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南斯拉夫的瓦解、蘇聯的崩潰、及車臣分裂問題等已經是我們的前車之鑑,為了平息民族裂縫,避免不必要的口實,官方宣布“岳飛不是民族英雄”,將岳飛定義為非民族英雄無疑是有這方面考慮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不是取消一個岳飛的“民族英雄”稱號就能解決所有的我說的這些問題呢?當然不是!實際上政府取消岳飛的“民族英雄”稱號並非一個孤立事件,而是要傳達一種信號,表示著一種姿態和決心。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國,可以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團結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必須強調整個中華民族是一個整體,一致對外;中華文化歷史博大而精深,民族內部之間曾經有過紛爭,就像是兄弟倆打架,所以我覺得學術界為了配合政府的政策宣布取消岳飛“民族英雄”的稱號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取消“民族英雄”稱號學術方面的重要證據還來自對《岳飛傳》內容真實性的嚴重質疑。《宋史》中的《岳飛傳》據悉是根據岳飛的孫子岳珂撰寫的私傳《鄂王行實編年》所改編的,很多“史實”都得不到其他史料的佐證,某些內容與其他史書記載不符,譬如“朱仙鎮大捷”“大破拐子馬”等大戰很有可能純屬“意淫”或杜撰;岳家軍也很可能並非傳說中的那麼“神”;《滿江紅》被人指出是明朝人的偽作。當然,用這本史書去否定另一本史書,本身就具有爭議性。所以,不排除這些學術上的“新發現”是別有用心的人在故意給岳飛潑髒水。

  保留岳飛“民族英雄”稱號的理由應該是這樣的:

  實際上岳飛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愛國英雄這麼地簡單。長久以來,岳飛的“精忠報國”早已深植人心,家喻戶曉,他提出的“還我河山”的口號早已經成為中華兒女維護國家主權的錚錚誓言,岳飛事實上已經成為漢族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飛”這個名字(品牌)沉甸甸的份量也完全夠格被稱之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因此取消他“民族英雄”的稱號無疑深深地傷害了許多漢族(甚至包括其他民族)的感情,取消岳飛“民族英雄”稱號的做法顯然是不合情的!

  我個人的意見,不能因為要顧及其他民族的感情而傷害漢族自身的感情,岳飛“民族英雄”的地位完全可以作為一個特例予以保留。因為正如《岳飛傳》里所言,“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那國外的反華勢力要製造民族矛盾,還怕找藉口不到?)屏棄掉這層意思之後,再來看取消岳飛“民族英雄”的稱號的行為,即強行改變一個既成事實,這就有點強姦民意的味道了。

  (本文系原創撰寫,版權歸作者彭志文所有,文中觀點系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轉載請署名作者。謝謝!)

  特別說明:

  本文闡述的官方觀點,是我個人的解讀,不排除理解出現偏差的可能,也許“岳飛不是民族英雄”真的是個純學術問題。

  教學答疑:中國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更新時間2006-2-14 22:06:00 字數:1947

  抗美援朝時的國際大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主要國家形成了以蘇聯為首(含中國)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與以美國為首的資產階級國家兩大陣營,彼此對峙,相互敵視。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帝國主義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一直致力於建立對新中國的包圍圈,妄圖將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之中。1950年,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妄圖滅亡朝鮮,吞併中國,實現其蓄謀已久的獨霸亞洲、稱霸世界的野心。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鮮,武裝干涉朝鮮內政,並命令第七艦隊到台灣海峽,妄圖阻止中國解放台灣省。同一天,聯合國安理會在美國操縱下又通過了脅迫聯合國會員國隨從美國侵略軍侵略朝鮮的決議。接著,美國糾集了英國、法國、南非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軍隊,組成侵朝的統一司令部,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擴大侵朝戰爭。

  9月15日,侵略軍七萬多人在仁川港登陸。10月1日越過三八線,19日侵占平壤,把戰火燒到中國東北邊境。美國空軍轟炸我國東北,殺我同胞,毀我財產。10月初,朝鮮勞動黨和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

  反方意見:中國是否應該在本身政權不穩,百廢待興,國力不足的情況下,因為很虛無的國際主義,而以血肉之軀去對抗武裝到牙齒強大的美國呢?中國是否是被作為蘇聯的馬前卒,而成為美蘇爭霸的犧牲品?抗美援朝真的非常必要嗎?要知道,當第一支志願軍部隊出現在朝鮮時,美國人完全沒有想到,驚慌失措地潰退了。如果美國打算侵略中國的話,是不可能不會預想到會與中國軍隊交火的,那麼中國軍隊的出現,只是比他們預想的要快而已,志願軍的出現是不可能給美國軍隊造成這麼大的恐慌。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美國根本就沒有侵略中國的計劃,也沒有與中國軍隊開戰的打算。中國人抗美援朝有反應過度之嫌?相信有許多潛心思考的人都抱著這樣的疑問。坦率地說,這些疑問也曾是我的疑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