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長慶三年韋審規韋齊休使雲南的時候,同年十月唐朝發表了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杜元潁充西川節度使。元潁是杜如晦的五世孫,以進士入為翰林學士。穆宗即位,"不閱歲至宰相,甫再期出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同平章事"。到西川以後,為欲逢迎穆宗,以固寵幸,於是悉索珍異以獻,於邊防棄而不顧,因有文宗太和三年(公元八二九年)南詔大舉入侵之役,進逼成都,西川寶貨工巧子女為之蕩然。《通鑑·唐紀》文宗太和三年十一月紀南詔入侵西川,說:

  元潁以舊相文雅自高,不曉軍事,專務蓄積,減削士卒衣糧。西南戍邊之卒衣食不足,皆入蠻境鈔盜以自給。蠻人反以衣食資之。由是蜀中虛實動靜,蠻皆知之。南詔自嵯巔大舉入寇,邊州屢以告,元潁不之信。嵯巔兵至,邊城一無備御。……

  韋審規、韋齊休是長慶三年冬出使雲南,取道清溪關路,沿途所經如卬、雅、黎、嶲諸州,正是太和三年南詔入侵的路。杜元潁鎮蜀,邊防廢弛,恐怕就是受了韋齊休《雲南行記·序》中主張斥棄清溪關外諸地的影響。情報不實,遂釀巨禍。後來李德裕為西川節度使,想替杜元潁減輕罪名,將責任推到三十多年前的韋皋身上,以為是韋皋不應與南詔構和,因而人心懈怠,疆場無備,故有太和三年之役。今日看來,衛公此說,絕非持平之論也。

  唐朝坐鎮西川的如韋皋、李德裕,對於西南邊事,都有著作,今附著大略如次。

  德宗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韋皋拜檢校戶部尚書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劍南西川節度使,代張延賞坐鎮西川,歷二十一年。據《宋史·藝文志》,韋皋著有《西南夷事狀》二十卷,二十一年的經營,在書內必有詳細的紀載。今僅《通鑑》德宗貞元十年正月《考異》引事狀一則,正《舊唐書·韋皋傳》之誤,余無可考。韋皋以後,鎮蜀有名者為李德裕。《李文饒集》有《進西南備邊錄狀》,文中有云:

  臣頃在西川,講求利病,頗收要害之地,實盡經遠之圖。因著《西南備邊錄》十三卷,臣所創立城鎮,兼畫小圖,米鹽器甲,無不該備。……第四卷敘維州本末,尤似精詳。……

  《新唐書·李德裕傳》說德裕至蜀,"乃建籌邊樓,按南道山川險要與蠻相入者圖之左,西道與吐蕃接者圖之右。其部落眾寡饋遠邇曲折咸具。乃召習邊事與之指畫商訂,凡虜之情偽盡知之"。大約籌邊樓上左右兩壁所繪地圖即包涵在《備邊錄》的小圖之內。德裕此書,集作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著錄作一卷,疑誤。《通鑑》文宗太和五年五月李德裕索南詔所掠百姓得四千人條《考異》引德裕《西南備邊錄》,德裕書傳世,只此一則。而《新唐書·李德裕傳》,敘鎮蜀日籌劃甚詳,疑其中不少取材於《備邊錄》也。

  第46節:四 竇滂徐雲虔盧攜諸人所著書

  四 竇滂徐雲虔盧攜諸人所著書

  懿宗咸通時有樊綽的《蠻書》十卷,竇滂的《雲南別錄》一卷;僖宗時有徐雲虔《南詔錄》三卷,盧攜《雲南事狀》一卷。樊綽《蠻書》留在後邊再說,茲先略論竇滂諸人書大概。

  《新唐書》及《宋史·藝文志》俱著錄竇滂《雲南別錄》一卷。竇滂於咸通十年(公元八六九年)代李師望為定邊節度使,貪殘失眾望。南詔入犯,滂望風潰退。十一年遂貶為康州司戶。他寫《雲南別錄》在何時不可考。《通鑑·唐紀》德宗貞元十年袁滋冊南詔條《考異》引滂書一條,說:"詔袁滋冊異牟尋為南詔,蓋從其請。南詔之名自此始也。"《冊府元龜》九六五紀貞元時唐賜南詔金印銀窠,文曰"貞元冊南詔印"。《南詔德化碑》紀天寶十一載閣羅鳳北臣吐蕃,"於鄧川冊詔為贊普鍾南國大詔"。南詔即是南國大詔,貞元冊南詔,不過襲吐蕃之舊稱耳。

  南詔自酋龍於康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八五九年)嗣立以來,至僖宗乾符四年(公元八七七年),前後幾二十年,幾於歲歲犯邊。乾符四年酋龍死,子法立,侵邊始少息。嶺南西道節度使辛讜與南詔常通使節。乾符六年,遣巡官徐雲虔使雲南,二月至善闡城(今昆明),留十七日而還。廣明元年六月,又副宗正少卿嗣曹王李龜年使南詔。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八月始還至西川。雲虔於三年之間,兩使南詔。他所著的《南詔錄》三卷,見於唐、宋《藝文志》,大約即是綜合兩次出使見聞而成。《南詔錄》宋以後即不傳,《通鑑·唐紀》僖宗乾符四年二月《考異》引此書,說"南詔別名鶴拓,其後亦自稱大封人"。南詔國號之又作鶴拓或大封人,始見此書。鶴拓、大封人,作何解釋,不得而知。方國瑜先生以為鶴拓是犍馱羅的對音,他從音韻學上推測,轉彎太多,我們總有點不敢相信。

  和徐雲虔《南詔錄》同時候的書還有《雲南事狀》一卷,見《宋史·藝文志》。《通鑑·唐紀》僖宗廣明元年五月趙宗政還南詔條《考異》引《雲南事狀》,以正西川節度使陳敬瑄遣使南詔之日月,又及豐祐以後漸為侮慢之故,並謂《事狀》末載陳敬瑄與雲南書牒,或稱鶴拓,或稱大封人。南詔國號,至《南詔錄》和《雲南事狀》,始予著錄,則鶴拓或大封人之號,很可能始於僖宗之時。《事狀》、《宋史》不著為何人作,溫公《考異》以為"似盧攜奏章也"。攜為僖宗時宰相,辛讜、陳敬瑄之遣使南詔許以和親,攜之主張最多。溫公謂《事狀》為攜奏章,疑得其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