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非常抱歉。」堀悌吉站起來朝眾人鞠了下躬,「是我魯莽了,不過我也想就這件事解釋兩句,所謂5月西征云云,純粹是搪塞德國人的,諸位不必當真。」

  「啥?」新任參謀次長的河邊虎四郎中將眼珠子都瞪出來了,「還能這樣?」

  石原莞爾仔細想了想,臉色瞬間變得十分精彩,拍手道:「高明,高明,請堀君給我們解釋解釋。」

  東久邇宮稔彥王也呆住了,半天后才反應過來:「你說,你說……」

  「總體我並未騙他,聯合艦隊目前實力確實青黃不接,但只要熬過4月下旬,機動艦隊就基本恢復正常,可擁有3艘正規大型空母(翔鶴、瑞鶴、大鳳)、1艘中型航母(貝亞恩)、3艘輕型空母(瑞鳳、千歲、千代田)總共7艘航母,飛行員也能基本解決。但海軍將在5月初發動大型戰役,屆時情況會發生重大變化,德國可能不一定需要我們西徵才能實現目的。」堀悌吉微笑起來,「聯合艦隊其他新銳軍艦正在建造中,根據建造進度,到9月份時,大和級第3艦信濃號,雲龍級前2艦雲龍號、天城號均能服役,屆時聯合艦隊將進一步重組並增強實力。」

  多田駿遲疑著問他:「你的意思是,到5月份時不但海軍力量全面恢復,而且開口向德國要價時機更好?」

  「不僅如此,我判斷德國會遭遇一次重大挑戰。」

  「在哪裡?」

  「非洲或馬島。」堀悌吉指了指幾內亞灣德屬西非,又敲了敲阿根廷附近,「這兩處是德國攻勢的枝節末梢,補給線維持非常困難,甚至可用千鈞一髮來形容。美國人先前之所以不看重這兩處,是其出發點一直著眼於和德國人爭奪全大西洋控制權,現在該策略已完全失敗,大西洋海權分屬德、美兩國所有短期內不可動搖。我認為美國人不會看不到,試圖畢其功於一役只能再次失敗,我認為對方會改變策略,挑選德國薄弱環節進行打擊,一點點扳回局面,如我們此時再出手,會獲得比較令人滿意的報酬。」

  「很好,很好。」東久邇宮稔彥王笑了起來,「我剛才錯怪你了,做生意確實沒人比你更精明。」

  堀悌吉搖搖頭:「我不是要敲德國竹槓,該問德國開口要還是繼續要。我只希望德國能看到問題所在,並在其薄弱環節搖搖欲墜時配合力挽狂瀾,頂住攻擊。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來得情意深重?」

  「您似乎話裡有話?」山本五十六皺起眉頭問道,「這些薄弱環節現在能彌補麼?或提醒對方一二?」

  「沒法彌補,如要彌補必須減少在其他方向的投放,而且效果很差。總共只有100塊本錢,自然是哪裡利潤高往哪裡去,怎麼可能放著賺50塊的地方不去轉頭去只賺5塊的地方呢?」堀悌吉苦笑道,「吸引美軍進攻對德國更有利,如果美軍不進攻專注防守,躲在家中當縮頭烏龜,憑他們的造艦能力只要撐過2-3年,完全能重新堆出大艦隊來,到時候怎麼打得過?」

  眾皆大笑:「幸好美國還沒這麼不要臉。」

  「既然海軍是積極穩妥的策略,陸軍的策略也比較簡單:關東軍方向強化實力與機械化力量編組;中國大陸方向進一步收縮並加強物資貿易;南洋方面配合海軍固守;印度方面投入3-4個師團加強進攻,並視後續需要再度考慮增兵。」石原莞爾開口道,「短期內唯一的出擊方向只有印度,其餘全部固守。」

  眾人點頭同意,只保持一個方向出擊是非常穩重的,資源和兵力也能安排得過來。

  會議結束後,堀悌吉和山本五十六同乘一輛車回去,路上山本問他:「我感覺你似乎有些話沒講出來。」

  「是的,不能再講了。」堀悌吉苦笑,「再講很快就會講到日德矛盾,不管以後日德關係怎麼走,至少現階段都是彼此互利、互有需要,怎麼能翻臉?」

  「你是說……北進?」

  堀悌吉點點頭:「這問題不處理好,我們與德國會有較大的戰略衝突,所以必須暫時延緩,希望能有其他契機加以彌補,海軍不能不考慮陸軍的利益,否則陸軍下面鬧翻天再換一班人馬上來,海陸協調又完蛋了。」

  山本五十六點點頭,嘆息道:「現在這局面已是開戰以後最好的了,可不能輕易破壞,先去參加海軍作戰研討會吧,他們估計也等急了。」

  第045章 勝負手(11)

  所謂日德矛盾,其實陸海軍雙方都明白,主要就在於北進,說的更直白一點,是俄屬遠東和西伯利亞的最終歸屬問題。

  石原莞爾定下的策略是:對蘇德戰爭暫時觀望,如確信蘇聯倒下,則關東軍北進搶下遠東和西伯利亞——即便不是整個搶下至少也要拿到一半以上。

  而霍夫曼定下的策略是:蘇德媾和,蘇聯領土限制在烏拉爾山以東,以西留出500公里無人區作為天然分界線,將蘇聯打成亞洲國家,但不必要完全消滅布爾什維克政權,同時建議史達林去阿富汗、北印度分一杯羹。

  這兩個目標實現起來都不容易:日本目標的實現需要蘇聯徹底被打垮,而德國顯然不願意流這麼多血,只要俄國還能保留200萬以上的兵力,同時德國不配合繼續進攻,日本北進希望就會落空;德國目標的困難在於如何讓史達林接受蘇聯變成亞洲國家這個事實,同時又要防著蘇聯吞掉中國——如果蘇聯從新疆和蒙古方面入侵,中國肯定招架不住,那時候蘇聯迴旋餘地會很大,無論日德都會面臨蘇聯今後的反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