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Bf-一百零七是非常標準的薄形後掠翼,說明在航空理論方面該公司也是過關的——此時美國獨立研製的F-84噴氣戰鬥機也進入了原型機後期驗證階段,但依然是平直翼設計,而美國相當於米格15水平的F-86戰鬥機雖然是後掠翼的,不過此時還停留在風洞實驗中,連原型機都沒能造出來,綜合看起來比德國落後兩個身位——德國從Ta-183開始就是後掠翼了。而美國還在平直翼和後掠翼上進退維谷,F-86是後掠翼的,圖紙上的F-89又幾乎是平直翼的。

  此時梅塞施密特博士的野心昭然若揭——空軍、艦載兩個市場他要通吃!6月份時,Bf-一百零七艦載版在北海號上起降成功,不過因為艦載型重量略重的緣故,最大速度少了近45公里/小時,最大航程少了100多公里。但即便這樣,也顯示了不錯的運用能力。

  根據霍夫曼的理解,Ta-183的數據和性能超過了歷史上的米格15,Bf-一百零七的實驗水平超過了米格17最初型的水平,接近於米格-17F。如果Bf-一百零七能夠在1947年正式服役的話,哪怕德國一點也不進步,在未來5年內可以牢牢壓住F-84\86\89等系列飛機,至於俄國人的那些米格,霍夫曼不知道在沒有英國發動機的支援下,史達林還能不能拿出來。

  雖然成績喜人,但霍夫曼還是提出了進一步改進需求:第一,必須加裝先進雷達,兩側進氣不是為了好看,是為了裝好雷達;第二,必須加裝空空、空地飛彈火控模塊,Ta-183就算了,但Bf-一百零七必須具備;第三,必須換裝新發動機,實現超音速飛行——現有Bf-一百零七在個別試驗時可以突破音障,但很不穩定,飛行姿態不穩,探索超音速飛行能力需要從材料、布局、設計到理論的全面創新;第四,必須準備與地面數據控制鏈相結合。

  這4個需求沒有一個需求是輕而易舉能實現的,梅塞施密特博士哀嘆幾乎要重新設計,施佩爾也不想慣他這個毛病,便以國家利益為理由,告訴他1948年後,有關Bf-一百零七的設計圖紙、資料和其他專利必須向經過遴選的德國本土戰鬥機公司開放。據說這條規矩是霍夫曼親自製定的,那意思很明顯,如果你想藏著不肯大步前進,霍夫曼有的是辦法用其他人逼迫你前進。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區區幾架Bf-一百零七並沒有引起眾人的高度重視,但隨後而來的飛機卻讓所有人掉了一地的眼珠子——因為完全顛覆了傳統飛機造型,或者說,更像一片飛翼。

  雖然航空界有過對飛翼的探索,不過民眾是沒有多少見識的,乍看之下還頗為驚人。

  霍夫曼當初在軍備重整案中下過明確規定,不要搞什麼飛碟、飛翼、不對稱、雙體、前後雙發動機等怪異布局,軍備部不給錢、不支持。但正如他堅決反對超重型坦克設計,保時捷博士還要偷偷摸摸自己干那樣,在航空界也有這樣的愣頭青,比保時捷博士更進一步的是,他們居然還成功了,這款飛機便是霍頓兄弟造出來的飛機——GO-229(空軍標準代碼Ho-229)。

  正如美國的約翰·K·諾斯羅普一樣,霍頓兄弟也是狂熱的飛翼迷,除飛翼外,他們腦袋裡空空如也,幾乎拿不出什麼新的優秀設計,於是不甘寂寞而又別無他路的兩兄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在沒有軍備部支持下自帶乾糧上路,設計出了Go-229,並在哥達飛機廠進行了原型機建造。

  由於此時德國已基本勝利在望,所以材料也好,發動機也好,都比歷史上要寬裕,型號還是這個型號,但不至於用部分木材代替金屬,用蹩腳發動機試驗,於是居然在1945年10月份完成了首飛。飛行姿態看上去很怪異,不過依然能成功起降。

  對這樣的刺頭軍備部當然要打擊,但恰好這時保時捷博士私下研製超重型坦克的事情也暴露,哭笑不得的施佩爾只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將兩者都放下。

  或許是從超級坦克欺騙案中受到了啟發,霍夫曼忽然認為造一下飛翼也沒什麼不好,不就是幾千萬馬克嘛,現在有錢、有閒還有取之不盡的資源,為什麼不探索一把?

  於是霍頓兄弟突然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Go-229有了正式戶口不說,軍備部還一口氣訂購了12架,並表示前期的研發費用會資助一筆。這樣一來,Ho-229幾乎就和Bf-一百零七同步發展。

  霍頓兄弟雖然在學術上比較執拗,不過為人處世可一點也不傻,他們知道梅塞施密特公司後台硬,絕口不提Ho-229是戰鬥機,一個勁宣稱自己是新型轟炸機——頂多是戰鬥轟炸機,避免直接頂上被人穿小鞋,再加上Ho-229的速度才剛剛突破1000公里/小時大關,連Ta-183的水平也沒到,梅塞施密特公司自然不會橫加阻撓。

  到6月份,Ho-229造出了8架逐次改進的原型機,不過也摔了2架,雖然飛行員依靠彈射座椅都安然無恙,但也從證明要操控飛翼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不過戰略欺騙嘛,自然是怎麼噱頭怎麼來。

  於是在解說員口中,Ho-229就變成了極端高大上的東西:「這是劃時代的新型噴氣戰鬥機,在速度超過1000公里/小時情況下,能攜帶1.5噸炸彈飛行超過2500公里,更重要的是,這種特殊的氣動結構和材料運用使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雷達波免疫的飛行器誕生了……換而言之就是個不可思議的結果,這是架隱形飛機!說隱形並不是肉眼看不見,而是這架飛機擁有特殊塗層,在漆黑的夜晚會無視一切雷達,依靠1.6萬米的最高升限,悄然無息地抵達目標上空,並依靠德意志最新研製的精確制飛彈藥,像最高明的劍客那樣一擊必殺!元首親自將其命名為:幽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