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我上任後,我會想辦法推動200億美元的東海岸防禦計劃,其中真正用於東海岸防線建設的只有50億,另外150億會投入這個項目——假如真被證明是有效的話!」杜威現在心情一下子變得非常好,本來的愁雲愁雨一掃而過,仿佛整個世界都開始燦爛起來。

  「另外,杜魯門總統身體不太好,然後他又沒有副總統,所以他會突破常規,一旦確定您當選就立即把權力移交給您。」李海道,「今天我本來是請他審批我的辭職報告的,然後他托我給您捎話……」

  杜威要上台,作為前任心腹的李海肯定不可能留任,這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杜威也就裝模作樣挽留了幾句,面上你好我好,實際是早就下定決心了,最後是讓李海把這個月幹完,等杜威上任並提名新的人選出來後李海再退……

  「下一步棋怎麼走,我要好好考慮下……」

  第075章 閃電戰2.0(3)

  11月7日,各地選票已統計出了70%以上,杜威得票率穩穩保持在75%左右的水平——哪怕後面全是反對票,該得票率也已支持他成為總統了。有曼哈頓計劃的鼓勵,他心態一下子放鬆了很多,不再和前幾天一樣患得患失,對德軍在聖路易斯登陸的消息也沒那麼驚慌失措。

  當天晚上他終於好好睡了一覺。自從參加參聯會會議討論和決策後,他就沒睡好過幾次,要麼是夜裡、要麼是一大清晨接到電話報喪,要麼是夜裡夢到哪裡出事,總而言之是渾身不踏實。

  羅斯福總統這麼早去世,一批又一批將軍住院和這種心態脫不了關係,不管是誰,只要還愛著這個國家,聽到這裡敗那裡敗,這裡丟那裡丟,今天這個將軍死,明天那個將軍死的消息,再有鋼鐵意志也受不了吧?

  以前他還可以看到杜魯門的笑話,站在批評者的立場嘀咕這個反對那個,但現在顯然不行,他必須親手把這場戰爭打完——或者勝利,或者體面地收場,這是人民投票給他杜威的唯一要求!

  原子武器是一針大劑量的強心針,他一下子感覺自己氣粗了、膽壯了、走路有力氣了、精神也有活力了、連笑容都開始洋溢著熱情。當天下午接受包括美聯社、《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基督教箴言報》等主流記者採訪時(昨天沒採訪到),杜威就很充滿自信回答了很多問題,關於戰爭與和平的前景他特別指出:

  「……對羅斯福總統、杜魯門總統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和應對,我認為他們還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做了很多有益工作,把責任全推給他們是不對的,應該說,一直愛好和平的美國人民從沒想過用戰爭來解決國際爭端,以至於在敵人精心準備、突然襲擊下我們遭受了一連串失敗,遇到了很多挫折,但美利堅是有底蘊、有實力的世界大國,到今天為止,我們的工業實力、經濟能力、技術水平、武裝力量規模都是世界範圍內屈指可數的……

  我不反對和日本、德國達成可諒解、公平公正的和平條約,不是美國不能繼續打這場戰爭,而是我認為美利堅為戰爭流得血夠多了,但敵人不要指望我會簽署喪權辱國的條約,我相信無論誰當總統都不可能接受這種條約!美利堅愛好和平、渴望和平,但如果讓我們放棄自由追求和平,這永遠不可能。

  ……火箭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但不是德國一家有,美國也有,我們也開發了系列產品,再假以時日,同樣也能在戰爭中見到他們在戰場上大展身手……」

  然後記者們就看到五角大樓的新聞發言人搬出一卷檔案,邀請眾人現場觀看了一段電影拷貝,時間不過2-3分鐘,但內容顯然是第一次展出,上面是美國火箭升空、飛行並把目標炸個稀爛的場景。

  目睹這段片子後,所有記者都熱烈地鼓掌,因為火箭這件事,東海岸人民已擔驚受怕了好長一段時間,連防空洞都加固了一番,現在看軍方拿出火箭,自然都是歡呼雀躍。

  「我們已獨立組建了火箭部隊,目前正在大力生產、廣泛招募、培訓人員,今後將由獨立空軍部隊管理,成為捍衛美利堅領土和自由的尖端武器……」

  然後是新任空軍總司令、剛剛從醫院病癒復出的阿諾德上將對眾人發表講話,表示會竭盡全力開創航空新時代,並輕描淡寫表示:「波音工廠已基本恢復正常,敵人對我們的騷擾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美利堅有能力捍衛自己的領空。」

  所有記者都滿載而歸,一下子報紙頭條就有了著落。

  這段火箭電影是真是假呢?

  當然是真的!不過卻不是全部真相。

  這僅僅是最近十三次試驗中成功的五次之一,且射程不過280公里,不但與飛毛腿相距甚遠,連V2早期水平也趕不上,純粹是拔苗助長硬弄出來的,彈頭裝藥只有可憐的250公斤,看著聲勢很大,其實效果很一般,但這是軍方拿來對議會喊話的內容:新財政年度已經開始,要爭取經費不能不先給議員們一點盼頭,所以有這段電影公開出台。

  對此杜威欣然同意,不管怎麼說,總要先把錢搞到手再說,火箭這玩意一定要研究出來——沒有這東西,今後在國際上說話都不響!他雖然還沒當上總統,但行為方式、思考模式已完全總統化了。

  陸航升級為獨立空軍的步子也快了點,本來應在明年才正式升級,還要走一系列審批流程,但實在是這段時間陸、海軍都靠不住,大家只能指望陸航去死,不給個獨立空軍,不將軍官們軍銜往上升一升,怎能指望手下人賣命?所以杜威耍了個花招,組建獨立空軍的流程同步在國會走,但先把阿諾德這個空軍總司令先推出去——仿佛給人一種錯覺,有了空軍總司令後空軍就從無到有一瞬間建立起來了,實際上除了阿諾德這個名頭,其他什麼也沒有!別說一系列文件,就連空軍標識、空軍服裝乃至空軍駐地都沒落實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