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其他壞消息,杜威就決定暫時放一放了,比如德軍在巴西北部港口城市聖路易斯登陸的消息,他就有意無意地予以了忽視。

  這種忽視讓登陸的德軍也感到非常奇怪,他們遭遇的抵抗非常輕微,艦炮一轟、飛機一炸,登陸部隊就上岸了,整個登陸戰役除美國人出動幾十架戰鬥機掃射一番灘頭外,幾乎沒遇到什麼有力攔截。上岸後,一個美國步兵營爽快地就投降了,問其他部隊去處,他指了指機場,意思幾小時前能走的全走了,把帶隊的德軍上校聽得一愣一愣。

  這麼大一個港口城市,美國人說不要就不要了?

  不過很快他就明白,美國人想要也沒什麼辦法,他們根本守不住這裡!別說沒有岸防工事,連步兵的陣地工事都不完整,他問對面的美軍少校:「你們為什麼不修工事?」

  美國人兩手一攤:「一共就3台推土機,1台鏟車,還要對付機場,水泥也不夠,怎麼修?工兵們連機場的活都忙不過來!」

  德軍大吃一驚:「沒有推土機和鏟車你們就不會修工事了?你們不會用十字鎬、鐵鍬和其他手工工具麼?」

  對面搖搖頭,理直氣壯地說:「沒人教過這些……後勤部都發機器的,機器不發,靠手工干到死也干不完!再說,有工具沒水泥、沒鋼材也是白搭。」

  德國人一個個搖頭無語,原聽說美國兵5行軍公里以上路程一定要坐車的新聞是誇張和醜化,現在看來這段子還真不像是編的,可為什麼黨衛軍美國師在東線打史達林的部隊都還挺不錯呢?

  既然美國人如此漫不經心,馬沙爾和小澤一商量,乾脆派後續部隊去把貝倫也搶下來,看美國人怎麼辦?

  「混蛋,混蛋,我絕不答應!決不答應!」

  11月8日夜裡,瑞士反饋的消息傳到了杜威手中,對美方提出的媾和請求,日本外務省禮貌地予以了答覆,並提前恭賀他當選為新一任美國總統,恭賀歸恭賀,價碼可不低:

  1、夏威夷、阿留申群島及其他太平洋島嶼交給日本;

  2、美國承認日本主導亞洲新秩序的努力,不再視亞洲各國為殖民地;

  3、美國解除對日本在美資產凍結;

  4、停戰後,日美締結軍事協定,海軍主力噸位保持在9:10比例,陸軍兵力保持在1:1比例;

  5、美、日本恢復正常經貿關係;

  6、亞洲諸國拖欠的美國債務、已被沒收的美國資產不予返還,充當美國殖民亞洲多年的賠款……

  雖然中間人暗示這些條件只是日本開價,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但除了第5條,其他無論哪一條杜威都感覺難以接受,特別是剛剛有原子炸彈和火箭武器壯膽後,他更不想同意這些條款。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客,冷靜下來之後他沒火冒三丈地直接撕掉電報,而是先準備讓參聯會和國務院討論討論,看看哪些方面可以打打太極——原子武器再好,也要半年後才能用,火箭武器現在壓根打不到日本。人當然要向前看,但現實也很要緊。

  暫時他找不到人商量,又不能把赫爾一腳踢開,於是先請他過目。

  赫爾大概知道自己在位置上也時日無多,便不再打太極,乾脆地說:「第一條不可能答應;第二條,答應與否其實無所謂,不管美國承認不承認,日本席捲亞洲,占領印度已是事實,連英國人都認了,我們為什麼不認?第三、第五、第六可聯繫在一起考慮,日本必須同意開放亞洲市場,在此前提下,現有資金、資本、投資進行統一協調可以商量,隨便糊弄一下就過去了……至於第四,我認為不妥,不過最終要將軍們出主意!」

  把李海招來一問,他不同意第4條,理由是美國無論國土還是人口都超過日本,經濟和工業更遠遠超過日本,怎麼可能和日本保持差不多的軍力比例?美國還有德國領導下的歐洲聯盟這個龐然大物作為對手,必然要維持高水平戰備,除非日本在其他方面做出讓步,否則決不能同意。

  杜威表示心裡有數了,先晾一晾日本再說,不急著答覆。

  第076章 閃電戰2.0(4)

  「長官,國內已按您的想法把和談意見發過去了,您認為有幾成成功可能性。」

  「一成也沒有!」堀悌吉很乾脆地表示。

  「這?」松田千秋有些詫異。

  「這種條件美國是不可能接受的,但更低的條件,國內也不可能接受,你沒看我把賠款這一條已免除了麼?」堀悌吉淡淡一笑,「和做生意一樣,接下去就是怎麼巧妙地抬價、壓價、講價、磨價的過程……當中不僅有日美關係,還涉及到德美關係,時間不會短。」

  雖然堀悌吉講得很隱晦,但松田千秋有一點很明白,長官心理要價要低得多,但他不會和大多數人唱反調——海軍將領們現在興致都很高,即便長官一言九鼎,靠自己威望也能強行壓下去,但強壓下去是在損害自己的威望——這是聰明人絕不乾的行為。

  就像「天誅國賊」事件,雖然西村祥治認為回國時對伏見宮博恭王動手更好,一了百了,確實說不定當初這麼幹也能成功,但沒有後續一系列事件鋪墊,能有一呼百應、水到渠成的效果麼?

  長官干哪件事不是謀定而後動?

  這一次日美總算能正式坐下來談談條件,不管談不成談得成,至少比以前美國談都不想談的狀態進步了不少,所以松田千秋對此抱有極為樂觀態度,更讓他感到高興的是偵查機顯示,準備進攻的兩個目標島嶼防禦力量不強,這讓他對捷3號作戰目標抱有極大信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