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南卓《羯鼓錄》所錄諸佛曲調及食曲,其名與敦煌發見之佛曲多有同者。(如婆陀調之龜茲佛曲當即食曲中之龜茲大武。乞食調之釋迦牟尼佛曲,當即食曲中之悉家牟尼。阿彌陀佛佛曲當即諸佛曲調中之阿彌陀大師曲,及食曲中之婆娑阿彌陀二曲。而羽調中之永寧佛曲、文德佛曲、婆羅樹佛曲,當即食曲中之永寧賢者、渴農之文德及僧個支婆羅樹諸曲也。《羯鼓錄》諸曲句讀,似多誤者,惜無善本,以為校勘。今謹發疑以俟通人。)南氏之書成於唐大中二年及四年,敘述羯鼓源流形狀及元宗以後諸故事。故佛曲之生,即不遠溯乎魏周西涼之樂,亦當征存於南氏《羯鼓》一錄,謂為產於晚唐,愚所未審也。

  四 蘇祗婆琵琶七調與印度北宗音樂

  征之上來所述蘇祗婆琵琶七調淵源之背景,則其出於印度,理實所許。然愚之所以主七調與印度北宗相似,或竟出於北宗者,尚別有說。今於申論之前,先標二端,希讀者注意及之。(一)龜茲受佛教文化之影響,而佛教在其本土只盛於北天竺一帶,故鳩摩羅什留學天竺,渡辛頭河,歷罽賓國,旁及月氏沙勒諸地。卑摩羅義以罽賓律師先在龜茲,弘闡律藏。①是知龜茲與印變交通,多在北方。此所以愚謂蘇祗婆琵琶七調與印度北宗音樂有關,而置南宗於不論也。(二)印度北宗音樂即印度斯坦尼派。印度斯坦尼文與梵文同源,又其發音亦無大殊,音樂調名術語,印度斯坦尼文與梵文尤為相近。故以後舉例,偶采梵文,此讀者所當知也。②

  第80節:附表(5)

  按法顯《佛國記》有云:

  自鄯善西行,所經諸國,國國胡語不同,然出家人皆習天竺書天竺語。

  法顯行程自鄯善入北道過夷即今焉耆,然後西南行以達于闐。當時龜茲位於夷之西,則其國出家人當亦習天竺書天竺語矣。征之玄奘法師所記,屈支國文字取則印度,粗有改變之語,更可見不僅龜茲出家人習天竺書天竺語,即其國文字,亦與天竺語同系。故考蘇祗婆琵琶七調之原,即令前述三端皆不足信,而從七調名及旦之本身上考之,亦可見也。今以所考知之,般贍、娑阤力二調及旦與北宗諸音名比合,次敘如下:③

  (1)般贍調 蘇祗婆琵琶七調中之最足引起注意者是為般贍一調。《隋書·音樂志》謂"六曰般贍,華言五聲,即羽聲也"。是般贍一辭,有第五聲之義,此顯為印度斯坦尼派七調中之Pa?觡插ma(一作Pa?觡cama)一調,梵文作Pa?觡插mah,譯雲等五,又第五聲。①此字全音本應為般贍摩。按印度斯坦尼文AIU收聲例不發音,梵文中如此例者,其尾聲譯時亦多省略。是故梵文Nirvana譯為涅槃,Samgh?覾r?觀ma譯為僧伽藍,般贍之譯,亦同此例。印度斯坦尼派音樂之般贍摩與《隋書·音樂志》之般贍,音既無異,義亦相同。愚故謂般贍即般贍摩也。至於《宋史·音樂志》於般贍一調書作般涉,"涉"、"贍"可以對轉,故般贍與般涉無別。而按之梵文C音時讀為ch,故Pa?觡cama即Pa?觡插ma,又可變為S,是以Asoka亦作a?觭oka。則般贍之即般涉,尤可明矣。然此調正音,應為般贍也。

