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7節:五 樊綽《蠻書》(1)

  五 樊綽《蠻書》

  南詔和唐朝的關係,以懿宗時為最繁,幾乎每年都有邊警,而以中國的南部如安南、邕管為最甚。咸通時安南為南詔攻陷,於是邕管騷然,乃調東南之兵以戍桂林,卒之龐勛叛變,遂兆唐室滅亡之機。所以南詔的盛衰,安南的得失,關係於唐朝者甚大。樊綽就是南詔攻安南時,親歷其事的人。他所著的《蠻書》,都是他在安南時搜集得來的材料,予以有系統的編纂。《華陽國志》而後,現存論述西南歷史地理最古最好的紀載,只有樊綽此書。

  樊綽《蠻書》,《新唐書》《宋史·藝文志》著錄俱作十卷。樊氏籍貫無可考,為安南經略使蔡襲從事。咸通三年(公元八六二年)襲奉命經略安南,其年冬南詔大舉來攻,四年春安南陷,襲闔宗死者七十人,綽涉江逃免。《蠻書》之作,大約始於在安南時,蔡襲失敗之前,所以今本《蠻書》卷十末云:

  臣去年正月二十九日,已錄蠻界程途,及山川城鎮,六詔始末,諸種名數,風俗條教,土宜物產,六名號,連接諸蕃,共纂錄成十卷,於安南郡州江口,附襄州節度押衙張守忠進獻。

  這大約是在咸通四年。到了咸通五年六月,樊綽左授夔州都督府長史,將《蠻書》又整理了一次,今本《蠻書》卷十末論黔、涇、巴、夏四邑苗眾一段有云:

  咸通五年六月,左授夔州都督府長史,問蠻夷巴夏四邑根源,悉以錄之,寄安南諸大首領,詳錄於此,為《蠻志》一十卷事,庶知南蠻首末之序。

  這一段文字,也許就是《蠻書》的自序,錯簡在此。

  《蠻書》名稱,各書著錄殊不一致,《新唐書·藝文志》,《通鑑考異》,程大昌《禹貢圖》,蔡沈《書集傳》,作《蠻書》;《郡齋讀書志》,《宋史·藝文志》,元李京《雲南志略》,明初程本立,作《雲南志》;《宋史》又出樊綽撰《南蠻記》,都為十卷;蘇頌《圖經本草》作《雲南記》;《永樂大典》作《雲南史記》;《太平御覽》引又作《南夷志》。《四庫》著錄,名稱依《新唐書》。按照上引《蠻書》自稱為《蠻志》一十卷之語,似乎《新唐書》所著錄的名稱,應比較近真;或者《蠻志》為樊綽初定的名稱,定稿後乃稱為《蠻書》也。《蠻書》自宋以後繼續流傳。李京《雲南志略》提到樊綽此書。明洪武初程本立為雲南布政使,至麗江,在太守張翥處還看到樊綽的《雲南志》,程氏《巽隱先生文集》中《雲南西行記》一文曾紀其事。自永樂中收入《大典》,書遂不傳,所以《四庫提要》說:"雖以博雅如楊慎,亦稱綽所撰為有錄無書。"至於萬曆《雲南通志》卷二、卷三雖都引有樊綽《雲南志》,而文字與傳世《蠻書》頗不類,倒很像後世方志中語,恐是傳聞之誤,實則樊氏書明中葉以後便已不傳。清乾隆時修《四庫全書》,館臣始從《永樂大典》中將樊氏書輯出,仍依《新唐書·志》分為十卷,並取《新唐書·南詔傳》及《通鑑考異》為之校勘。《蠻書》從此遂又流傳於世。今除《四庫》本外,有《武英殿聚珍版》本一稱內聚珍本,乾隆時《知不足齋》本,廣雅刊《聚珍版叢書》本,《琳琅秘書叢書》本,《漸西村舍叢書》本,《雲南備征志》本,凡六種版本。《知不足齋》本以下都出自內聚珍本,略有是正;而內聚珍本、《知不足齋》本兩種也不多見。內聚珍本大概以文淵閣《四庫》本為據,《提要》作於乾隆三十九年二月,時間最早。文淵本在四十七年,文津本在四十九年,兩本《提要》文字相同,而與內聚珍本有出入,書內文字也略有異同。據我的推測,《大典》內的《蠻書》,大概是絕大部分收於一韻之內,所以在國內見到《大典》最多的趙萬里先生,就沒有見到引用《蠻書》的《大典》,在國外見到《大典》最多的王重民先生,他說也只見到一條。大約引用《蠻書》的那一本《大典》,在庚子或不知道甚麼時候,一定佚失了。

  因為《大典》原本不存,今日《四庫》本《蠻書》有無訛誤,就很難勘正。但是今本《蠻書》中時時夾有《四庫》館臣案語,從那些案語中我們還可以看出現行本《蠻書》,有些地方是經館臣誤改的。如:現行本卷四《名類》第四首紀爨歸王襲殺蓋聘、蓋啟父子,蓋聘、蓋啟《大典》原作孟軻、孟啟,館臣據《新唐書·南詔傳》改正,作蓋聘、蓋啟。唐《張曲江文集》卷十二有《敕安南首領爨仁哲書》,其中就有升麻縣令孟聘之名,由此可知《新唐書》誤"孟"為"蓋",《大典》作"孟"不誤,只"孟聘"誤作"孟軻"而已。《四庫》館臣未能廣徵唐人書,遂有此失。

  還有《大典》本《蠻書》有很多脫落錯誤的地方,現在從類書如《太平御覽》以及金石文字中,可以補正不少的字句。如《御覽》時引《南夷志》,就是《蠻書》的另一名稱。《蠻書》卷一《雲南界內途程》第一石門路一段末"大部落則有鬼主"以下,文字脫落,致不可通。《御覽》七八九暴蠻等部落條引《南夷志》,正是今本此段,文字完整,今將《大典》本《蠻書》及《御覽》引《南夷志》這一條分列如次,以資比較。

  第48節:五 樊綽《蠻書》(2)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