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義大利維內托級的381mm主炮比德國通用的380mm射程遠、威力大,而且墨索里尼也表示可以為帝國號再建造一批,但雷德爾斟酌再三還是決定給帝國號安裝三聯裝的380mm:一是為了通用,今後提爾匹茨、帝國號、沙恩霍斯特級全部都用一樣的炮彈,能有效減輕後勤壓力;二來義大利嗑藥炮雖然威力巨大,但副作用也不小,包括散布精度差、身管燒蝕嚴重等毛病,德國主炮炮管通常可以打250發炮彈後再更換,義大利艦炮過了100發之後就要考慮更換,長期來看得不償失。當然,用於對岸攻擊、火力壓制這個缺陷倒沒有關係,反而能將嗑藥炮的威力發揮到極點。

  正因為戰列艦艦炮具有如此威力,在土耳其加入軸心後,很眼饞羅馬尼亞從德國手中拿到的海洋號等舊戰列艦,再加維護黑海力量平衡的需要,也提出希望德國能支援一艘主力艦。雷德爾拿不出多餘軍艦來,最後霍夫曼出面讓施佩爾執行了一個三角交易:義大利將老舊的朱利奧·凱撒號戰列艦和一些魚雷艇交給土耳其;德國給土耳其10條近海潛艇,同時每個月再給義大利50萬噸煤炭;土耳其每年給義大利300萬噸煤炭和10萬噸鋁礬土,給德國150萬噸糧食,期限一共三年。經過一通交換,三家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索契防線沒能抵擋住德意聯軍陸海空聯手之下的進攻,上午8時許,中東集團軍第一批部隊登陸成功。到中午時分,隆美爾已派上去1萬多人,牢牢控制住了灘頭陣地,秋列涅夫雖然命令當地扼守的紅軍發起一輪又一輪的反衝擊,但這種掙扎註定是徒勞的,除損兵折將外,什麼效果也不會有。

  傍晚時分,羅斯托夫的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里洋溢著一片輕鬆的氣氛,韋勒中將走到霍夫曼面前立正敬禮:「報告元首,隆美爾元帥已率部占領索契,目前後續部隊正源源不斷上岸投入戰鬥,整個登陸過程損失極小,我們只損失了7輛坦克,10輛裝甲車,傷亡人數大約400餘,斃、傷、俘敵軍超過1萬。」

  「非常好,發電報給博克元帥,要求儘快拿下那些高加索山脈隘口……」霍夫曼滿意地點點頭,將目光投向曼施坦因,「親愛的埃里希,直布羅陀攻克在即,我今天要去西班牙,『春醒』戰役後續推進就全指望您了,不過我很想知道您下一步打算怎麼打?」

  「攻擊重點目標不變,依然是敵高加索方面軍。」曼施坦因指著地圖道,「情報顯示,該方面軍初期兵力在55-60萬之間,在外高加索方向,在敵波斯集團軍覆滅、巴庫守軍投降後,兵力下降到40萬左右,目前在高加索隘口阻攔我軍的兵力大約是8-10萬,在高加索山脈以北與克萊斯特集群對峙的兵力大約在25-30萬。在占領索契後,考慮由隆美爾率領部隊與土耳其人前後包抄,在一周內完全占領高加索各山脈隘口,然後分三路圍殲該方面軍主力。」

  曼施坦因「春醒」計劃的目標完全衝著秋列涅夫的高加索方面軍而去:一路由克萊斯特集群派出,從西向東進攻,進攻兵力不少於30萬;第二路以隆美爾元帥的中東集團軍為主力,再加部分土耳其軍隊從南向北進攻,總兵力在20萬左右;第三路由博克元帥率土耳其、伊朗陸軍主力40萬,從巴庫與高加索山脈東段北上後自東向西進攻,首要目標直撲格羅茲尼。

  霍夫曼默默算了一下,圍殲高加索方面軍的兵力將達90萬,而紅軍不過30餘萬,飛機、坦克等技術兵器也是本方占有優勢,應該說是很有把握完成的。

  「至於葉廖緬科的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和可能的敵援軍,擬用中路集群主力與克萊斯特集群剩餘兵力加以牽制。」曼施坦因停頓了一下,「如果能在4月底之前完成高加索戰區有關戰役且損失在可承受的範圍內,擬考慮進一步削弱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力量並向伏爾加河下游進攻。」

  「這是『春醒』戰役第三階段的想法?」

  「是。」曼施坦因點點頭,「待控制頓河流域、伏爾加流域下游後,敵伏爾加工業區將損失一半經濟潛力,史達林格勒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突出部。」

  「如果『春醒』期間來不及,可按夏季戰役設想來考慮。」霍夫曼接著補充了一句,「我會另外派人與車臣民族代表接洽,第二階段戰役結束後,考慮由該民族與其他一些高加索民族單獨建國。」

  凱特爾插了一句:「恐怕這會引起土耳其方面的不滿。」

  霍夫曼微微一笑:「我知道,但土耳其人的手不能伸得太長。」

  眾人一愣,隨即都會意地笑了。

  第023章 春醒(5)

  4月3日深夜,元首專列「哐當哐當」地運行在鐵路上,向波蘭方向疾馳而去,元首衛隊並未因最近治安形勢轉好、游擊隊活躍程度下降而放鬆警惕,依然保持了最高戒備。

  出於安全考慮,霍夫曼現在外出時很少選擇飛機出行,大多數時候都乘坐專列,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運氣有沒有希特勒這麼好,也不知道國內是否有殘餘的反對勢力。而火車專列的安全性遠遠強過飛機,元首所在的車廂雖然與其他車廂看起來一模一樣,但實際上經過大幅度防彈強化,防禦裝甲在遠距離上連37mm反坦克炮都打不透,除此以外,專列的日程表、線路都是高度保密,甚至於走哪條線都是霍夫曼開車前才臨時確定的——他不想給陰謀家一點可乘之機。

  為加強東線運輸能力,在施佩爾主持下,在各東方國家大力推動以標準軌距改造為核心的鐵路升級,將原先俄國標準的1一百零八毫米寬軌改為歐洲標準的1435毫米,這樣從柏林出發的列車就能不用停留換輪而一路暢通——這是德國繼「巴巴羅薩」開始前對東部(包括波蘭)鐵路網改造計劃(奧托計劃)的延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