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總體而言,科京的設計使坦克車首避彈性能增強,基洛夫工廠的設計使炮塔避彈能力增強,圓滑馬雷舍夫深知兩家哪家都不能得罪,同時也覺得各有各的道理和長處,便要求把具有較好防彈外型的科京型車首和杜霍夫炮塔結合起來。

  在皆大歡喜的情況下,新式重型坦克誕生了,這就是七〇三工程重型坦克——IS-3坦克的原型。

  眾人看了設計圖、聽取了有關介紹和補充說明,為生產IS-3重型坦克開綠燈,要求進一步優化性能,從1945年5月起每月生產不少於50輛,一旦國民經濟有所改善和提升,準備將生產數量迅速翻倍。

  第016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6)

  「在介紹新的、面向未來型裝備之前,我建議大家先看個小玩意——槍。」

  史達林談起這個設計時顯得很高興:「這把槍不是我們以前的設計大師和科研權威們製造出來的,是一個負傷復員的戰士在業餘時間經刻苦摸索研究出來的,在上星期靶場對比試驗中取得了好成績。這充分說明人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了人,什麼樣的人間奇蹟都可以被創造出來。黨和各級領導幹部今後要特別注重發揮基層一線的首創精神,激發他們的沖天幹勁,我們終究會老去、死亡,能不能恢復蘇維埃的榮光,實現世界革命的勝利,就要看年輕一代的表現了!在此我要特別表揚勃拉貢拉沃夫同志——他沒有因這個年輕人起點低、負過傷而嫌棄,為黨、為國家挖掘出了人才,我建議授予其蘇聯英雄的稱號!」

  勃拉貢拉沃夫中將是全蘇裝備規劃委員會委員,蘇聯步兵武器權威,擔任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院長並分管步兵武器領域,雖然已算是高級幹部,參加三千人大會的資格是有了,但在真正高層中還算非常不起眼的角色,現在史達林在政治局會議上公開表揚他,他上級的上級——伏羅希洛夫元帥也有與榮焉,連忙站起來表示:「我看過這位同志的事跡,完全是自學成才,他還獲得過紅星勳章,我認為主要是史達林同志教導有方,他是您的好戰士,是黨的好兒女!勃拉貢拉沃夫同志完全貫徹了您的工作路線和方針,一貫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各個崗位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勃拉貢拉沃夫中將挖掘的人才是卡拉什尼科夫,衛國戰爭時期年僅22歲的卡拉什尼科夫被召回部隊擔任T-34坦克車長,在一次戰鬥中身負重傷,雖被挽救過來,從此卻成了殘疾人,右手一直都不能活動自如,當然也喪失了繼續開坦克的資格。

  在醫院裡有人問他「為何只有德軍才有自動步槍,而我們就連老式步槍都供應不足?」這頓時激發了卡拉什尼科夫設計一種全新自動步槍的奇想。出院後他歸隊要求戰鬥而未獲批准,養傷期間的卡拉什尼科夫決定到以前工作過的鐵道機車修理站,一邊工作一邊摸索槍械設計,在簡陋的小工棚里手工打磨了一支自動步槍並專門送到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進行試驗和評審。

  評審委員會認為步槍機構過於複雜,整體性能上未超過波波沙衝鋒鎗,但這個不成功的設計引起勃拉貢拉沃夫中將的重視,並親自推薦卡拉什尼科夫到高級步兵槍械學校接受專業深造,1944年年初,在經歷無數次試驗失敗後,25歲的卡拉什尼科夫設計了一種7.62mm半自動卡賓槍。由於德軍開始大量裝備STG43,對前線蘇軍造成了極大心理壓力,波波沙已難以應付,停戰後全蘇裝備規劃委員會立即提出設計全自動步槍的要求。

  卡拉什尼科夫參考了STG43的結構,並結合自己的半自動卡賓槍的基礎設計,突擊幾個月不眠不休,拿出一種全自動步槍AK44並送去參加國家靶場選型試驗。在極限射擊評審中,AK44(見下圖)的出色表現讓在場眾多評委刮目相看:連續射擊了1.5萬發子彈,雖然槍管打紅了,可射擊精度卻沒什麼大變化,其他競爭對手的樣槍打幾發後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打不響。

  評審委員會非常仔細地計算、統計試驗結果,對每一組射擊數據進行對比,將全部數據整理成綜合報告上報,並一致認為:「推薦卡拉什尼科夫上士設計的7.62mm突擊步槍在進行必要修改完善後列入正式裝備。」

  紅軍在30年代曾有過裝備全自動步槍的設想,但當時認為彈藥消耗太大、不經濟,大規模裝備不具備可行性而壓制了下來,現在既然準備搞「小而精」的軍隊,自然不能放過一切增強單兵實力的武器。

  而卡拉什尼科夫這種出身基層,自學成才的武器設計師更符合史達林的胃口和政治工作宣傳,再加上他設計的步槍確實也表現不錯,史達林已準備再捧一個蘇聯英雄出來。

  除了突擊步槍,總參謀部和裝備規劃委員會也建議發展直升機、噴氣機和火箭,特別是噴氣機,他們認為是重中之重。

  現代宇宙航行學的奠基人、俄國人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預見了噴氣推進開拓了航空器的新前景。這讓蘇聯在上世紀30年代德、英、意等國開始研究噴氣推進技術時並沒落於人後而是同時開始著手這項工作。

  起初從事研製噴氣推進實驗工作的主攻方向基本上是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具影響力的是航空發動機專家F·A·倉傑爾,在1930-1933年間研製出蘇聯最初的噴氣推進式發動機,但未被採用。30年代末,A·M·伊薩耶夫和P·S·杜什金兩位設計師研製出液體燃料火箭噴氣發動機,後來安裝在專門製造的飛機上進行過試驗,依然沒得到應有重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