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對日德來說還有一種機率非常小的風險:蘇聯在烏拉爾一線頂住,然後美國派大量陸軍(包括陸航)登陸蘇聯遠東,強攻滿洲、朝鮮一線,先吃掉或壓住日本,讓中美蘇連成一線,該策略的基本要求是美國不顧忌人員損失(至少五十萬級別),日德都認為只要美國人腦子正常就不會選,但也不能不防止美國人腦子突然抽風或壞掉的可能。

  所以北進是橫亘在日德之間的一根刺:德國不介意讓日本在遠東分潤一點好處,但鯨吞是不可能的。不是德國小氣不肯給日本這部分領土,而是德國要防著日本消化不良。現有陸軍高層可能也會追求理性目標,但底層陸軍馬鹿們可沒這麼好說話。所以堀悌吉一說推遲到5月,又說搪塞德國人,石原莞爾馬上就反應過來——他也很為這件事頭疼,乾脆不考慮北進,只在印度方向出擊,希望用印度讓基層馬鹿們的精力多釋放一點,免得他們多想。

  聽完堀悌吉在海軍作戰研討會議上講述的宏觀戰略分析,眾人都沉默了,所有人都發現一個事實:即日本力量太小、國力太弱,現在占據上風來之不易,最佳選擇是立即停戰,讓日本有機會把目前已占領的地方趕緊變成生產力的一部分,同時大量鼓勵人口增加,切實強化區域控制力,鞏固提升長期實力。為達到該目的,哪怕暫時讓出一點地盤也沒什麼,可惜美國人死活不領情。

  「海軍現在也陷入陸軍在中國問題上的怪圈——打贏也好、打輸也好,對方就是不肯講和,死纏爛打不放手!」堀悌吉嘆氣道,「陸軍還能在中國撤退並收縮陣線,因為撤退也不必顧忌中國人反擊,可美國就不一樣,只要我們稍微露出退縮、動搖的跡象,就會像餓狼一樣撲上來,難啊……難啊……」

  「長官……」西村祥治上前一步,「美國如果不肯和,那我們就打服他。」

  「對!我們就打服他!」眾人異口同聲。

  堀悌吉搖搖頭:「打服是不可能的,讓美國人知難而退就非常理想了。所以我才要抓權、才要改革、才要集中一切力量——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有非分之想。」

  山本五十六點點頭,老朋友這句話應該是真心的——60歲的人了,已處於權力巔峰,同時還有赫赫武功,既不想篡位,又不要開幕府,還想怎麼樣呢?無非還想讓這個國家走得更穩當一點。

  「請長官指示方向,我等一定破釜沉舟、死而後已。」

  「聽說這兩天有人在討論所羅門方向反攻甚至進而奪取澳洲的策略?」

  「確實有。」高須四郎點點頭,「這兩天陸海軍頻頻接觸,陸軍很多人都這麼說,海軍省、軍令部也有不少中級參謀蠢蠢欲動,還有人稱這是陛下的想法。理由看上去也很簡單:美軍被德國人拖在大西洋,巴拿馬被堵、馬島被德國封鎖,太平洋還不是任我們縱橫馳騁?澳洲這樣的地盤錯過了可就沒這個機會,聯合艦隊現在如日中天,正好陸軍也有餘力,可以配合發動澳洲攻略,甚至還有人表示,如能拿下澳洲,中國大陸的權益除了幾個重點港口和海島,其他全不要算了。」

  大西瀧治郎補了一句:「當然這都是少壯派的想法,陸軍高層,無論多田陸相還是石原總長都很謹慎,只說完成印度攻略,絕口不提澳洲的事,甚至連反攻南洋諸島也不提。不過他們很滑頭,不說不行,只說等待海軍決斷,海軍如有決心,陸軍可以配合。」

  堀悌吉點點頭:「我明白了,總而言之一句話:現在這局面,老頭子們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很想退回來守一守,而少壯派們依然抱怨腳步太慢、膽子太小,還可以再往前沖一衝。」

  眾人不知道該怎麼接這句話,這明顯不對,卻不知道從何反駁。

  井上成美奚笑道:「他們懂什麼?戰局不利時悲觀得不得了,以為過兩天就要亡國了;戰局有利時又樂觀得不得了,以為日本無所不能,天老大我們老二。聽了他們就真亡國了。」

  「攻略澳新其實也不是不能做,不過他們考慮的辦法不對,如果從所羅門、紐幾內亞方向開始打起,別說半年,就是一年都打不贏。打仗必須找准敵軍弱點。」堀悌吉微微一笑,「諸位能不能說說看,美軍弱點是什麼?」

  「我認為是怕死。」角田覺治第一個站起來發言。

  現場議論紛紛,有人贊同,也有人認為從這2年的交手來看,美軍沒像以前估計得那麼怕死,加勒比海、塔拉瓦打得也很頑強。

  「角田君,說說你的理由。」

  「我舉個例子。美軍艦載機飛行員經常擁有數量優勢,但技術不行,打不過我軍。如果他們不怕死,完全可以縮小、拉平甚至扭轉這個差距。」角田解釋道,「如果是我指揮,我就讓飛行員打撞擊戰,美國飛機速度不慢,機體也很堅固,打不過完全可以撞嘛。不用和我們費勁打,只管撞,一機換一機,一命換一命,哪怕三機換一機,兩命換一命,只要能撞掉500架,我軍優秀飛行員就基本完蛋了,沒了這批精銳飛行員,拿什麼和美國人打?比飛行員數量?比飛機數量?日本完全沒勝算的嘛……」

  山本五十六點點頭,認為角田說得很有道理,但以他對美軍的理解,認為這不太可能,除非是打到美國本土,美國人面臨生死存亡,否則他們不會這麼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