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代流寓長安之西域人亦有衣華服效華人者。本篇第三節引劉肅《新語》尹伊判即有胡著漢帽之語。代宗時,回紇諸胡在長安者或衣華服誘取妻妾,大曆十四年(公元七七九年)七月庚辰用詔回紇諸胡在京師者各服其服無得效華人。①皆可證明唐代長安西域人華化之一端也。

  此輩傾心華化之西域人,當以于闐質子尉遲勝為最顯,尉遲勝已見本篇第二節,《元龜》紀之云:②

  尉遲勝,于闐質子也。……於京師修行里盛飾林亭,以待賓客,好事者多訪之。……貞元初(本國王弟)曜遣使上疏,稱有國已來,代嫡承嗣。兄勝既讓國,請立勝子銳。帝乃以銳為簡校光祿卿兼毗沙府長史還國。勝固辭,且言曰:"曜久行國事,人皆悅服。銳生於京華,不習國俗,不可遣往。"因授韶王咨議。兄弟讓國,人多稱之。

  文質彬彬,居然君子,蓋不僅欣羨華服以及中國園林風物已也。至於系出西域,而著述燦然者則有尉遲樂、慧琳及賢首國師三人。尉遲樂即智嚴,與慧琳俱見本篇第二節。智嚴於開元九年譯有《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一卷、《師子素馱婆王斷肉經》一卷、《大乘修行菩薩行問諸經要集》三卷,《貞元新錄》謂其:③

  經明唐梵,智照幽微。《寶積》真詮,如來秘偈,莫不屢承綸旨,久預翻詳,頻奉絲言,兼令證譯。於石鱉谷居阿練若習頭陀行。開元九年於石鱉練若及奉恩寺譯《決定業障經》等四部,並文質相兼,得其深趣。又譯《尊勝陀羅尼》咒一首及《法華經》、《藥王菩薩》等咒六首,時有經本寫新咒入,幸勿怪之。

  慧琳則:①

  內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聲明,支那詁訓,靡不精奧。嘗謂翻梵成華,華皆典故,典故則西乾細語也。遂引用《字林》、《字統》、《聲類》、《三蒼》、《切韻》、《玉篇》、諸經雜史,參合佛意,詳察是非,撰成《大藏音義》一百卷。起貞元四年,迄元和五載,方得絕筆,貯其本於西明藏中。京邑之間,一皆宗仰。

  是二人者當俱沉浸於中國文明之中,深造有得,是以一則"文質相兼,得其深趣",一則"京邑之間,一皆宗仰"。大食人舉進士之李彥升,以視智嚴、慧琳,恐亦望風卻步也。

  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康國人,卒於長安大薦福寺,已見本篇第二節。賢首諱法藏,二十六歲即能誦《華嚴》兼講《梵綱》。從學於智儼法師,華嚴宗之二祖也。咸亨元年(公元六七○年)削染於長安之太原寺。證聖初與于闐三藏實叉難陀等在洛陽再譯《華嚴》,續法記云:

  證聖元年三月,詔於東都大遍空寺同實叉難陀再譯《華嚴》,弘景、圓測、神英、法寶諸德共譯,復禮綴文,師為筆受。……次移佛授記寺譯。……聖歷二年(公元六九九年)十月八日譯畢。

  此唐譯八十卷《華嚴》也。此後屢於兩京諸寺譯述講授,周旋於義淨諸大德之間,以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圓寂於長安之大薦福寺。其所著關於《華嚴》諸經註疏之書凡百餘卷。《華嚴》一經之闡揚,賢首之力為多。集華嚴宗之大成,為中國佛教史上一大偉人,智嚴、慧琳俱不之逮。崔致遠傳之云:

  《麟史》稱沒有令名者三立焉:則法師之遊學、削染、示滅,三立德也。講演、傳譯、著述,三立言也。修身、濟俗、垂訓,三立功也。

  法師與智嚴、慧琳諸人入唐,大率不逾三世,而其華化之深如是,洵足異矣。①

  第30節:附錄一 柘枝舞小考(1)

  附錄一 柘枝舞小考

  段安節《樂府雜錄》記當時教坊樂舞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之別。健舞曲有棱大、阿連(《教坊記》作阿遼)、柘枝、劍器、胡旋、胡騰;疑俱屬胡舞。日本石田干之助《胡旋舞小考》(見《史林》十五卷三號)謂胡旋舞來自康國;又以胡騰為石國舞;其說甚確,無煩辭費。唯健舞中之柘枝舞亦屢見於唐人書,或謂為胡舞,而未能確指所出。余意以為柘枝舞與胡騰同出石國。因舉所知,敷陳如次,以為言唐代與西域文明關係者之談助。

  按柘枝舞,晏殊謂系胡舞(見《晏元獻類要》),《樂府詩集》卷五十六《柘枝詞·小引》,以為疑出南蠻諸國,其說云:

  一說曰,柘枝本柘枝舞也。其後字訛為柘枝。沈亞之賦云:"昔神祖之克戎,賓雜舞以混會。柘枝信其多妍,命佳人以繼態。"然則似是戎夷之舞。按今舞人衣冠類蠻服,疑出南蠻諸國者也。

  《因話錄》(《圖書集成·樂律典》卷八十八"舞部"引)又謂柘枝一辭,由拓跋氏而得名,以為:

  舞柘枝之本出拓跋氏之國,流傳誤為柘枝也,其字相近耳。

  劉夢得《觀舞柘枝》(《劉夢得文集》卷五)詩云: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綺墀。……

  泛雲胡服,未言何國。今按以柘枝為由拓跋氏之傳訛,固屬猜測之辭;出自南蠻諸國,亦未深考。余以為柘枝舞之出於石國,蓋有二證。

  石國,《魏書》作者舌,《西域記》作赭時,杜還《經行記》作赭支。《唐書·西域傳》云:

  石,或曰柘支、曰柘折、曰赭時,漢大宛北鄙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