  (2)娑阤力調 又按七調之中一曰娑阤力,華言平聲,即宮聲也。《遼史·樂志》作婆阤力,《唐會要》作沙阤,佛曲作婆陀。以今考之,皆即《隋書·音樂志》之娑阤力,而為印度北宗音樂中之Shaja(又作aja,梵文作haja)一調也。證合之理由有二:(甲)北宗此調對音是娑阤闍,比之《隋書·音樂志》僅異末聲,律以般贍之例,固可譯為娑阤,與《唐會要》之沙阤正合。而沙阤即為娑阤力調,亦即婆阤力調及婆陀調。故就譯音而論,蘇祗婆琵琶七調中之娑阤力,當即北宗之娑阤闍調也。(乙)娑阤闍一辭,義為具六,又第一聲,②具六者何?謂具鼻、喉、胸、齶、舌、齒所發之聲也。③第一聲者何?謂為八音之首也。④宮聲之呼,固與具六等義,又其為八音之首,正屬宮聲。則北宗之Shaja當即蘇祗婆琵琶七調中之娑阤力調矣。至於尾聲有異,則或緣於傳訛,例之"娑""婆"、"贍""涉"之誤,理實有然。

  (3)旦 《隋書·音樂志》又云:"然其就此七調,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調。以華言譯之,旦者則謂均也。其聲亦應黃鐘、太簇、林鐘、南呂、姑洗五均。已外七律,更無調聲。"

  《遼史·樂志》亦謂有四旦二十八調。四旦為:婆阤力旦、雞識旦、沙識旦、沙侯加濫旦也。其所謂旦,所謂均,即律也,即西樂之CDEFGAB諸調也。試加考索,則蘇祗婆所云之旦,即印度北宗音樂中之th?觀t一辭之對音。今述三證以明之:(甲)阿羅漢系譯自梵文中之arhat一字,"漢"韻屬十五翰,依珂羅倔倫(即高本漢B.Karlgran)研究切韻之結果,十五翰一韻之字收聲當為?覾m,依鋼和泰之說,亦當為am。①而arhat之可以譯為阿羅漢者,則以"古音同部之字平入不甚區分,故hat亦譯為漢(han),以T與N同為舌頭音也"②。準是,th?觀t對音當可為"旦"。愚為此說,或將起質,以為譯"漢"及"旦"之二聲中之a,有a與?觀之別,何能視同一例。應曰,是固然矣。惟驗舊譯a ?觀二音,似無所別。如毗婆訶(Viv?觀hah)、毘婆羅(Vivarah)、蘇婆呼(Sub?觀huh)、娑婆羅(Savarah),同一"婆"字,而或以譯a,或以譯?觀。又如摩訶那摩(Mah?觀namah)、摩訶迦旃延(Mah?觀katy?觀yanah)、摩訶槃迦陀(Mah?觀panthakcah)、摩魯陀(Maludah)、摩魯摩(Malumah)、焰摩天(Y?觀m?觀h),同一"摩"字,而或以譯a,或以譯?觀。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是知准譯阿羅漢之例,以"旦" that為之對音,固當於理也。(乙)《隋書·音樂志》"旦者,則謂均也。"按"均"字有調度之義,又"樂所以立均"③,"均長八尺,施弦以調六律五聲"④,故所謂均,即後來之宮調。宮調明而後樂器管色之高低定矣。⑤今考之印度北宗音樂之旦(th?觀t),義為行列,當奏某調時,知此然後宮調弦樂管色之高低因之以定。而一宮可容數調,故"旦"又有類析之義。⑥即以音律表旋律之基礎也。⑦是與調六律五聲定管色高低,其功能固無異焉。(丙)按之印度音樂,調名繁賾,人各為制。⑧故無論二十八調抑八十四調,求之印度,數輒難合。然而th?觀t之即為蘇祗婆所云之"旦",敢再舉一證。雅樂宮調,率雲某宮,如黃鐘宮、仙呂宮之屬是也。在蘇祗婆之七調五旦,則曰娑阤力旦、雞識旦等。征之印度北宗音樂之稱某宮調,亦曰某旦,如Bhairavī th?觀t及K?觀fī th?觀t即其例也。⑨可見蘇祗婆派音樂所用術語與今日所知北宗所用之術語,固大概相同。則蘇祗婆琵琶七調之源出印度,固可想見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