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胡佛控制下的FBI雖然竭力對電台進行干擾,同時又明確下令禁止收聽「敵台」,但總有擋不住的消息在悄悄流傳,甚至於政府部門、媒體、國民警衛隊成員自己都在組織收聽,對人手僅僅只有1000多人的FBI來說,挨家挨戶上門顯然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更何況也不能真把民眾的收音機都沒收——總統自己發表「爐邊談話」還要靠收音機傳播呢。

  唯一對胡佛有利的一點是,他提出的加強監控與新聞管制的想法得到了越來越多議員們的認同,經費撥付很快到位,人員急速擴張,胡佛甚至還知道裡面混入了一些3K黨分子,但他裝作沒看見。至於《時代周刊》公布的消息,也是在胡佛點頭下放行的,理由很簡單:壞消息必須釋放一些,一點都不放,到處都是歌頌勝利的消息與事實出入太大,只怕會引起民意洶洶——哪怕是高壓鍋也得配個減壓閥。

  羅斯福前次昏倒住院後,身體狀況一直不太理想,雖然依然堅持工作,但聽到的都是壞消息,這不免讓其更加焦慮,而最新的壞消息是他的心腹、戰爭期間才設立的美國戰略情報局局長威廉·約瑟夫·多諾萬帶來的。

  「德國電台情況已初步查明:總部設在柏林,在西班牙、葡萄牙和亞速爾分別設有三個中轉站,對信號進行了大幅度強化,同時增添多個頻率,除亞速爾我們能對其轟炸外,其餘沒法處理。」多諾萬苦笑連連,「而且亞速爾的中轉台似乎在一條船上,那麼大一片水域,又是入夜時間開始工作,逮不住它。」

  「見鬼,和西葡兩國進行外交接洽了麼?」

  「接洽過了,對方表示新聞自由兼之又是商業行為,沒法干預,我們如果需要,也可以在他們那裡設置中轉站!」

  「一群混蛋!」羅斯福氣得七竅生煙。

  胡佛已告訴過他,對德廣播沒什麼用,德國人收音機占有率不高,很多公開發售的收音機連短波波段都沒有,對德廣播對方根本收聽不到。以蓋世太保無孔不入的架勢,哪有德國人敢去收聽「敵台」?退一萬步說,就算有德國人願意收聽美國廣播,又報導些什麼呢?翻來覆去播送自由民主的說教,抹黑元首和國社黨半點作用都沒有。說到底,德國人和美國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德國人不怕打仗,他們要的是勝利,渴望的是強大,美國以自由民主相號召只能收穫一堆白眼。而且美國真要設中轉站也不必找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國就是更好的中轉站所在地。

  「電台還是小事,反正前線情況也瞞不過無孔不入的媒體,只要進行有效控制,局勢還可以穩定的,糟糕的是另外兩則情報。」多諾萬小心翼翼地提了一嘴,然後看了看心力交瘁的羅斯福,又顯得十分遲疑。

  「你說……」羅斯福苦笑一聲,「我撐得住!」

  「第一是情報泄露問題,前天,也就是5月17日,皇家空軍出動了130餘架重型轟炸機,執行對魯爾水壩的轟炸行動,本來事前偵查該地段德國防禦力量不強,結果當天,低空突襲的機群遭遇將近200架敵機和臨時部署的高射炮部隊精確伏擊,安全退回英國的飛機只有21架,損失比柏林空襲還慘重……」

  羅斯福拍打著椅子的扶手,沉吟道:「憑直覺我認為其中有問題。」

  胡佛很緊張:「英國方面追查第八航空隊情報泄露的事有眉目了麼?通過這件事,我懷疑和柏林空襲是同一個間諜乾的。」

  多諾萬點點頭:「英國人也這麼懷疑,不過追查情況不太理想,空襲水壩的消息除具體執行部隊外,就只有皇家空軍高層、參謀部高層和內閣高層知道,連我們的人也不知道,再加上對柏林行動失敗的追查,軍情五處認定消息是在參謀部高層或內閣高層這個層面走漏的——全都是大人物。」

  「對亞速爾的轟炸也非常不順利,德軍噴氣戰鬥機已出現在島上,皇家空軍轟炸機因為沒有戰鬥機護航,損失同樣慘重。」多諾萬苦笑道,「第八航空隊撤退時留給英國人幾百架重型轟炸機,沒幾天就賠進去200多架,邱吉爾首相暴跳如雷,責令嚴查情報泄露。大C根據分析,認為前次超級機密被破壞也是因為有人走漏了消息——他認為這個人物層級非常高。」

  「高到什麼級別?」

  「內閣核心大臣,英國三軍主官和主要參謀人員,懷疑範圍不超過20人……」多諾萬解釋道,「查清之前,邱吉爾首相已下令暫停對歐洲大陸大規模轟炸,以免不必要的損失。現在內部正進行嚴密排查,連首相秘書和副官都不能例外,只是毫無線索。」

  「這真是個壞消息。」胡佛嘆了口氣。

  「第二個壞消息是聯合艦隊回日本了。」

  「真的?什麼時候?」

  「義大利時間5月17日上午9點。」多諾萬解釋說,「德意組織了歡送儀式,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露面了,場面很熱鬧,昨天報紙刊登了消息,我們的人也混進去了,經過反覆確認才把消息發回來。」

  「這消息非常重要,召集人馬開緊急碰頭會,我們商討一下具體應對策略。」

  聽完有關聯合艦隊的情報後,金上將皺著眉頭:「會不會又是虛晃一槍的陰謀?」

  「這次恐怕是真的,兩天後我們在希臘的情報員也看到了浩浩蕩蕩的艦隊,還有一個機會查證是否屬實——艦隊要回遠東必須通過蘇伊士運河,正常時間應該一周過運河,我已交代我們的人盯緊點。」多諾萬的情緒顯然不太高,「德國控制埃及後,英國僑民和親英人士少了很多,再加上蓋世太保無孔不入的滲透,情報員損失非常大,短期內派遣過去又不現實,埃及現在對盟國友好的聲音很微弱。以前我們在明處,擁有巨大勢力,德國人只能偷偷摸摸,現在情況反過來了,很多人適應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