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西列夫斯基對此哭笑不得,不過現在顯然沒必要糾纏這些細節,他轉過頭對朱可夫說:「說句真心話,我到現在為止還不太贊同您考慮的作戰方針,也不太想把科涅夫同志的草原方面軍投入頓河戰場。」

  「您的想法是?」

  「我想投入莫斯科方向,那裡有西方方面軍和加里寧方面軍,總兵力高達180萬,而與我們對峙的莫德爾的中央集團軍群兵力大約只有100萬,如果加上草原方面軍的兵力,我們將具備2:1以上的優勢,在主要進攻地段可形成3:1以上的優勢。另一個有利因素是技術兵器對比,在該區域內我們在火炮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坦克數量上也占有優勢,與敵人在性能上的差距也挺小——起碼沒聽他們報告說中央集團軍群有虎式坦克,而且該區域內我軍飛機數量也不少,制空權不像南線丟得這麼多。」

  朱可夫也陷入了沉默,他承認華西列夫斯基說得很有道理:從理論上說,與其一廂情願地在史達林格勒坐等德軍上門並發起反擊還真不如在莫斯科方向發動進攻,起碼那裡自身還占有優勢。

  但華西列夫斯基下一句話又讓朱可夫心裡好受了很多:「不過在莫斯科方向布置進攻時間太長了,不符合史達林同志儘快發起對敵打擊的需要……」

  正說到一半,急促的電話鈴聲響了起來,聽完匯報後,朱可夫的臉拉得老長,臉色極為難看……

  第022章 春醒(4)

  「出事了!」朱可夫放下電話,第一句話的語氣就很陰沉。

  「怎麼回事?」

  「秋列涅夫同志發來電報,50分鐘之前,敵軍向其發起猛烈炮擊。」

  「這沒什麼,德國人這幾天一直都在猛烈開火,讓同志們躲好一點。」

  「能這樣就好了。」朱可夫走到地圖前,默默嘆了口氣,「初步查明炮擊從海面發起,目標是索契……」

  他的語速很快,羅科索夫斯基一下子沒聽清楚,華西列夫斯基倒是很快反應過來,不自覺地重複了一下,「索契?」

  「什麼?」

  這下大家全傻眼了,德國人要登陸?不用看地圖,這幾個統兵多年的將領就知道情況不妙,索契正好是連接內外高加索的關鍵點,德軍拿下這裡就能直插高加索山脈中路,不但目前在各隘口與土耳其人、伊朗人苦苦戰鬥的10萬大軍後路被斷,整個高加索方面軍都面臨被分割包圍的危險。更要命的是,數量高達50-60萬的土耳其、伊朗聯軍衝進來之後,再加原本就有50萬兵力的克萊斯特集群,高加索方面軍將面臨數倍優勢兵力的重壓。

  「敵軍出動了艦隊?」

  「黑夜裡看不清情況,但從爆炸威力分析,有大量203mm口徑以上的火炮在對岸進攻,只有艦炮特別是主力艦的艦炮才有這種威力……城防體系已面臨崩潰,我們的工事根本就不能抵禦如此大口徑火炮的進攻。」

  「立即趕緊抽調兵力加強防守。」羅科索夫斯基情不自禁地跟了一句,但剛說出口就意識到不妥——在壓倒性的火力優勢面前,加強灘頭兵力根本就是給艦炮送菜。

  「只能先讓秋列涅夫同志加強防守,然後再想辦法解決高加索的危機。」華西列夫斯基憂心忡忡地答了一句,又交代羅科索夫斯基道,「史達林格勒的局面必須維持住,不能再往後縮,那些抽調出來的預備隊兵力不見得都能給你,要留一部分給高加索方面軍。」

  「是,我一定死死頂住德國人!」羅科索夫斯基知道現在不是置氣的時候,秋列涅夫那裡比他更危險幾倍。

  凌晨5時一刻,東方慢慢露出魚肚白,炮擊一夜之後的德軍開始登陸,這次為部隊提供掩護的是義大利海軍和德國海軍地中海艦隊主力,利用近段時間日本艦隊調度與運輸船的組織,兩家於一周前出港,把地中海里的主力艦全部神不知鬼不覺地拉過了土耳其兩海峽,並突然展開猛烈進攻。

  由於德國海軍在地中海中目前沒有可用的戰列艦(要麼在船廠改建,要麼被克蘭克帶去北海艦隊,唯一的新銳戰列艦帝國號還在抓緊最後的舾裝),這次出兵主力義大利戰列艦占了大頭,除幾艘新銳的維內托級外,老舊的朱利奧·凱撒號戰列艦也被拉了出來,整體水平比起聯合艦隊炮擊瓜島時的火力強度雖然差得老遠,但也足夠碾壓索契的防禦體系了。

  義大利海軍總司令伊亞金索海軍上將擔任艦隊指揮,德國海軍總參謀長弗里克臨時接替克蘭克協同指揮,不過由於紅海軍黑海艦隊已基本全軍覆滅,德國又掌握著區域制空權,艦隊完全是橫行無忌。

  擔負「春醒」戰役第二階段重任、執行登陸任務的是隆美爾元帥麾下的中東集團軍,自昆古尼爾計劃完成後,隆美爾儼然成了德國兩棲登陸戰的頭號專家,這次又是他從高加索南線悄悄脫身,率領包括大德意志師、維京師、德意空降兵等精銳部隊直撲灘頭,第一批登陸部隊上去的規模很大,直接就用了2個裝備4號潛水坦克的裝甲營和2個裝甲擲彈兵營。

  看著旗艦維內托號上381mm主炮噴射出的怒火向縱深延伸,隆美爾滿意地點頭,海軍火炮可是比陸軍火力威力大多了,不過弗里克悄悄告訴他,正在舾裝的帝國號上並不是與維內托同級的381mm,而是與提爾匹茨號同級的380mm艦炮,不過由雙聯裝換成了三聯裝。隆美爾一開始弄不明白381mm和380mm之間究竟有何本質區別,經過詳細解釋才明白。




章節目錄