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課件8. 黃天盪阻擊戰(含船航行動畫、語音和水聲)

  [介紹黃天盪阻擊戰的情況及其意義]

  課件9. 抗金名將岳飛和岳家軍(附岳飛抗金地圖)

  [簡介岳飛抗金情況,再引導學生看課件17]

  課件20. 抗金名將岳飛(附岳飛的相關圖片資料)

  [簡介岳飛的情況,再返回課件8講敘岳家軍的相關情況]

  課件10. 郾城大捷(動畫顯示)

  [講敘郾城之戰的經過,並引導學生參看動畫]

  課件11. 宋高宗和秦檜殺害岳飛(附岳王廟和岳飛墓照片動畫)

  [講述宋高宗、秦檜殺害岳飛的情況]

  課件12. 討論題(伴語音)

  [學生自由討論回答,老師總結並給出答案]

  課件13. 1141年,宋金和議[由學生們齊聲朗讀,老師講敘宋金對峙的形成]

  課件14. 宋金對峙地圖[引導學生觀看宋金對峙地圖,加深對宋金對峙局面的理解]

  課件15. 西州回鶻、黑汗王朝和大理(附高昌、喀什遺蹟和大理古城照片)

  [簡單介紹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和宋關係]

  課件16. 小 結[扼要小結全課內容]

  課件17. 課堂練習(伴語音、動畫和音樂)

  [請學生們思考以後再回答]

  課件19. 思考題答案(伴語音)

  [給出思考題答案]

  課件18. 封底(風景圖片、音樂、按鈕)

  [點擊後結束或重新開始]文字、設計、動畫、製作

  彭志文2001/06/10

  解讀岳飛民族英雄稱號的被取消

  更新時間2005-12-29 19:59:00 字數:2645

  (因為大家都對這個問題比較感興趣,我就把個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整理成文,歡迎關注這個問題的朋友一起來探討。)

  教育部定出新版《高中歷史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以岳飛與文天祥當年是參加“民族戰爭”(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而非“反抗外敵戰爭”為理由,不再將他們列為“民族英雄”,只承認戚繼光、鄭成功等為民族英雄。當然伴隨著這個決定還有一個官方的解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科學地分析對待我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兄弟鬩牆,家裡打架,基於這一觀點,我們只把反對外來侵略的傑出人物如戚繼光、鄭成功等稱為民族英雄,對於岳飛、文天祥這樣的傑出人物,我們雖然也肯定他們在反對民族掠奪和民族壓迫當中的地位與作用,但並不稱之為民族英雄。”

  一時間輿論譁然,反對取消岳飛“民族英雄”稱號,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歷史人物應在歷史環境下看。難道秦檜、吳三桂成了促進民族團結的典型,士大夫屈原不應抵抗入侵的秦國?難道共產主義實現,國家消亡,就意味著反侵略是無聊的?這算不算一種“歷史虛無主義”?”

  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不成熟看法,僅供參考:

  首先反對者的這個觀點破綻百出,不太具有說服力。因為如果反對方的這個觀點成立的話,我國古代漢族的中原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不斷,歷史上就會有許多的名將和傑出人物都可以稱為“民族英雄”,比如抗突厥的、抗匈奴的、抗清的,抗遼的,抗蒙古的......“民族英雄”則有泛濫之勢,實際上也是對那些真正在中華民族對外族戰爭中湧現出來的“民族英雄”的一種不尊重。

  秦檜、吳三桂是不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典型呢?這種說法顯然是企圖偷換(或者混淆)概念。官方取消岳飛“民族英雄”的稱號,並非要否定或者修正對岳飛抗金的評價,岳飛抗金在歷史上的貢獻和作用以及積極意義等並沒有被否定。岳飛抗金促成了金與南宋的對峙局面的形成,使江南地區免於戰火,生產得到發展,經濟得到開發,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只是並非一定要冠以“民族英雄”這樣的稱號,才能體現岳飛的價值。

  你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的觀點特定歷史分期,來詮釋“民族英雄”,別有用心的人故意看不到這一點,在民族平等問題上大做文章。你再去解釋,給人的感覺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國際社會還未必相信你的解釋,何必要把自己搞得那麼被動呢?

  話不挑不明,我覺得大夥首先弄清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呢?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個世界上無所謂對錯,只不過站的角度不一樣而已。不信的話,請您去翻一下中國大陸的歷史書和台灣的歷史書,您看是不是一樣的?為什麼同一段歷史海峽兩岸的解讀和側重點會不一樣呢?任何一個執政者都會根據統治的需要對宏揚的史實進行選擇。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岳飛抗金除了保家衛國、抵抗外辱的積極意義外,並非純潔得毫無瑕疵,岳飛也曾有“直搗黃龍府”的計劃,只不過十二道金牌改變了一切。只要換一個角度,就能找到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說法。站在南宋的角度是“迎回二帝,洗雪前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犯人”,但是站女真族的角度呢?岳飛的民族英雄問題一直是女真族心裡的痛,完顏族的後代從來不看《岳飛傳》,實際上就是一種無奈而又無聲的反抗。

  當今我國國際的大環境是這樣的,有些反華勢力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強大,千方百計地要抑制中國,他們煽動西藏、新疆等地的分裂分子鬧獨立,甚至叫囂著要把廣東沿海等發達地區獨立出去,把中國版圖瓜分為幾大塊等等的圖謀。身處狼群環顧的環境,加上自身的一些不安定因素,我國的生存空間其實並非太樂觀。反華力量的常用手法就是挑起民族矛盾,而歷史問題因為所處視角不一樣,詮釋起來得出結論也迥然不同,是最好作文章的。因此這個官方觀點顯然是為了防範於未然,以正視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