信,說:“中共人數遠遠超過我們,然亦只是些知識分子和沒有一點工人階級基礎的武裝隊。
我們在上海、香港二處有組織的人共計不滿50;其餘全國各地游離分子大約在百人以上。
他將信交陳其昌轉寄。
1939年1月9日,托派臨委見到陳其昌帶回的陳獨秀致托洛茨基的信後,作出《給國際的政治工作報告》,附在陳獨秀的信後,駁斥陳獨秀在給托洛茨基的信中說他們是“極左派”。
托洛茨基3月11日寫信給陳獨秀,說:“我很難形成一種確定見解,來判斷我們的同志的政治意見,或判斷他們極左主義的程度,因之也不能判斷我們的老朋友方面對於他們的嚴斥是否正確。
“我非常喜歡我們的老朋友在政治上仍舊是我們的老朋友,雖然會有若干的分歧。
托洛茨基再次建議陳獨秀到美國來。
3月初,嗣母謝氏已臥床不起,因謝氏已有78歲,眼又失明,陳獨秀平日親手為謝氏盛飯夾菜,十分孝順。
在生活的動盪和日本飛機來回的驚叫中,謝氏終於在3月22日去世。
陳獨秀身披麻衣,為嗣母辦了後事。
謝氏是昔凡夫人,一生未生育,陳獨秀從小過繼給她為嗣子。
陳獨秀在外,謝氏一直和高曉嵐生活在一起。
陳獨秀與高君曼生的兒子哲民在北平大學讀書時,謝氏叫北京“崇古齋”牛老闆每月從陳昔凡股息中補助30元給哲民。
走路很慢,講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教育的措施時,倒剪雙手,慢條斯理的講了起來。
他先從匡衡鑿壁偷光講起,引經據典,勸學生惜時如寶,後又講到抗日中要一致對外,反對賣國投降。
白沙鎮小住(2)
學生聽得寂靜無聲,有時,陳先生的安慶方言,引起學生一陣陣笑聲。
40分鐘後,陳獨秀講話結束,師生起立,兩旁鼓掌,陳獨秀在周校長陪同下微笑點頭走出鶴年堂。
出了禮堂後,周光年說:“聽先生講話,如訴家常,像是一位老私塾先生,平易近人,不像大政治家滿口大道理。
陳獨秀說:“我本來就很普通,現在想當一個私塾先生,只怕沒有人要呢。
周光年聽了,笑著說:“先生客氣。
陳獨秀夫婦在白沙鎮時,正趕上鄧蟾秋70大壽,鄧請陳獨秀題字留念。
當時,陳獨秀住在大禮堂前左側一室,他在餐廳用大筆寫了“大德必壽”4字,又寫了隸書體“壽考作仁”4字。
鄧蟾秋笑容滿面地說:“謝謝。
陳獨秀說:“按年齡,你比我大,論財富,你比我多,怎樣寫都不過分。
鄧蟾秋高興極了,如當珍寶,收藏了起來。
周光年說:“陳先生的話,不僅是可以適用鄧先生一個人,大德必壽,壽考作仁,其實是條公理,不如將來找個人,刻在校內,如何?”鄧蟾秋笑笑說:“好、好。
這是陳先生給我們的學校增添了景致呀!”天氣漸冷,陳獨秀夫婦又搬回江津,這次鄧仲純做通了夫人的工作,同意將黃荊街83號延年醫院後院房子騰出四五間,讓陳獨秀住。
房子多了,陳獨秀將嗣母謝氏也接了過來。
胡宗南、戴笠來訪(1)
1938年深秋,陳其昌從上海繞道香港見陳獨秀。
陳獨秀不高興,問:“你怎麼來了? 我已和托派沒有關係了。
“你在報上發表信,我知道你也是沒有辦法。
陳其昌從口袋裡拿出托洛茨基6月25日寫給李福仁的信,上面說:“陳獨秀對我們中國支部保持很謹慎的態度,我絕對能夠理解。
他在中國太出名,他的每一步行動都受著當局的管制……
他無論如何得跑到外國來,這是我最深的信心。
陳獨秀說:“你來看我,就是要我到外國去?”陳其昌說:“你在江津,和幽禁沒有什麼區別,你連生活費也難保。
陳獨秀在重慶寫《民族野心》、《論游擊隊》等文攻擊中共抗戰政策,上海托派做出《我們對於獨秀同志的意見》,希望與D·S獲得共同一致的正確結論。
提到生活費,陳獨秀說:“《時事新報》約我當主筆,每月有一點津貼,亞東有時也還給一點版稅。
陳其昌說:“賣文為生,終究辛苦,不如到國外,再轟轟烈烈干一下。
托派在上海、香港有四五十人,陳獨秀覺得,從老彭開始,猴子、長子、劉仁靜都是左得出奇,認為民主革命已完結,懷疑國民會議口號,和其他黨派搞同盟軍是機會主義。
他說:“現在的托派不是抗日,而是滿紙攻擊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所以史達林派攻擊我們,得到各方面的回聲。
我不和你們劃清界線,我怎麼和群眾見面?” 11月6日,毛澤東說:“假如共產黨採取了陳獨秀的取消主義的話,今天的抗日戰爭及其長期支持是不能設想的。
談到中國托派前途,陳獨秀說:“沒有前途,除非改變態度,改變過去的錯誤方針。
猴子這班人,只曉得擺第四國際的大架子,閉關自守、自立為主,連第四國際的威望也一掃乾淨。
11月3日,陳獨秀在白竹紙上用小字給托洛茨基寫了一封信,說:“中共人數遠遠超過我們,然亦只是些知識分子和沒有一點工人階級基礎的武裝隊。
我們在上海、香港二處有組織的人共計不滿50;其餘全國各地游離分子大約在百人以上。
他將信交陳其昌轉寄。
1939年1月9日,托派臨委見到陳其昌帶回的陳獨秀致托洛茨基的信後,作出《給國際的政治工作報告》,附在陳獨秀的信後,駁斥陳獨秀在給托洛茨基的信中說他們是“極左派”。
托洛茨基3月11日寫信給陳獨秀,說:“我很難形成一種確定見解,來判斷我們的同志的政治意見,或判斷他們極左主義的程度,因之也不能判斷我們的老朋友方面對於他們的嚴斥是否正確。
“我非常喜歡我們的老朋友在政治上仍舊是我們的老朋友,雖然會有若干的分歧。
托洛茨基再次建議陳獨秀到美國來。
3月初,嗣母謝氏已臥床不起,因謝氏已有78歲,眼又失明,陳獨秀平日親手為謝氏盛飯夾菜,十分孝順。
在生活的動盪和日本飛機來回的驚叫中,謝氏終於在3月22日去世。
陳獨秀身披麻衣,為嗣母辦了後事。
謝氏是昔凡夫人,一生未生育,陳獨秀從小過繼給她為嗣子。
陳獨秀在外,謝氏一直和高曉嵐生活在一起。
陳獨秀與高君曼生的兒子哲民在北平大學讀書時,謝氏叫北京“崇古齋”牛老闆每月從陳昔凡股息中補助30元給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