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松田千秋在這裡胸有成竹,杜立特和魏德邁卻在兩邊跳腳罵娘:角田艦隊終於封鎖住了西海岸和珍珠港間的空中運輸線。

  現在日本欺負美國根本沒艦隊能對二航戰下手,將整支艦隊呈半弧形部署在夏威夷群島的東面大約2000公里處,3艘航母居中部署,其他軍艦呈扇形散開,首尾拉開足有600公裡間隔,再配上雷達,監控範圍可擴大至800公里以上,硬生生堵住了運輸集群的飛行航線,連沒有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都干不過紫電改,有笨重防禦力又低的運輸機如何是對手,要想不被擊落,只能大迂迴繞遠路。

  但繞遠路就意味著飛行距離拉長,即便能躲開日軍攔截,也將增加大燃油消耗,反過來相當於減少貨物運載量,意味著日軍同樣達成了目的,而本方人員和物資風險無形中提高,所以兩人只好忍痛暫停空運,拍電報要求執行潛艇快運。

  尼米茨對此不敢怠慢,接到電報後馬上派出4艘準備好的小鯊魚級潛艇出動,同時在特納和斯普魯恩斯勸說下,讓珍珠港和西海岸的潛艇去攻擊日軍軍艦——特別是要攻擊幾艘主力艦!

  11月9日,德軍在貝倫登陸,距蓋亞那已不過500公里,美軍抵抗力度比聖路易斯強了些,但在德軍艦炮加空襲夾擊下,很快也喪失鬥志投降了,其餘兵力通過飛機轉移到了法屬蓋亞那。

  這場面讓德軍錯愕不已,反過來也對元首提出的「跳島」戰術有了更大信心,更關鍵的是,部隊損失很小,飛快完成了作戰目標——約德爾規劃的時間是在11月14日、南非戰役發起前完成有關聖路易斯進攻,沒想到不但聖路易斯一鼓而下,連貝倫都掌握在手。

  馬沙爾和小澤一商量,既然時間還早,兵力也有,乾脆心一橫帶部隊去打法屬蓋亞那!

  法屬蓋亞那除美軍外,還有自由法國的部隊參與防守,不過即便如此,近1萬軍隊在德軍艦炮轟、飛機炸的情況下很快退縮,然後就向內陸地區潰退,德軍趁勢向整個法屬蓋亞那推進,艦隊順帶還補充了一點油料,法屬蓋亞那當局只把「自由法國」的旗幟換成巴黎政府(法蘭西國)旗幟,馬上就搖身一變成了法國海外領地,是軸心堅定不移的盟友(法版維持會),德軍哭笑不得,一切看上去非常完美。

  前線部隊這一周蹦躂得歡騰,柏林方面卻起了疑心,約德爾召集一大批參謀商議:美軍這麼做有何企圖?商議半天,得不出實際結論,算勉強達成共識的是兩條:

  第一,美軍企圖利用這種方式分散南美德軍戰線,拉長補給通道,對此霍夫曼表示認可,認真考慮要不要繼續抽調兵力增援南美——再加派幾個師和航空聯隊還是辦得到;

  第二,等待時機反撲,軸心聯合艦隊雖實力強勁,但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呆在巴西外海,必定有休整、補充時間,只等艦隊一離開,美國艦隊同樣會如法炮製來多點襲擾。

  對第二種可能性,眾人表示沒太好的應對辦法,最起碼在推平累西腓美軍,將南美德軍連成一線前,阻止不了這種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的游擊戰,唯一只能指望「跳島」部隊能堅守陣地,一旦遭遇攻擊等待本方艦隊前來救援。

  散會後,約德爾大膽提出一個思路:「元首,我懷疑美國人會以攻擊我們的地面部隊為幌子,實則伏擊我軍艦隊。」

  霍夫曼對這種可能性深以為然,雖然短期內美國人還辦不到,但不能不防,他斟酌一下後道:「既然跳島戰術已將第二、第三階段目標提前予以實現,暫時不再進攻,讓馬沙爾把物資補給隆美爾,讓他想辦法先和累西腓美軍打一次。」

  但約德爾顯然有不同考慮:他認為沒必要急著和累西腓美軍打,而應該將隆美爾兵力北運,繼續跳島。

  「您不必擔心兵力不夠的問題……」他點點南非方向,「等下一次目標完成後,預計南非戰役也將落下帷幕,我們可以把南非部隊抽往馬爾維納斯島,然後再把馬島守軍北調,這樣既不用占用主力艦隊護航時間,又能為前線提供足夠兵力和補給。」

  約德爾的思路讓霍夫曼豁然開朗:從歐洲運兵到南美距離太長,沒有護航不行,但採用南非到馬島、馬島到阿根廷、阿根廷到巴西、巴西再到蓋亞那的分段調集法,只需最後一段由主力艦隊護航即可。中途其他地方完全可讓阿根廷海軍幫著帶一帶,大不了送庇隆一點二手軍備表示感謝。

  「很好,您的策略不錯,就這麼幹!主力艦隊要集中精力、集中時間對付主要敵人。」

  「元首!」正在討論間,凱特爾忽然跑來傳達消息,「剛接到日本聯合艦隊發來消息,他們占領了夏威夷!」

  「夏威夷?」霍夫曼有點吃驚,「這麼快?」

  「確切地說,他們占領了夏威夷群島最西面兩個島——尼豪島和考愛島!珍珠港還在美軍手裡!」

  「這下有好戲看了……」霍夫曼諷刺地笑道,「堀悌吉為杜威送去了當選總統的第一份『厚』禮!」

  其他兩人全笑了起來。

  「珍珠港沒這麼好打,我們可以先看看日本人的動靜。」霍夫曼感慨道,「西海岸艦隊都被日本人打光了,哎,什麼時候我們能把東海岸的大西洋艦隊也打光?」

  後兩者均搖頭,美帝剛剛丟了一支艦隊,怎麼可能不汲取教訓再丟一支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