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即便這樣賣血賣腎般的支持,也不過就是將印度軍從30萬左右提升到40萬,距離山下奉文理想的兵力要求還遠遠不夠,他認為要達到嚴密的控制程度,至少要比關東軍+朝鮮軍的數量多,而後兩者兵力已近80萬。大本營實在抽不出兵力和物資給他,只能一方面硬著頭皮繼續動員,打算組建15個三單位制的治安師團;一方面又向海軍求援,希望海軍能資助一些,正好角田和西村的破交成果送到了特魯克,還沒焐熱便分了一半給陸軍。

  這種形勢下如果再繼續奢談北進(吃遠東和西伯利亞)、南下(吃澳新)簡直就是異想天開,雖然一幫眼高於頂的昭和參謀吵吵鬧鬧要求陸軍繼續擴軍100萬,但石原莞爾和堀悌吉認為這不可能。擴軍100萬的人頭很容易湊出來,裝備問題該怎麼解決?如果陸軍軍費過多擠占了海軍份額導致海軍實力上不去的話,日本就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中——一旦聯合艦隊被擊敗,所有派駐在外的兵力全是死棋!

  參聯會眾人雖然並不知道日本內部的窘迫,但他們從日本不斷擴張的版圖上本能地察覺到對方的軟肋所在——地盤太多、線路太長、守不勝守!

  參聯會當天晚上討論的最後一個話題是火箭。羅斯福顯然對這種高速、遠程武器很感興趣,甚至天才地預見到可使用這種武器將美國曼哈頓工程開發的「大炸彈」投放出去,思考半天后他說道:「先生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這種東西我們必須造出來,我先給20億美元,你們去想辦法吧。」

  在他看來,他從未聽到過火箭方面的情況報告,估計美國火箭水平很糟糕,這次又沒英國技術參照,必須美國人獨立研究,所以一口氣就拍出了20億——相當於20艘埃塞克斯級的價格。

  「事實上我們是有研究的,甚至當初比德國人還強一點,被自己給耽誤了。」馬歇爾尷尬地笑笑,「我們找到了這方面的權威,他願意親自和我們匯報並介紹火箭。」

  馬歇爾沒吹牛,他找到的人叫羅伯特·戈達德,從1920年開始研究液體火箭,1926年3月16日在麻薩諸塞州沃德農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1930年,他研究的火箭飛行速度達到800千米/小時,並在次年的發射試驗中首先採用了現代火箭目前仍然使用的程序控制系統。這時候德國的第一枚火箭才剛剛試驗,而目前位居德國火箭技術頭把交椅的布勞恩連大學都沒念完。

  介紹完自己的研究經歷和學術進展後,戈達德說道:「總統和各位將軍閣下,非常遺憾地指出,本來我國在該領域領先德國人2-3年。大蕭條及我國政府不重視國防科技、片面注重經費平衡的體制破壞了研究進程,如果你們投放在倫敦的德國火箭有關性能真實無誤的話,我預計與德國人的差距在3-5年,最快也要三年才能見效,而我恐怕是看不到這一天了。」

  「為什麼?」

  「醫生診斷我患了喉癌,可能還有一年左右的壽命。」

  「哦,上帝,這可太不幸了。」所有人驚呼起來。

  「我會在剩餘的一年裡拼命工作的。」戈達德笑笑,「另外我再推薦個人,我認為他有能力接替我把後續工作干好。」

  「誰?」

  「馮·卡門教授及他的中國學生。」

  第049章 大英帝國(5)

  民主國家的決策效率平時確實不太行,能拖就拖,但真到危急關頭,迸發出來的熱情也令人嘆為觀止。聽說德國用「遠程」火箭(相對於火箭炮來說)從歐洲大陸打到倫敦,不僅炸死幾千人還沒辦法防禦的消息,華盛頓一片沸騰,當天夜裡就緊急行動起來——這可真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當年德國人搞出巴黎大炮,現在又搞了倫敦火箭,萬一將來德國人發瘋搞跨大西洋火箭怎麼辦?那美國人民還不是永遠生活在無窮無盡的恐懼中?

  根據戈達德的推理,如果現在德國就有400-500公里射程的火箭,在10年之內將其提升到6000-8000公里射程是很容易的,要知道他在13年前搞火箭時射程只有區區20公里,現在居然能發展到這個境地,簡直令人難以想像。

  按這個速度下去,火箭射程別說6000-8000公里,就是超過1萬公里也指日可待。而熟悉全球地理的參聯會高層心裡很明白,如果真有6000-8000公里的火箭,那部署在葡萄牙、西班牙和西北非一線發射可直接將美國東海岸的精華地帶全籠罩進去,如果德國人喪心病狂將火箭拉到亞速爾群島部署,那大半個美國就全在裡面了。到時候德國人還不是想打哪就打哪?難怪德國人一直對發展重型遠程轟炸機不感興趣,原來他們的攻擊路徑是這個,這可比美國搞B-17\B-29高明多了,既不用死人還無法攔截。

  誰都不是神仙,美國高層也會誤判德國動作,更會因目前戰局不利而高估對手實力。德國之所以不發展重型轟炸機絕不是不感興趣這種話就能解釋的,完全是因為成本太高搞不起,而美國自己有不俗的飛機製造能力,現在反過頭來又覺得德國人手裡的東西更好、更厲害——4馬赫的超高速度,無法攔截、無法預判的落點、不死人的安全性,簡直就是大國橫行世界的最大法寶。難怪德國人態度這麼強硬,這麼咄咄逼人,原來他們手裡是有真傢伙的!再聯想到德國人在噴氣領域的建樹,不但噴氣戰鬥機,連噴氣轟炸機都出來了,還讓不讓人活了?

  戈達德預測說:現在德國敢把400公里的火箭拿出來,按慣例和研發進程,他們手頭至少有1000-1500公里的傢伙在試驗。這猜測是有根據的,但他萬萬沒想到德國人的步子跨得比他想得還遠,在1944年年初兩級V2火箭串聯試驗成功後,德方根據布勞恩的建議直接越過了1500公里左右級別的V4火箭而上了2500-3000公里的V6,而在佩內明德設計室里,5000公里級別的V8都在圖紙上成型了。由霍夫曼點撥的五位一體發射力量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船台上的特大型潛艇(伊-400)、研究院裡的超級卡車(40米長,機動發射平台)、地下發射井等都在此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