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我希望這些部隊能發揮威懾作用,我認為俄國人的目標不僅僅是包圍圈裡那8、9萬之眾。」

  「好吧,希望您的判斷是對的。」

  霍夫曼當然不是在任性而為,他不但深入研究過德米楊斯克包圍圈和霍爾姆包圍圈戰役的成敗和心得——現在他掌權,可調用全部官方資料,比他在後世只能依託檔案和當事人回憶更可靠,他還對第六集團軍在史達林格勒城下最終覆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認為,倘若不是保盧斯這個辦公室將軍指揮部隊且片面執行希特勒的命令,第六集團軍不會覆滅得這麼快;如果被包圍的德軍不是30萬——假設是10萬被包圍,20萬逃離包圍圈,則德國歷史上在1943年仍然有機會重新殺回來。前幾次包圍圈戰役成功給了希特勒盲目信心,再加上戈林又在一旁大吹大擂空軍的能力,使他以為保盧斯也能堅持住,實際上德國空運力量是有限的,供應10萬規模左右的部隊已是極限——30萬部隊被包圍後也只能得到10萬人補給,在冰天雪地里除了不戰自潰還能有什麼好下場?整場戰役壞就壞在德軍孱弱的後勤能力與盲目自信上。

  舍爾納一開始聽到霍夫曼這番高論覺得很驚奇——霍夫曼沒法用史達林格勒戰役給他舉例,但活學活用了德米楊斯克包圍圈的經驗,讓人覺得非常有道理:一個人補給分給兩個人用,則所有人都不能倖存,整體戰鬥力還不如一個人;三個人補給交給兩個人用,憑德國的戰術素養,完全能支撐到紅軍把血流乾的地步。更何況現在德軍總體局面占優,之所以不向中亞派兵不是因為無兵可派而是因為地勢、氣候緣故不適宜派出大軍,要知道最能打的黨衛軍裝甲集團軍還在後方優哉游哉地休整——那裡有整整5個1943型裝甲師和2個裝甲擲彈兵師。

  「之所以我要在中亞打一場這樣艱苦卓絕的防禦戰,根源還是交換比戰術,現在蘇軍已放棄了在廣袤曠野上與我軍進行大規模野戰的企圖,中路推進也找不到敵軍重兵集團,而我軍又不可能真的不顧一切向前突進,前後脫節的滋味是很難受的。況且推進越快,區域兵力密度就越稀疏,蘇軍打起反擊來就越加容易,所以,中路地段的推進只能以穩妥方式滾滾前進……

  強行進攻蘇軍擁有堅固堡壘的大城市並打巷戰也是難以承受的高昂代價,無論莫斯科還是史達林格勒都暫時無法攻擊,最多能想辦法解決中央戰場的中小城市。綜合利弊後,我選擇您來指揮這樣一場防禦戰,希望用這塊磁石源源不斷吸引紅軍前來送死,耗盡他們最後的機動兵力,同時為春季全線進攻創造條件。」

  「如您所願,元首,我會堅持到最後一槍一彈。」舍爾納恭恭敬敬地敬禮,「讓他們來吧。」

  「我會給您提供充分的空中支援。」霍夫曼頓了頓,「您可以自由選擇您認為合適的防禦戰線和機動方式,我不會幹涉您的具體戰術指揮,也不存在什麼必須固守的地方。」

  第003章 中亞攻防戰(2)

  中亞集團軍全稱第5裝甲集團軍,從中東集團軍改編過來,後與土耳其部隊協同組成集團軍群,舍爾納替代的是隆美爾集團軍群司令官職務,但由於土耳其部隊目前相距甚遠,因此他實際指揮的只是一個集團軍。

  霍夫曼對他信心很足,不但比所有人都強,甚至比舍爾納自己都強——歷史上作為庫爾蘭戰役指揮官,能帶著一批殘兵敗將打到1945年5月,怎麼可能不強?所以他也不關心舍爾納具體用什麼戰術,這不是一個元首該思考的問題,反正他也不會。

  集團軍主力原先位於比什凱克、杜尚別、塔什干三座城市圍起來的三角地帶中心。在12月份紅軍發動進攻前夕,已持續進行戰略收縮。集團軍完整序列兵力除總部機關、相關警衛部隊、虎式重裝甲營、重炮兵部隊和其他直屬部隊外,主要包括大德意志師、第15裝甲師、歐根親王山地步兵師和第一山地步兵師(雪絨花師)4個師,另外還包括德國第一傘兵師和義大利傘兵旅(註:如不包含傘兵部隊,則專稱中亞集群以示區別)。在舍爾納走馬上任後,中亞集群上下立即緊鑼密鼓地收攏部隊、構築工事、囤積物資等待蘇軍到來,從上到下的指揮人員抱有充分信心,對即將到來的慘烈廝殺並不放在眼裡。

  除舍爾納外,霍夫曼對中亞集群的指揮班子感到非常滿意:集團軍級司令官是赫爾曼·巴爾克上將,原先的大德意志師師長,擁有豐富的裝甲戰特別是突擊進攻經驗;集團軍群參謀長是高斯,熟悉整個集群全部情況,且為人細緻縝密,舍爾納接觸過之後非常欣賞,並不因為他是隆美爾的長期搭檔而有所想法。

  在師一級指揮官中同樣是將星璀璨,接任大德意志師師長的是在巴庫戰役中有突出表現的溫克中將——第三帝國覆滅時希特勒問溫克在哪裡就是他,15裝甲師是轉戰非洲、屢立戰功的瓦爾斯特中將;擔任歐根親王師師長的奧托·庫姆也非泛泛之輩——當年紐倫堡審判本來有他一份,這哥們居然從達豪監獄越獄成功,直到1995年才重新露面,狡詐程度深得霍夫曼欣賞——他現在對老派而刻板的容克軍官越來越看不順眼,動不動就打發他們去後備軍坐冷板凳;只有第一山地師稍微麻煩點,原師長赫伯特·蘭茨中將因為與密謀集團有染,被霍夫曼查明後判處死刑,師長由瓦爾特·里特爾·馮·格蘭伯霍芬·施泰特納中將擔任,指揮能力與其他人相比略遜一籌,但舍爾納本人卻是山地步兵出身,因此最後一塊一塊短板也補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