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關鍵是船舶製造和獲取能否支撐。」堀悌吉將目光投向海軍次官兼艦政本部長官井上成美大將。

  「老實說,光靠自我建設是耗不起船舶的。」井上成美苦笑,「現有造艦能力在不考慮材料制約前提下,年生產能力約50萬噸軍艦噸位,如果只建設1萬噸以下中型軍艦(即不造戰列艦、航空母艦和重巡),可勉強提升到65萬噸。按照一噸軍艦噸位轉化為4噸民用船舶噸位計算,可轉化為200-250萬噸商船噸位,再加上一部分不製造軍艦的民間船廠噸位,全日本船舶製造能力頂多就是400萬噸。實際上由於鋼鐵產量制約,本官認為能完成75%已非常理想,我擔心丸新計劃都無法完成。」

  《丸新計劃》高峰期要求每年8艘以上軸心級(20萬噸)、16艘護衛航母(16萬噸)、乙型驅逐艦(秋月改防空巡洋艦)12艘(4.2萬噸)、丁型驅逐艦(低成本護航驅逐艦)48艘(9.6萬噸),光這些軍艦噸位就將近50萬噸,再考慮特務艦、補給船等建設,確實難度很快,所以計劃要求是5年內在不耽誤破損軍艦維修和日常維護前提下,新完成189萬噸軍艦。

  即便如此,井上成美現在的底氣比去年剛制定《丸新計劃》時足得多:一來堀悌吉大權獨攬,可保證資源配置;二來印度戰役結束、中國戰場陸續退出,日本可專注於太平洋問題解決;三來在德國的技術輸出和設備援助下,日本很多方面改善不少,如鋼產量就從700多萬噸上升至近900萬噸(與美國的對比終於從1:10變成了1:9);四來堀悌吉縱橫捭闔,以巴基斯坦、紐幾內亞為代價從歐洲拿到不少好處,可有效充實海軍實力。

  「本官以為,40萬噸換2000個機組的消耗要看結構。如全是軍艦,帝國萬萬不能承受——每年只新增50萬噸軍艦噸位,聯合艦隊存量不過200多萬噸,1萬多個機組就能將我們全耗完;如果全是商船(貨輪),則承受毫無困難,帝國每年新建240萬噸以上船舶即可換1.2萬個機組,另外還有800萬噸存量商船隊,全拉出去可換4萬個機組——我不相信美軍在消耗1.2萬個機組後還能剩4萬個機組。」井上成美看了看數據,「如按軍艦占4成、貨輪占6成的比例來衡量,每年新增噸位大約可消耗美軍8000個機組,勉強可行。」

  眾人不由鬆了口氣:堀悌吉已額外準備了140艘/100萬噸油輪,光這一批就夠耗上美國人一陣的。

  一直皺著眉頭的山本五十六問道:「這麼說,如果沒有大的局勢改變,噸位換機組暫時可行?」

  「可行!」

  堀悌吉滿意地點點頭:「雖暫時可行,但降低自身消耗、擴大敵軍損失的辦法還是要想,諸位還有什麼好主意。」

  「下官有個建議,可減少部分油輪損失。」一直統籌運輸事務的栗田健男中將站起來發言。

  「栗田君請講。」

  「可讓部分貨輪承擔運輸燃油職能。」栗田健男解釋道,「輕質燃油,如汽油、柴油、航空燃油可用大油桶堆放在貨輪艙室中,油輪只用於運輸最粘稠、消耗最大的重油,即便貨輪利用空間有所損失,但擴大了運輸承擔範圍。來之前我利用繳獲的美國自由輪做過實驗,裝載4000噸燃油基本無問題。且卸貨時直接交付油桶,免去了灌裝時間,對守島部隊來說十分方便,艦隊利用會麻煩些,但不是不能克服,唯一的浪費是需要趕製大量油桶。」

  眾人眼前一亮,按照這辦法可騰出油輪噸位專心搭載重油。

  「建議很好,您費心了。」堀悌吉點頭道,「支援艦隊編組就按照這個方法推廣。松田,把支援艦隊編成和作戰情況和諸位說一下。」

  「由於美軍太平洋艦隊遲遲不肯露且使用消耗戰法,長官決定自十月上旬派遣支援艦隊與聯合艦隊,進一步增強聯合艦隊實力,支援艦隊主力構成如下:

  戰鬥群:3航戰(千歲、千代田號)、5航戰(葛城、笠置號),2艘巡洋艦,4個防空驅逐艦編隊(16艘秋月、秋月改防空驅逐艦),執行進攻任務;

  輔助群:淺間丸、龍田丸、鎌倉丸三艘輔助航母(均由1.7萬噸的郵船參照德國輔助航母改造而成,最大航速21節)、山鷹號(巴西丸郵船該艦的輔助航母)及其他輔助船隻,執行直掩任務;

  護衛群:6艘TL型護衛航母,40艘貨\油輪,24艘丁型驅逐艦,執行運輸、護航、反潛等任務;

  潛艇群:24艘德國IX、XIV級潛艇,24艘日本自造的伊型潛艇(丸新計劃之後日本因為有現成德國潛艇可用,已全部砍掉後續潛艇建設保障資源),執行偵查與破交任務。

  從英國獲得的巨人級首艦預計本月中旬交付,擬在印度洋進行海試、訓練,執行警戒任務;第八艦隊繼續負責南洋巡邏。」

  堀悌吉站起來慨然道:「支援艦隊由鄙人親自率隊出征,時間初步定在10月10日,另我和陸軍溝通後,對方同意為占領島嶼與後續作戰增派1個主力陸軍師團和400架飛機,我擬再次抽調200架海航陸基飛機派遣至中太平洋,形成長久支持作戰態勢。這次戰役預計將持續至明年初,國內事務就拜託各位了。」

  「長官,準備進攻夏威夷麼?」

  堀悌吉搖搖頭:「暫不著急,一來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可再看一看美國局勢走向;二來美軍航空兵還未消耗殆盡,貿然進攻損失不小,寧打西海岸也不打夏威夷;三來德軍已奠定南美勝局,我料元首下一步必定向中美洲和加勒比海進軍,看看雙方有無聯合作戰、為帝國謀求利益的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